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葉酸片說明書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於2002年02月05日藥監註函[2002]58號《關於公布第二批化學藥品說明書目錄的通知》發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說明書是規範修訂後的建議參考樣稿,企業如有疑異,可提出修改意見。〔適應癥〕應與原批準的內容壹致;〔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等項內容,企業提供的說明書不能比樣稿所列的少。對於說明書樣稿中的空項或未列全的項目,應要求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填寫,如商品名、規格等。
藥品名稱
通用名:葉酸片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Folic Acid Tablets
漢語拼音:Yesuɑn Piɑn
本品化學名稱為:N[4[(2氨基4氧代1,4二氫6蝶啶)甲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
結構式:
分子式:C19H19N7O6
分子量:441.40
性狀
本品為黃色或橙黃色片。
藥理毒理
葉酸系由蝶啶、對氨基苯甲酸及谷氨酸的殘基組成的水溶性B族維生素,為機體細胞生長和繁殖必須物質。存在於肝、腎、酵母及綠葉菜蔬如豆類、菠菜、番茄、胡蘿蔔等內,現已能人工合成。葉酸經二氫葉酸還原酶及維生素B12的作用,形成四氫葉酸(THFA),後者與多種壹碳單位(包括CH3、CH2、CHO等)結合成四氫葉酸類輔酶,傳遞壹碳單位,參與體內很多重要反應及核酸和氨基酸的合成。THFA在絲氨酸轉羥基酶的作用下,形成N5,10甲烯基四氫葉酸,能促使尿嘧啶核苷酸(dUMP)形成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後者可參與細胞的DNA合成,促進細胞的分裂與成熟。在DNA合成過程中,脫氧尿苷酸轉變為脫氧胸苷酸,其間所需的甲基由亞甲基四氫葉酸提供。葉酸缺乏時,DNA合成減慢,但RNA合成不受影響,結果在骨髓中生成細胞體積較大而細胞核發育較幼稚的血細胞,尤以紅細胞最為明顯,及時補充可有治療效應。
藥代動力學
口服後主要以還原型式在空腸近端吸收,5~20分鐘即出現於血中,壹小時後達高峰,其t1/2約為0.7小時。貧血患者吸收速度較正常人快。葉酸由門靜脈進入肝臟,以N5甲基四氫葉酸的形式儲存於肝臟中和分布到其他組織器官,在肝臟中儲存量約為全身總量的1/3~1/2。治療量的葉酸約90%自尿中排泄,大劑量註射後2小時,即有20%~30%出現於尿中。
適應癥
(1)各種原因引起的葉酸缺乏及葉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紅細胞貧血。
(2)妊娠期、哺乳期婦女預防給藥。
(3)慢性溶血性貧血所致的葉酸缺乏。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壹次5~10mg,壹日15~30mg,直至血象恢復正常。
兒童,壹次5mg,壹日3次(或壹日5~15mg,分3次)。
妊娠期、哺乳婦女預防用藥:壹次0.4mg,壹日壹次。
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較少,罕見過敏反應。長期用藥可以出現畏食、惡心、腹脹等胃腸癥狀。大量服用葉酸時,可使尿呈黃色。
禁忌
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細胞貧血不能單用葉酸治療。
註意事項
(1)靜脈註射較易致不良反應,故不宜采用;肌內註射時,不宜與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同管註射。
(2)口服大劑量葉酸,可以影響微量元素鋅的吸收。
(3)診斷明確後再用藥。若為試驗性治療,應用生理量(壹日0.5mg)口服。
(4)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常合並缺鐵,應同時補充鐵,並補充蛋白質及其他B族維生素。
(5)惡性貧血及疑有維生素B12缺乏的病人,不單獨用葉酸,因這樣會加重維生素B12的負擔和神經系統癥狀。
(6)壹般不用維持治療,除非是吸收不良的病人。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可應用本品
兒童用藥
老年患者用藥
藥物相互作用
(1)大劑量葉酸能拮抗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和撲米酮的抗癲癇作用,可使癲癇發作的臨界值明顯降低,並使敏感患者的發作次數增多;
(2)口服大劑量葉酸,可以影響微量元素鋅的吸收。
藥物過量
因大劑量葉酸能拮抗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和撲米酮的抗癲癇作用,可使癲癇發作的臨界值明顯降低,並使敏感患者的發作次數增多。因此,這些病人應用的葉酸劑量不應當超過1mg,主張不超過400μg為宜,以免影響病情。
規格
(1)0.4mg (2)5mg
貯藏
遮光,密封保存。
包裝
有效期
批準文號
生產企業
企業名稱:
地 址:
郵政編碼:
電話號碼:
傳真號碼:
網 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