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鍋爐玻璃板水位計如何清洗

鍋爐玻璃板水位計如何清洗

有六點必須沖洗,1鍋爐點火前,2鍋爐點火後壓力開始升高,3兩組水位計水位差需要校正,4水位計水位波動緩慢對其指示有懷疑,5更換玻璃管並對其進行修理,6運行人員交接班前,以及下壹班繼續運行時具體清洗方法如下:1、沖洗

冷凝器---給水系統 沖洗前,應對冷凝器、熱井及除氧器、給水箱用百分之二的磷酸三鈉(Na31PO4.12H20)溶液進行人工清洗,然後用普通水沖洗這些系統。

系統最好使用去礦物質水進行正式沖洗,沖洗的循環動力由冷凝水泵提供,冷凝器熱井作為儲水容器。為防止懸浮物損壞冷凝泵,應在泵入口處安裝過濾器。沖洗應從冷凝器井開始,通過冷凝水和給水系統逐步進行,直至鍋爐口,每個部分都要進行沖洗,直到看到廢水變清為止,壹般會在某些出口采集水樣,以確認沖洗的終點。對於所有包含分叉(如疏水排放口、放空口、儀表接頭等)或有平行路徑(如旁路管線)的回路,在運行期間應考慮隔離這些分叉和分支,以確保系統得到充分清潔。建議在開始清洗操作前準備壹份核對表,說明每個分支和旁通管路的操作順序,以及相應閥門的狀態。

2.堿性清洗

冷凝器-給水系統使用含有2,000 ppm磷酸三鈉(2,000 ppm Na3P04或4,600 ppm

Na3PO4.12H20)和1,000 ppm磷酸氫二鈉(Na2PO4)以及兼容潤濕劑的溶液進行堿性清洗。堿性化學品通常為幹粉形式,因此在使用前需要將其混合成濃縮溶液形式,然後註入循環系統。堿化學劑使用完畢後,需要用冷凝水或去礦物質水替換清洗液,並沖洗系統。

冷凝器-給水系統在其運行壽命期間通常只需要壹次堿洗。對於給水加熱器,通常只需要對管側進行堿洗。如果給水加熱器的外殼和管側塗有石油防腐劑,且無法用熱冷凝水去除,則系統應分兩次進行堿洗。

在堿洗過程開始時,冷凝器給水系統應充滿去礦物質水。堿洗循環通常由化學清洗泵形成,堿洗溶液註入化學清洗耦合箱,在200F的溫度下連續循環至少24小時。堿性清洗通常使用較高的流速,因為較高的流速能更有效地去除管道彎頭處的不溶性顆粒。除氧器壹般置於該系統中進行清洗,也可繞過除氧器。堿洗期間同樣如此,有可能被堿溶液損壞或洗下懸浮磨料的泵和其他設備,應繞過或將內部零件拆下。

清洗結束後,要將系統中的流體更換為除鹽水,將廢堿溶液排出。給水加熱器水側和殼側也應分別沖洗

3、酸洗

酸洗操作開始後,冷凝器-給水系統應保持充滿除鹽水。然後使用化學清洗泵建立循環,流量應與設備的滿負荷相對應,包括低壓加熱器、除氧器和高壓加熱器,而給水泵應旁路。在酸洗循環建立且系統中的流體溫度達到 200F 後,將羥基乙酸、甲酸和二氯化銨抑制劑的混合溶液註入系統。為確保濃度均勻,酸溶液應以恒定的速度註入,即註入時間等於通過系統壹個完整循環所需的時間。酸洗完成後,可向系統註入去礦物質水,以排出酸洗廢液並沖洗系統。酸洗結束後,應向系統註入含有 40 ppm 氨和 500 ppm 聯氨的冷凝水,以鈍化系統。在鈍化過程中,pH 值應保持在 9.O 或更高,肼的濃度應為 200 ppm 或更高。需要註意的是,如果給水加熱器的某些部件由不銹鋼制成,則不能用上述方法制備的溶液對其進行酸洗。

在堿性清洗過程中,應繞過可能被酸性溶液損壞或被清洗下的懸浮物質磨損的泵和其他設備,或拆除其內部裝置。應檢查閥門和管路,防止酸性溶液意外排放或設備意外汙染。

酸洗溶液的循環應在高壓加熱器首次回流後持續四到六小時,每半小時取壹次水樣並分析鐵含量。在酸洗期間,應改變流體流動路徑,以便清潔給水加熱器旁路。

二、鍋爐本體熱力清洗(鍋爐)

