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藥湯的保存
藥店煎的藥因為密封在陰涼幹燥的地方,可以保存很久,壹次煎七天都沒問題。
自己煎服,壹次不要超過壹天。早晚煎服,對藥效沒有影響。重要的是不要破壞它。壹次煎壹劑,加熱將煎液倒入幹凈幹燥的有蓋盆中,置於陰涼幹燥處,24小時不會變質。如果還擔心變質,可以用小飲料(飲料瓶要洗凈晾幹)單獨包裝,壹瓶量壹次,擰緊瓶蓋,放入冰箱冷藏。
中藥最有效的服用方式是什麽——煎服、浸泡還是散服?
合理服用中藥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療效。那麽,如何服用中藥最有效呢?
塗恩海把中醫當成保健醫學,自然要親自體驗壹下。問題是,因為現在藥材質量比較差,我用了150多克附子,已經大大超過藥典了,還是沒什麽感覺。花很多錢買了壹大鍋藥,每天花很多時間煎藥(坐在電腦前燒藥的時候總是忘了時間),在室內煎的時候效果還是不明顯。
所以我們要考慮壹下。有沒有壹種藥少,服用方便,效果好的中藥?
民間中醫論壇可以說是互聯網上最受歡迎的中醫論壇。網址是/question/3077838.html。
壹、煎藥容器宜用砂鍋、搪瓷器皿、不銹鋼,切忌用鐵器。
二、中藥要用冷水浸泡20分鐘左右再煎。壹般浸泡藥面後煎煮用水量為1-3cm。大劑量、泡沫疏松、易吸水的藥物可適當增加用水量。
三、煎藥時間應根據藥物的性質而定,壹般藥物為30分鐘。解表藥、解熱藥、芳香藥不宜久煎。煮沸後再煎15-20分鐘。將滋補品用武火煮沸後,用文火慢煎40-60分鐘。熬制時將配料攪拌2-3次。每劑中藥壹般煎煮兩次,第二次煎煮時間可稍短。
四、煎服量:小兒每劑50-100 ml。成人150-200ml每劑。
五、特殊藥物煎煮方法:
1,“先煎藥”:煮沸10-15分鐘,再加入其他藥物,壹起煎服。
2.「後藥」:當壹般的藥快要熬到預定的量時,放入同樣的湯藥中5分鐘。
3.“溶藥”:將其他藥物煎至預定劑量,用小火煎藥汁,不斷攪拌使其溶解。
4.“服藥”:煎汁或開水中服藥。
5、其他特殊藥物遵醫囑。
中藥管理:
先每天煎壹劑,每劑兩汁,早晚各壹汁,壹般飯後。
第二,藥丸壹般壹天吃兩次,最好是邊吃邊吃藥,以利於吸收,增強療效。
未封口的藥品應妥善保管,防止受潮變質。
中藥怎麽煮,中藥怎麽吃?ZT
中藥怎麽煮,中藥怎麽吃?
(1)中藥煎劑有壹定的要求,具體如下:①將壹劑中藥飲片壹次放入鍋中,加入清水,觀察水能否將藥粉浸透。如果不夠,加壹點水。(2)壹般浸泡半小時,容易煎出中藥飲片的有效成分(如果著急可以省略這壹步)。(3)先用大火煎至全熟1-3分鐘。然後小火燉20-30分鐘做成碗狀,用消毒紗布或咖啡格過濾殘渣,倒入杯中,溫服。(4)將藥物壹次煎出後,第壹劑和再次煎出的藥物可以混合均勻,使藥效均衡。
(2)用藥方法也是用藥護理中重要的護理內容。清代徐陵曾指出:“方雖病,取之不效,非特別缺工,而害之。”說明用藥方法的重要性。在臨床上,確實因為用藥方法不符合要求而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在護理中必須正確實施各種用藥方法。
①湯劑的服用方法大致可分為四種:分次服用:即將每天1劑中藥分成2-3等份服用。如果老人和小孩服藥困難,也可用少量多數或濃縮湯劑。立即服用:服用1劑量湯劑1次,以發揮其強大而迅速的作用。連續給藥:指短時間內服用大劑量藥物的方法。其目的是在短時間內在體內達到更高的藥物濃度。(2)中成藥壹般采取配、輸、調、輸、餵的方式服用。送服:將藥物放入口中,溫開水送服,引藥煎服。內服:將藥物放入杯中,用溫開水、藥酒等調成混懸液。在服用之前。摻和劑:有的粉末用溫開水或白酒、醋等液體調成糊狀,內服。如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都是用此法給藥。包容:藥丸藥丸含在口中,藥物慢慢溶解,吞咽下去。如六神丸、潤喉丸、救心丸等。餵養:這種方法主要用於嬰兒、老人、體弱者或危重者。是指將中成藥溶解成液體,逐壹餵給患者服用的方法。
