首先,我想說的是,我對 "脫離 "的含義有印象。在我看來,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必要的物品,或者根本就不需要,而且還在浪費我們的錢、物、人。比如,我們平時買的自己不喜歡的衣服、首飾在填充的過程中,沒有價值的同時也會讓我們的審美水平大大降低。這個時候,就應該斷舍離了。更何況,妳留下的東西對流行病的反應能力為零,破爛還是破爛。
看來,斷舍離是我和媽媽之間的遊戲。
記得幾年前,我媽來我家,看到我家的簡樸,尤其是蔬菜區壹片雕零。我媽罵我的壹幕真是記憶猶新,老壹輩人的生活觀念就是家裏什麽都有就是不慌,哪怕是十幾年二十幾年沒用的壹把破椅子擺在那裏,他們都心安理得地不要。我不理解這種觀念。
所以,我不允許家裏有任何不符合我主流節奏的東西,包括各種不穿的衣服和物品。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恰逢我回娘家過冬。媽媽平時有囤貨的習慣,家裏至少在肉類方面有充足的儲備,因為她有滿滿壹冰箱的肉,據說還是放了壹年多的。有壹次,我信誓旦旦地對媽媽說,這些肉可能發臭了,趕緊扔掉。我被媽媽訓斥了壹頓。結果,在疫病流行時,它成了我們的救命口糧。
媽媽的壹冰箱肉在整個疫情期間讓我們吃了壹半,在我左手邊居然還剩壹半,媽媽說明年回來吃。
而媽媽 "什麽都不能舍棄 "的觀念也在疫情中被擊潰了。
雖然媽媽愛吃什麽都想動搖我,但我似乎唯壹改變的就是在特殊時期囤積食物,其他的還是扔掉。沒用的東西永遠不會在家裏占地方。我喜歡家裏敞亮,沒有其他物品胡亂擺放,現在流行這兩年來,沙發占地方也扔;沒用的衣服也不會隨便扔,而是會減少到擦地板擦瓷磚。所以對我來說無所謂,對疫情來說無所謂,對我沒有影響。
也許有些人群對我們極簡主義的生活理念有誤解,總以為我們的家會空蕩蕩的,什麽都沒有,那妳就錯了。極簡就是提醒自己合理規劃空間,讓自己思路清晰,脈絡分明。這是壹個對人對事都很好的習慣。但並不意味著愚蠢。
這次疫情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在突發事件面前,應該做好準備,比如隧道裏的糧食、蔬菜和各種物資。最起碼,在封城的時候,我們不會太被動。所以,生活會繼續,但人的應急措施會改變,怎麽說人類總是在進步的。斷網和不斷網都有好處,不扔掉也許會有用,扔掉不代表是妳的錯,想想後果,做成年人的事就好。
最後,我想說的是,這種疫情不是沒有,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欣慰的是壹家人都在,平平安安,老老實實躲在家裏,其樂融融。吃著媽媽做的飯菜,我想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