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發現,這些熱銷的 "醒酒藥 "大多宣稱 "除了解毒,還有保肝作用"。其中,"海王金樽 "包裝上印有 "保護肝臟 "字樣,"酒無罪 "宣稱 "喝酒前或喝酒後十分鐘內飲用,效果更佳"。而這些產品包裝上的註意事項壹欄均標明 "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調查
"醒酒藥 "吹得玄乎
那麽,消費者對這種 "醒酒藥 "的反應如何呢?"沒什麽效果"。陳先生告訴記者,春節前,他買了幾盒號稱能 "保護肝臟、增加酒量、防止醉酒 "的 "美國醒酒金"。但幾次酒席過後,陳先生發現自己的肝臟總是隱隱作痛,去醫院檢查後才得知是輕度 "酒精肝",並伴有轉氨酶偏高。"這藥不是能護肝麽,喝酒還是有問題!"陳先生有些惱火。
記者發現,"美國醒酒金 "宣稱 "應用生物科技技術,將酒精快速排出體外,消除殘留在肝、胃中的酒精積聚,達到醒肝、健胃、保健的目的。"記者撥通了該公司的 "全國酒類專家咨詢熱線 "電話,壹位自稱姓王的 "專家 "表示,在 "酒前服用,酒量可增加30%,還能迅速緩解酒後各種不適癥狀。."他說,該產品是最新的天然生物提取產品,能迅速發揮解酒功效。至於如何提高解酒量,他表示 "屬於公司機密,不能說"。
號稱 "千杯不醉 "的 "煙酒伴侶 "提供了 "權威醫學臨床報告"。但記者始終無法聯系到 "上海百信生物研究所 "出具的報告。上海百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肖曉說:"上海百信生物研究所是生產合作單位",隨後以 "要開會 "為由掛斷了記者的電話。
"現在這些藥大都拿給代理商做,他們在外面怎麽宣傳我們也不知道"。"護航 "銷售負責人說,"是否通過權威認證並不重要,因為是真是假誰也說不清楚,關鍵是要得到顧客的認可。"
醫生
沒有藥能真正 "保肝"
"沒有真正的醒酒藥,宣傳'解毒保肝'的產品其實只是商業炒作。"2月3日,成都市第壹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副教授林汝平告訴記者,從中醫角度來說,藥典中沒有任何壹種藥物是能夠解毒的。
至於大多數 "醒酒藥 "中的葛根、葛根素,林汝平說:"葛根、葛根素作為醒酒藥使用有壹定的歷史,但並不是特效藥,也沒有明確的保肝作用。"同壹種中藥,根據人的體質不同可能產生過敏反應而失效。比如壹些解酒藥中所含的白芍,對肝陰不足的人有保肝作用,但對其他體質的人則適得其反。如果肝功能正常,服用這類產品會加重肝臟的消化負擔,根本談不上有什麽 "保肝 "作用。
"酒精中含有的乙醇在人體內會被氧化成乙醛,在這個過程中有壹種乙醛脫氧酶,它負責將乙醛氧化成乙酸,並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缺乏乙醛脫氧酶,人就容易中毒"。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簡毅說,目前市面上的 "醒酒藥 "無非是能快速分解酒精,或者阻止腸胃對酒精的吸收,只能讓人暫時醒酒,長期服用肯定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執法
"醒酒藥 "就是保健食品
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處王處長告訴記者,《衛食證準 "字樣的 "醒酒藥 "都不是藥品,而是保健食品。這些 "仿制食品 "有著貌似藥品的包裝,但批準文號卻沒有《國藥準字》號。他建議消費者在購買類似產品時壹定要看清楚,分清到底是食品還是藥品,如果醉酒較重,應及時到醫院就醫。 記者 舒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