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致公堂和會澤樓在哪裏

致公堂和會澤樓在哪裏

致公堂和會澤樓是雲南大學校園內的兩座建築。與新建的建築相比,它並不引人註目。但它卻與雲南大學的歷史,乃至雲南文化教育的發展息息相關。

雲南大學校址原是明清時期雲南科舉考試的總考場--雲南貢院。據說,雲南的科舉考試,原來是借用學校或縣衙的,到了明代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才單獨修建貢院,校址設在城內 "長春觀 "旁,當年設立院試的 "鄉試",會試55名,是雲南開科以來年數最多的壹次。(見《景泰雲南圖經-新雲南貢院記》)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遷至博順門(北門),即今雲南大學校址。明末著名大學士王錫袞在此遇難。過去,為紀念他,在致公堂前建有 "奉節亭"。清代康熙年間曾兩次重建、修繕貢院,這裏的監臨、轉運、掌卷、閱卷、譽錄、印章、巡按、藥膳,都有自己的房間,另有東文昌、西文昌、北文昌、考生 "號舍 "4865間。 見康熙四十七年《重修貢院碑記》)又將貢院院落的中心建築改為致公堂和恒鑒堂。致公堂是決定舉人命運的地方。衡鑒堂是評閱試卷的地方。雲南大學成立後,恒鑒堂改為圖書館,至公堂則保留下來。1946年7月,李公樸先生逝世後的報告會在這裏舉行,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聞壹多曾在此奮起,發表了蕩氣回腸的 "遺言"。

會澤樓,與致公堂僅數十米之遙。它是雲南大學於1922年12月正式成立後決定興建的,1924年竣工。因雲南大學(當時稱東陸大學)是唐繼堯主政雲南時創辦的,故以其名 "會澤 "命名。據說,會澤樓初建時 "長七丈,寬二十三丈四尺,共兩層","樓頂為露天平臺,可登樓遠眺"。後來,上面又加了壹層,就成了今天的樣子。建築面積約 4000 平方米。是昆明較早的大型西式建築之壹。樓系依坡而建,坐北向南,前有石階95級,《易-乾》有 "九五之尊,龍飛於天 "之說,寓意唐為雲南之王。從青雲街進校門擡頭望去,石階壹級壹級地升高,上端巨柱矗立,巍峨挺拔,使人有仰視高處的感覺。

樓內環顧四周,左有雞鳴似動,右有金馬欲騰,眼前翠湖如玉,西山、滇池、城廊、街道,壹應俱全。會澤樓建築堅固,60年來仍保存完好。它既是雲南大學的教學樓之壹,也是雲南大學的行政樓。

著名數學家熊慶來、著名文學家李廣田任雲南大學校長時,都曾在這裏工作過。會澤樓也是雲南愛國主義的堡壘之壹,1945年昆明爆發愛國運動時,雲南大學學生在這裏挺身而出,擊退了反動派的進攻。

1948年6月,昆明地區大中學生和全國學生壹起,掀起了 "抗美援朝 "運動,受到反動政府的-,為了盡量減少力量的損失,學聯根據省工委的指示、決定將參加運動的學生遷往雲南大學和師範學院,並考慮到師範學院的房屋全是平房,不利於保衛工作,將學生集結在師範學院。7月15日,反動當局派出1000多名學生攻打會澤樓,學生們英勇抵抗。他們終於退到三樓,並拆毀了二樓的樓梯。由於缺糧缺水,堅持鬥爭有實際困難,也為了保存實力,當時的省政府主席盧漢答應--不抓大部分學生,不打學生--的條件下,文聯決定全部撤離。然而,當學生們下樓時,他們都被政府扣留了,許多人受到了嚴刑拷打。這就是著名的 "七壹五 "事件。這壹事實深刻地教育了昆明的愛國學生:徒手鬥爭必然遭到反動派的兇殘鎮壓。於是,他們紛紛響應中國0的號召,到廣大農村參加滇桂黔邊區遊擊隊,拿起槍,英勇戰鬥,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解放了雲南,迎來了雲南人民的春天。

  • 上一篇:冬季的安全常識
  • 下一篇:白首飾收納小貼士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