(3)中醫用藥護理除了註意煎藥和用藥方法外,還應註意以下內容:①用藥溫度:用藥溫度壹般指服用中藥湯劑的藥液溫度或送服的酒的溫度。經常有熱的衣服,暖的衣服,冷的衣服。趁熱服:趁熱服下剛煎好的藥水。常用於寒證。溫服:是將煎好的湯劑或送藥水加溫後服用。壹般來說,煎劑是溫服的。涼服:將煎好的湯劑涼後服用。常用於熱證。②劑量:壹般劑量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決定。(3)服藥後應註意休息,觀察藥物效果,觀察有無不良反應。尤其是服用重度或毒性藥物,更要嚴密觀察記錄。④空腹服用中藥易引起胃腸反應,如腹音、排便前腹痛、大便稀等,適用於大便硬或便秘的患者。如果妳有胃病,應該在飯後壹小時服用。⑤同時使用中西藥的患者,應告知服用中西藥的間隔時間。⑥對於身體虛弱、年老體衰、胃寒易嘔吐者或兒童,可分兩次服藥(視時間間隔而定)。⑦註意食物對藥效的影響。中醫壹直說“藥食同源”。這是因為“四氣”(寒、熱、溫、涼)和“五味”(辛、甜、酸、苦、鹹)的藥性和飲食習慣有相同的內容和區別。同時,有些食物是藥品,既可食用,又可藥用。如大棗、蓮子、桂圓、百合、山藥、紅豆、海帶、甲魚、桑葚、黑芝麻、蜂蜜等。由於飲食習慣和藥性具有相同的味道,如果飲食習慣與藥性相適應,食物可以增強藥物的作用;食物與藥物相反,食物會降低藥物的作用。總之,正確選擇食物對提高藥物療效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飲食因素也可能對中藥的吸收產生各種影響。應充分利用有利的食物因素,提高藥物療效,減少阻礙吸收的因素。
第壹,特殊治療藥物
1,先炒。目的增加藥物的溶解度,降低藥物的毒性,充分發揮療效。先煎的藥有:(1)毒性藥:附子、烏頭、壹枝蒿、商陸等。(2)礦物質和動物骨骼:石膏、穿山甲、珍珠母等。應該先炒15 ~ 30分鐘。
2、背下來。目的減少揮發油的損失,防止有效成分分解和破壞。後者藥物:(1)薄荷、木香、青蒿、玫瑰花、大黃、鉤藤、番瀉葉等。壹般可以在煎前10 ~ 15分鐘服藥。
3、融化(熔化)。應與其他藥物壹起煎煮,得到濾液,然後溶解在藥液中。有阿膠、龜膠、鹿膠、蜂蜜、元明粉等。
4、分開炒。貴重藥材要分開煎。如羚羊角、人參等。
5、油炸。花粉澱粉要炒。
第二,溫度
壹般來說,我們應該“先動武再動筆”
三、煎煮時間
抗外感藥:第壹次煎藥時間:10 ~ 20分鐘。第二次煎煮時間:10 ~ 15分鐘。
滋補藥:第壹次煎煮時間:30 ~ 35分鐘。第二次煎煮時間:20-25分鐘。
壹般藥物:第壹次煎藥時間:20 ~ 25分鐘。第二次煎煮時間:15 ~ 20分鐘
第四,吃藥
1,用藥溫度
壹般藥物宜溫服,嘔吐或中毒患者服湯劑宜涼服,解表藥宜熱服。
2、服藥時間
滋補藥物宜飯後服用,安神藥物宜睡前服用,解表藥物宜趁熱服,使其出汗。
3.劑量
成人壹次150ml,壹天兩次。兒童壹次75ml,壹日兩次。
還有使用瓷器、陶瓷等的煎藥器具。,不銹鋼的也可以。切勿使用銅或鐵工具。
摘自民間中醫《服藥須知* * *咨詢必讀* * *就醫指南》
五、買藥
適合使用草藥處方的患者可以購買藥物。當然只能在中藥店買藥。草堂用的草藥都是普通草藥,普通藥店都能買到。貴的藥店不壹定,西藥店肯定不賣。草堂常用大量附子。如果藥店不願意賣,可以提前將處方按2或3分成多份處方,購買後退回原處方。或者是外用的,用來洗腳,治腳痛。壹般藥店還是比較合理的。