鍋爐本體熱力清洗過程相當於鍋爐點火加熱增壓過程的壹個環節,因此應在鍋爐啟動前進行壹系列準備工作,檢查鍋爐滿足啟動條件後方可進行鍋爐開爐作業。鍋爐開爐前應向鍋爐內加水,直至汽包水位玻璃管上指示水位為2英寸,加水應按鍋爐加水程序進行。用於鍋爐沸騰的化學品首先完全溶解在水中,然後通過常規的化學品給水接口泵入鍋爐。這些化學物質包括:

磷酸氫二鈉:

無水磷酸氫二鈉:

潤濕劑:

鍋爐用藥中通常不使用燒堿或純堿,因為它們會對過熱器中的不銹鋼部件造成嚴重損壞。如果加入燒堿或純堿,則必須在沸騰期間向過熱器中註入冷凝水並關閉過熱器的通風口。在沸騰期間,省煤器的處理方式應與啟動時相同。即,啟動說明要求將排氣口、再循環管、給水閥等放置在正確的位置。

鍋爐上水結束後,應以 25% 的額定運行風量對鍋爐爐膛和煙氣系統進行 5 分鐘的徹底吹掃,以清除可能殘留的任何可燃物質。

鍋爐點火並穩定燃燒後,調節燃燒速度,將煙氣溫度控制在過熱器和再熱器金屬溫度允許值以下。如果煙氣溫度超標,可通過切斷燃料室熄火並在約 30 分鐘後重新點燃來迅速冷卻。這種間歇性點火壹直持續到獲得所需的鍋爐壓力,然後延長點火間隔時間,使壓力衰減,但平均間隔時間不應超過四小時。點火後,鍋爐汽包液面會因熱膨脹而上升,因此必須監控汽包液面,確保化學物質不會到達過熱器,以免造成嚴重損壞。

鍋爐鍋爐壓力約為正常工作壓力的壹半,但壹般不超過 600 psi。很難確定準確的鍋爐鍋爐持續時間,因為沒有兩臺設備可能需要相同的清洗,但經驗表明,在建議的壓力和化學品濃度下,48 小時足以清洗設備。每臺設備應每 8 小時排水壹次,總排水量應等於 l/2 玻璃管液位計的液位差,以便根據排水次數平均分配每個排水口的容積,必要時在排水口末端補充水,使液位保持在安全範圍內。為了清除蒸汽袋內表面積聚的油脂,應選擇連續排汙的蒸汽袋。在排汙結束時,應將水位加到正常運行水位,並補充化學藥劑以保持所需的濃度。如果要清除積聚在汽包水面上的油脂,則需要持續脫水。

沸騰操作完成後,將鍋爐緩慢冷卻至環境溫度,然後進行排汙和沖洗,清除所有異物。檢查鍋爐的清潔度,為初次運行或運行前酸洗做好準備。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玻璃管液位計受到汙染,則應將其拆卸、清潔並重新包裝。玻璃管液位計和蒸汽包之間的所有連接處,以及玻璃管液位計的配件和排放口。壹定要確保它們是清晰幹凈的。

三、過熱系統和再熱系統管道吹掃

過熱系統和再熱系統管道在安裝結束後,內壁的銹蝕物和腐蝕產物需要用高速蒸汽進行吹掃,以保證運行過程中的蒸汽質量。蒸汽吹掃通常分三個階段完成:

1、吹掃過熱器及主蒸汽管線;

2、吹掃過熱器及冷再熱管線;

3、拆除冷再熱管線中的盲板法蘭,吹掃過熱器、再熱器及相關蒸汽管線。

鍋爐吹掃是在鍋爐啟動並產生符合要求的蒸汽後進行的。由於排汙過程中的質量消耗相對較高,因此必須有足夠的給水泵容量和冷凝水存儲。在每次排汙過程中,鍋爐汽包水位波動很大,因此必須嚴格控制。由於疏松蒸汽管道內壁的鐵銹需要很大的溫度和速度影響,因此通常使用高速、低壓飽和蒸汽或輕微過熱蒸汽進行吹掃。

排出蒸汽管道的吹掃壓力不得超過臨時管道、閥門和法蘭的設計壓力。在對再熱器吹氣時,應特別註意保持在設計壓力範圍內。

吹掃作業蒸汽管道和閥門的連接應根據需要進行改變,基本流程圖和要求見圖1-2-6和圖l-2-7,為了保護汽輪機不受異物的沖擊,需要臨時增設排汽管道,並使蒸汽管道靠近汽輪機,以便將松散的物料排入大氣。此外,還設計了壹系列臨時管道和閥門來控制排氣速率。臨時管道、閥門和法蘭的設計必須滿足排汙壓力的要求。臨時大氣排放口必須有支撐,以承受井噴階段產生的強大噴嘴頭反作用力。噴嘴頭還應加以引導,以避免井噴階段高速噴出的碎片危及人員和設備。臨時排放管道至少應與現有的蒸汽管道壹樣大,以避免蒸汽流動受到限制。

