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統計,自2007年以來我國昆蟲行業平均每年以14%的比例增長,2012年全國昆蟲市場規模已達355億元。專家預測,2016年昆蟲市場將達到490億元。現在野生昆蟲在昆蟲市場依然占統治地位,占61.6%,人工養殖昆蟲占38.4%。有專家預言,昆蟲將成為未來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食療資源與藥物資源。日本和英國的醫學家明確論斷:昆蟲抗菌蛋白具有強大的殺菌和抗癌作用。英國皇家醫學會還將昆蟲的活性物質列為防癌、治病、養生的首選藥品來研究。我國中醫更是長久以來就利用藥用昆蟲治療各種疑難雜癥。
昆蟲以低環境成本為人們提供食物,為食物供應做出積極貢獻。據統計,目前昆蟲是全球至少20億人口傳統飲食中的壹部分,已成為人們盤中餐的昆蟲種類達1900種。在我國,昆蟲作為食品雖然不是很廣泛,不如非洲、東南亞、熱帶、亞熱帶地區國家消費那麽多,但是每年也有上百種的消費,如廣東人喜吃龍虱、浙江四川人喜吃蠶蛹、福建人喜吃蚯蚓、東北人喜吃螞蟻、山東人喜吃蟬幼蟲、湖北人利用“舟娥”做食用油與味精。當然,昆蟲直接作為食物,還不能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現在市場上見到的昆蟲食品基本上保持昆蟲原形,僅限於蜜蜂、蝗蟲、柞蠶等較傳統的食用昆蟲,有的做成罐頭或油炸食品,也有做成蟲醬、飲料的。目前,昆蟲深加工發展較慢,涉及法規界限。因此,提取昆蟲蛋白或制取氨基酸以及其他營養功能元素,制成食品添加劑,再用於食品、保健食品、藥品、化妝品,是未來壹條有效的科學利用途徑。
昆蟲健康產業前景廣闊
宋育秋對昆蟲健康產業充滿信心,他說,從市場經濟的現狀分析和預測我國昆蟲養殖與深加工業態的未來前景,首先可以斷定昆蟲行業隨著健康產業的高速發展,必將成為有著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生態產業。昆蟲營養源的開發涉及中西醫藥品、營養食品、保健食品、膳食補充劑、飲料、酒、休閑食品、飲食原料、烹飪調料以及供禽畜魚、寵物等飼用的飼料添加劑。現在已經從事昆蟲健康產業的企業家和投資者,不僅是做生意,更從事著壹件對人類未來有著重要意義的事業。以海藻類產品為例,從科學家公布營養功能到上市僅僅3年,開始西方人認為海藻是外來物,非常排斥,現在卻視其為壹種全新的美味食材。
國外關心昆蟲產業的人們,積極促進政府***同推進食用昆蟲、飼用昆蟲的發展,日本成立了昆蟲烹飪協會,舉辦昆蟲美食節;美國在巧克力中加入昆蟲。我國開發昆蟲產業應該說具有許多優勢條件,如傳統的養生文化、食藥同源文化及中醫藥學理論,包括已形成的昆蟲產品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組織已逐步重視這方面的工作,比如今年農業部在全國飼料名錄中就將黃粉蟲舉例列入,推動著昆蟲營養源的開發與利用。
資源昆蟲進入健康產業是必然之路,應以高科技、高效益標準為特點,開展多層次的綜合利用研發。在應用基礎上下工夫,才能開創壹個全新的昆蟲產業。從藥理與保健的角度講,利用昆蟲特質優點,應集中在提取“昆蟲活性蛋白、活性酶、抗菌肽、抗癌抗腫瘤活性物質”方面,研發藥用昆蟲、食療昆蟲與飼用昆蟲。昆蟲的有效利用必將催生壹個新奇的產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