生姜和大棗可以自帶。棗是指北方產的大棗,比拇指第壹節大。據壹計算,使用時斷成兩半。姜就是廚房用的姜(有的藥店也有賣,不賣可以自己去菜市場買)。妳可以把它拿到藥房,讓他們預約。如果忘了,可以把中等粗細的生姜(直徑兩到三厘米)切壹至兩毫米,按三克計算。
再來說說焦糖。很多藥店都沒有,但是冬天很多店都有賣。麥芽糖是壹種由谷物發酵糖化而成的糖類食品。麥芽糖的著名產品有高粱糖蜜制芝麻糖和孝感糖等。如果沒有,可以用紅糖代替。
壹劑中藥就是壹天的用量。煎好後的湯劑要遵醫囑壹天分幾次服用。
如果是中成藥,如小柴胡顆粒、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黃丸、補中益氣丸、歸脾丸、天王補心丸,都是常用的中成藥,中藥房都應該有賣。如果沒人,可以多跑。用法列在咨詢單的後面。藥丸壹般分為蜜丸、水丸、濃縮丸三種,可以選擇哪壹種。個人認為蜜丸的效果比其他劑型好,水丸比濃縮丸好。壹般來說,附子理中丸可以用桂附理中丸代替,歸脾丸也可以用任申歸脾丸代替。
六、煎湯
1,煎藥器具
最好用砂鍋、瓷鍋,因為上火慢涼,性質溫和,惰性強,不會和中藥發生化學反應。玻璃次之。如果用量少或者牙釉質是臨時用的(完好無損)。各種金屬鍋都不適合。
2、煎煮溫度
中火,小火比較好。中火煎至沸騰,再改小火。小火要讓藥湯不停的翻,但不會溢出來,是小花。註意:煎的藥只能浪費,不能用水煎。
3、煎煮時間
壹般100克的藥,在湯劑燒開後15-20分鐘就夠了。如果劑量能增加三五分鐘,如果能縮短,比如小兒用的藥有時20克左右,那麽等藥汁燒開後再煎兩三分鐘即可。煎藥時間過長,藥味難以下咽,變成開水,水分子團增多,影響水分子對細胞壁的通透性。如果是花類或葉類的藥,煎煮時間要縮短。
4、泡藥。
煎之前要把藥泡壹下,泡壹會兒比較好。我壹般泡三四個小時以上,有時候晚上泡到第二天早上。泡藥需要冷水,不是熱水,是礦泉水和純凈水。如果當地自來水的氯味太濃,可以把水放在開容量裏壹段時間,讓它蒸發掉。油炸前要壹次性加水。
5、水泡藥的量
能拿就多加。妳不必拘泥於於先生泡過藥的碗數,因為很多人認為碗的大小很難掌握。其實壹碗200-250 ml的都可以算。多加壹點水,藥泡的透明有效成分會很容易溶解,但是可以多喝藥湯,反而容易被身體吸收。壹般100克左右的草藥,我壹次服用250-300 ml左右(相當於半瓶礦泉水)。如果我壹天吃兩次,我會煎600毫升左右,如果我壹天吃三次,我會煎900毫升。如果用量少,藥汁量也會相應減少,壹般控制在壹次藥材克數的兩倍。藥少了,水多了,藥的作用就被稀釋了,水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如果用量較大,壹次不宜超過300 ml,否則難以下咽。如果怕浪費,可以再考壹次。
所以,這個水量的計算就更清楚了:
總加水量(ml) =草藥吸收量+蒸發量+口服劑量=草藥克數(不含結石)X2X(1.5至2.5+服用此劑量的次數)。
草藥吸收量=草藥克數(不包括多石的)X2
蒸發量=藥材克數(不含石)×(0.5至1.5,與煎煮時間有關)
口服劑量=草藥克數(不包括多石的)X2X次服用該劑量。
(以上參數來自經驗,僅供參考)
用礦泉水瓶量壹下就行了,多壹點也沒關系。
6.洗藥
有些人有洗中藥的習慣,很不好。先用水洗可使藥材中所含的水溶性成分流失,也可使粉末藥材流失,如龍骨、牡蠣、滑石粉、桃仁等。或者會造成壹些藥材和輔料的流失。有些藥材在加工過程中添加了蜂蜜、醋、酒、膽汁等輔料,這些輔料易溶於水。如果先用水洗,會損失壹些輔料。土大了就炸,把藥湯倒出來。澄清後雜質自然沈澱。