排汙的步驟是將鍋爐壓力提高到略低於臨時管道設計壓力的值,並隨著點火率的提高逐漸打開蒸汽調節閥,以保持排汙過程中的壓力。當吹灰完成後,隨著燃燒率的降低,調節閥逐漸關閉。為了徹底提高吹掃效率,有時會將鍋爐壓力提高到略低於臨時管道設計壓力,然後關閉燃燒,打開蒸汽調節閥,將鍋爐壓力降低到低於當時飽和溫度 75F 的相應飽和壓力,並迅速關閉調節閥。這個過程會導致溫度驟變,從而使蒸汽管道內部的銹皮松動。由於所有鍋爐壓力部件都會受到相同的溫度沖擊,為防止汽包內應力過大,溫度下降幅度應控制在 75 華氏度以內。通常排入大氣的蒸汽的顏色可用作管道吹掃操作的指示。排放管末端對面的拋光鋼制取樣管的磨損情況反映了排汙過程中清除的碎屑量。每次排汙後都應檢查取樣管的磨損情況,或在每次排汙後更換取樣管。

四、鍋爐酸洗

在新鍋爐運行初期,給水系統中的異物和各種腐蝕產物都會被帶入鍋爐,因此需要對鍋爐給水系統的部分加註酸性溶液進行清洗。酸洗可以在鍋爐運行前進行後立即進行,也可以在設備運行壹至三周後進行。為了保證所有需要酸洗的設備都能進行酸洗,並保護部分設備不被酸液損壞,需要在部分地方安裝臨時管道系統,在汽包處安裝臨時塑料玻璃管水位計

酸洗開始時,先在鍋爐省煤器、汽包和水冷壁內註入除鹽水,然後點火,當鍋爐溫度升至170-180F時,關閉鍋爐。當鍋爐溫度升至 170-180F 時,關閉鍋爐,然後進行酸洗操作。在酸洗操作之前,還應向過熱器回註去礦物質水,直至水溢出汽包,以防止酸或含酸蒸汽進入過熱器造成損壞。用添加了 O.25% 二氟化銨抑制劑的 5% 鹽酸對鍋爐進行酸洗。酸溶液通過汽包下降管上的酸洗接頭註入鍋爐,通過再循環管向省煤器充酸。酸液的加註應持續到汽包臨時水位計的水位出現明顯上升,並上升到旋流式汽水分離器上方為止,但要註意不要讓酸液進入過熱器,否則會造成嚴重損壞。

在酸液充滿鍋爐後,任何情況下都不得點火。應打開汽包和其他放氣孔,以排出酸和鐵反應產生的氫氣。在確定氫氣已經消散之前,應避免明火或使用產生火花的電氣設備,以免發生氫氣爆炸的危險。

充酸完成後,讓鍋爐和省煤器在溶液中浸泡約六小時,然後排酸,用去礦物質水沖洗過熱器。酸液被排出,在酸液被排出後,鍋爐給水泵開始運轉,向鍋爐註入 1 個省煤器容量的水,以防止給水截止閥泄漏。

用去礦物質水填充和沖洗鍋爐後,取下臨時塑料玻璃管液位計,在 500 psi 壓力下用相當於酸溶液二分之壹濃度的純堿中和鍋爐。為確保省煤器內完全中和,請多次(通過打開和關閉出口聯接箱上的排放閥)排空省煤器。在此壓力下,中和過程通常在 4 小時後完成。

中和完成後,將鍋爐壓力降至 20-25 psi,並排空鍋爐中的水。如果水已排幹,但鍋爐仍然很熱:則重新向鍋爐中註入含有亞硝酸鈉的去礦物質水。浸泡後,排空設備。這壹步驟便於存放清洗後的鍋爐,並防止今後生銹。

新安裝的鍋爐經過以上四個步驟的操作後,管道內制造、運輸和安裝過程中形成的銹蝕產物即全部清理幹凈,在必要的檢查完畢後,就可以準備鍋爐的正常運行了。

  • 上一篇:片堿和固堿、粒堿有什麽區別
  • 下一篇: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