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劉克莊
藥品用昆蟲,
遂虧全活功。
至今神仙未得,
只在蜀山。
劉克莊(1187-1269),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後村。福建莆田人。劉克莊是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詩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放。在江湖詩人中,他的壽命最長、官職最高、成就最大。晚年致力於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創新理論。他初名綽,師從甄德修。寧宗嘉定二年(1209 年),任大將軍,調靖安簿,改今名。寧宗嘉定二年(1209 年),調靖安簿,改今名。江淮節度使李玨被任命為河系節度使,隨即出任建陽縣令。因作《落梅》詩得罪朝廷,被閑置十年。後貶潮州,改冀州。理宗端平二年(1235 年),授樞密院編修,兼侍中,罷官。後貶漳州,改元州。淳祐三年(1243年)授右相官,又被罷免。六年(1246),理宗以其 "久負文史之譽",賜同進士出身,授秘書少監、國史院編修、檢校內府誌。景定三年(1262)授工部尚書,起居郎兼侍讀。五年(1264)因眼疾離任。篤宗鹹淳四年(1268)特授龍圖閣學士。次年卒,謚文忠。晚年趨賈似道。諛辭媚語,甚至章句,為人所譏。但他也仗義執言,抨擊時弊,彈劾權臣。胡適先生在《白話文學史》中說劉墉 "有悲壯的感情,高尚的見解,偉大的才華"。林希逸《後村先生劉公紀念館記》說,當時人們 "言詩人宗炎之言,言文人宗炎之言,言四六宗炎之言",在南宋末年稱壹代文人。
劉克莊早年與西泠派翁卷、趙師秀等人交往,詩文受其影響,學習晚唐名家,雕琢精湛。他還與江湖派的戴復古、敖陶孫等人交往,自言 "江湖吟者亦可言余能詩"(《跋趙崇庵詩卷》)。他說:"江湖吟客,亦可說余能詩"(《跋趙崇庵詩》)。他的《南嶽稿》被陳琦收入《江湖詩集》。然而,他不滿於永嘉思陵的 "冷儉切",厭倦了江湖派的膚淺勾勒,致力於以獨特的詩歌方式謳歌現實。因此,他的詩歌最終擺脫了 "四靈 "的影響,成就也高於其他江湖詩人。他壹生 "前後四朝",但時間很短,大部分時間是貶出郡縣的,因此便開拓了眼界,接觸了更廣闊的社會面,詩歌內容也隨之豐富起來。南宋後期,政治日趨黑暗,國勢每況愈下,金朝占領的淮河以北地區壹去不復返,逐漸被崛起於漠北的蒙古人侵占。作為壹個關心祖國命運卻屢遭政治打擊的詩人,他只能 "淚眼夜看窗外輿"(《感舊二首》),感嘆 "書生無誌聞雞鳴"(《瓜州城》)。他的許多詩句都抒發了自己的孤憤之情:"憂時是詩人本分,難怪歌中多感慨"(《感懷》)。(感懷》)。(感懷》)他痛心國家的淪亡(《鄴城》),哀悼大好河山的踐踏和毀滅(《揚州》),同情殘民的悲哀(《書懷二首》之二),關心將士的艱辛(《守長江卒六首》),向往祖國的統壹(《破陣子歌》)。他對南宋王朝靠 "歲幣 "換取太平盛世的妥協投降路線極為憤慨(《戊辰事》),對 "文天武嬉 "的腐朽現象也作了深刻的揭露。如《繩伎》,"聞於城中募兵有感二首"。尤其值得壹提的是,他有壹組以邊防為題材的歌行,明顯模擬中唐 "新樂府",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統治者的驕奢淫逸,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他有壹首《賣炭翁》詩,感嘆 "我愛窯中獸,誰憐窯下人",與白居易的《賣炭翁》也十分相似。他非常崇拜陸遊和楊萬裏,自言 "初為方翁迷,後為誠齋迷"(《刻楮集序》)。他晚年的許多詩作活潑奔放,深受楊萬裏 "誠齋體 "的熏陶。然而,他難免學陸遊不力,學承齋又難免淺嘗輒止,所以他的詩在這兩方面都有缺陷。他的《後村詩話》和壹些詩論,提出了壹些有價值的詩學見解,如批評了當時忽視詩歌特點、把詩歌寫成韻語議論和說教的風氣,在《後村詩話》的詩論中比較註意聯系歷史事件和作者生平。但他也有 "先儒 "壹類的論語和 "題何虛才詩禪方丈 "壹類的偈頌式詩歌,與應酬之作疊加過多,率性邏輯,不免疏於辭令,缺乏氣節。"晚年詩作日趨散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劉克莊生前曾編過自己的文集,請林希逸作序,之後又陸續編了三部文集,壹部接壹部,壹部接壹部,其次子山甫將其改編成200卷的《大全集》。四部叢刊》收後村先生《大全集》196 卷,為抄本影印本。詞集》有《宋六十名詞》本《後村別調》1卷,《□村叢書》本《後村長短句》5卷,今錢仲聯有《後村詞鈔》4卷。
劉克莊是《千家詩》最早的編纂者,他的《唐宋諸賢千家詩》作為《四庫全書》的未收本,被編入《萬有備覽》。不過,劉克莊的《千家詩》並非入門書,此後廣為流傳的《千家詩》大多以《千家詩》為名,由南宋謝枋得選註,清代王相增補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