八、吃藥
用藥要遵循三七老師給的用藥時間,根據人體氣血在經絡中運行的節奏來確定。按照這個時間來,可以事半功倍。如果由於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原因確實不能在此時服藥,也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時間服藥。
上班時間吃藥,可以用礦泉水瓶等有導熱性的容器把藥湯拿到單位,然後用熱水泡壹會兒,等藥湯溫熱了再吃。
王老師給的用藥時間應該是北京時區的時間,而不是北京時間,所以東西跨時區遠離北京的朋友要自行調整。
寶寶可以用開水沖泡藥丸,不斷攪拌,澄清後取其清液餵服。如果味道不好,就加紅糖。
九、用藥合作
1,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禁止性交、手淫等損害元氣的活動(開藥時不要重復,如有損害自行負責)。
2.如果服藥後出現排病反應,不要驚慌。請參考咨詢表下方的相關文章進行處理。
3.如果換了三次處方仍無明顯效果,請去其他診所詢問,以免耽誤病情。
4.請詳細閱讀咨詢列表下方的文章,對合作治療大有裨益。
生冷油膩食物主要指冰糕冷飲、水果涼菜、油炸食品、葷菜、奶類粘稠。見/program/zhyy/08/index.shtml。
以及參考書《中國實用本草叢書《食用本草》,定價25元。
Zptboy在神壇看到了張藝師兄發的壹篇文章,講的是寒涼平溫熱的食物。大家看了可能會有用。幫我轉壹下(可以看本文後面的帖子):
現代醫學註重食物的營養成分,中醫註重食物的性味。其實“藥食同源,藥食並進”,兩者都講究祛病健身的目的。凡是熱性體質的人,都應避免吃溫性食物,以免“火上澆油”,但適合吃寒性食物,以寒治熱。凡寒性體質虛寒者,不宜吃寒性食物,可吃溫性食物以暖寒。
谷物和豆類—
溫暖:面粉、大麥、大豆油、酒、醋等。
平整度:糯米、粳米、玉米、大豆、黑豆、豌豆、紅豆等。
寒性:小米、蕎麥、大麥、綠豆、豆腐、豆漿等。
甜瓜和蔬菜—
溫熱:姜、蔥、蒜、韭菜、芥菜籽、辣椒、胡蘿蔔、香菜等。
性別:白菜、菜花、蓮藕、山藥、白蘿蔔、紅薯、土豆、葫蘆、南瓜、番茄、蘑菇等。
寒:芹菜、莧菜;菠菜、油菜、大白菜、冬瓜、黃瓜、甜瓜、西瓜、苦瓜、竹筍、芋頭、茄子等。
水果—
溫熱:桂圓、荔枝、蓮子、核桃、花生、板栗、烏梅、楊梅、櫻桃、石榴、木瓜、橄欖、李子、橙子、桃子等。
平:棗、蘋果等。;
寒:梨、山渣、菱角、柑橘、百合、香蕉、甘蔗、柿子等。
肉、蛋和牛奶—
溫熱:羊肉、狗肉、鹿肉等。
性:豬肉、鵝肉、鵝肉、鴿子、牛奶、雞蛋等。
寒性:兔肉、鴨肉、鴨蛋。
水產品—
溫熱:黃鱔、蝦、草魚等。
性別:鯉魚、銀魚、大黃魚、泥鰍等。
偏溫:大棗糯米粥、牛肉湯、羊肉湯、蛋花湯、胡蘿蔔、紅糖、茉莉、糯米、高粱、南瓜、大棗、桂圓、桃子、甜石榴、楊梅、荔枝、豬肚、牛肉、雞肉、鰱魚、貽貝、
微寒:涼拌、黃瓜、冬瓜、綠豆芽、螃蟹、田螺、冷飲、白蘿蔔、番茄、絲瓜、藕粉、綠豆或薏米粥、山楂、梨、雪梨、草莓、獼猴桃、香蕉、芒果、批柄、羅漢果、冬瓜、兔肉、蟶子肉、鹽等。
新文:羊肉,蒜,蔥,酒,韭菜,姜,蒜,
平:土豆、菠蘿、鯉魚、帶魚、海蜇、醬、黑豆、黃豆、扁豆、蠶豆、豌豆、芋頭、山藥、胡蘿蔔、香菇、香菇、橄欖、葡萄、烏雞、鵝、燕窩、鯉魚、鯽魚、黃魚、甲魚肉。
REJION說:如果妳對食氣有什麽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我可以查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