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熱的癥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面紅、口幹、口苦、口臭、喜涼性飲食、心煩、小便少而黃、舌紅、苔黃而幹、脈滑。又可細分為胃熱、腸熱:以胃熱為主,胃脘痛明顯,伴有易吃易餓。腸熱者,大便幹結突出,伴有腹痛、腹脹。
胃熱吃什麽好?
1,李子
對於胃熱沒有食欲的人來說,吃壹些李子或者喝壹杯李子汁,可以清胃熱,刺激食欲,增進食欲。李子中含有的花青素是壹種很強的抗氧化劑,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力。壹天最多吃4個。食用過量容易引起胃痛,脾胃虛弱者應少食。
2.石榴
石榴性味甘,入胃經,有養胃陰、清胃熱、生氣、改善腦功能的作用。石榴汁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助消化、抗胃潰瘍、軟化血管、降血脂血糖、降低膽固醇等功能。
3.石斛蘭
石斛又名萬須、吊蘭、大花蕙蘭、金釵等。擅長養胃陰、生津止渴、清胃熱。主治:發熱傷津,煩渴,舌幹苔黑。常與天花粉、生地黃、麥冬同用。
4.葡萄柚
柚子中的檸檬醛能有效降低胃酸分泌率,減少胃熱的發生。壹般來說,如果妳每天早上吃3或4個柚子,妳壹整天都會有清新的口氣!
5.荸薺
菱角是味甘性寒的東西,可以清胃熱。菱角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生津、利尿通便、燥濕化痰、消食除脹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黃疸、痢疾、小兒麻痹癥、便秘等疾病,尤其是飯後服用。
6.沙參
沙參具有養胃陰、清胃熱、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於胃脘隱痛、幹嘔、胃炎舌紅少苔、胃潰瘍等胃病人群。久病後,出現口幹、消瘦、舌紅、苔少、大便幹燥等癥狀的人,可配合石斛、麥冬等藥膳食用。
7.黃連茶
黃連是中醫清胃火的主力軍,有很強的清胃熱、瀉胃火的作用,特別適用於治療胃熱引起的口臭。每天取黃連5g,用開水(約100ml)浸泡,加入白糖20g攪拌均勻,中和黃連的苦味。喝兩次,早晚各壹次。如果不喜歡加糖,或者糖尿病患者因為病情不能加糖,也可以在每天泡茶的時候加入黃連5克壹起喝。
8、白蘿蔔
白蘿蔔有明顯的促進腸胃蠕動的作用,白蘿蔔性涼,對於治療胃熱非常對癥。梨有潤肺、涼心、化痰、去火的功效。用白蘿蔔榨汁,既能掩蓋白蘿蔔的辣味,又能使治療效果加倍。
9.橄欖
橄欖自古以來就是醒酒、清胃熱、開胃的“良藥”,能有效改善酒後厭食癥狀。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冰糖燉。
10,豆腐
豆腐生吃,味甘,性涼,能清胃熱,生津,化痰,理氣。豆腐中含有石膏,有降胃火的作用。豆腐為寒性食物,胃寒、腹脹、脾虛者不宜多食。
生活中如何調理胃熱
1,芹菜和大棗
芹菜400克,大棗100克。先將大棗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小火熬湯。之後,加入切成小塊的芹菜,隨餐食用。具有健脾、疏肝、利膽的作用。
2.花生仁拌芹菜
去皮花生仁100g,芹菜250g,大豆油、醬油、精鹽、味精、糖、醋、花椒油適量。炒鍋加熱豆油,炒花生,取出。
將芹菜去根去葉,切成3厘米長的段,放入沸水鍋中焯壹下,撈出,用冷水沖洗幹凈,控制水分,將芹菜和花生仁放入盤中,將醬油、精鹽、糖、味精、醋、花椒油放入小碗中,倒入盤中,拌勻。當菜端上來,隨意吃。有清熱和胃的功效。
3、枸杞飲料
枸杞15g。枸杞洗凈,放入茶杯中,用開水浸泡3~5分鐘。具有滋補肝腎、養肝明目的功效。
4.何首烏牛肉炒竹筍
制何首烏片30克,鮮牛肉片150克,熟竹筍片50克,紅棗10枚,料酒、蔥花、姜末、鹽、味精、五香粉、濕澱粉、植物油適量。鍋內放植物油加熱,放入竹筍炒壹會,放入牛肉片和料酒炒壹會,放入制何首烏、紅棗和清湯,小火燉20分鐘。牛肉熟了,加鹽、味精、五香粉,用濕澱粉勾芡。具有滋補肝腎、滋陰降脂的功效。
1,少吃或不吃油膩食物
油性、油炸、脂肪類食物在胃裏停留時間長,導致酸性物質過多。如果少吃或不吃脂肪和乳制品,可以有效避免胃熱。
2.橙子和檸檬可能不會引起胃熱。
柑橘的果實看似是引起胃灼熱的原因之壹,但實際上,其中所含的酸性物質的量要比人體胃產生的量少得多。會不會產生胃灼熱,完全取決於妳的胃。
3.服用抗酸劑
非處方抗酸劑通常起效快,能迅速消除胃部灼熱感。這種藥有助於中和胃中的酸性物質,減少胃酸的產生,其作用可持續數小時。妳可以在飯前或飯後服用這種藥。
4.牛奶會加重胃部的灼熱感。
有人認為牛奶可以緩解胃熱,但這種想法是壹種誤解。人喝牛奶感覺很好,但是會刺激胃酸的分泌。牛奶中含有脂肪、蛋白質和鈣,這些都可以刺激胃分泌胃酸。
5.不要吃薄荷。
有幾種食物(薄荷是其中壹種)會使食道括約肌和胃內的瓣膜組織松弛,而瓣膜松弛容易引起胃酸反流和燒灼感。
6.限制咖啡因的攝入
含咖啡因的飲料包括咖啡、茶和可樂,會刺激發炎的食道。咖啡因還可以放松食道括約肌。
7.不要喝過熱的水或飲料。
過熱的水或飲料會刺激已經發炎和敏感的食道。如果有喝茶或咖啡的習慣,最好在微溫的時候喝。
8.不要吃巧克力
當妳感到胃灼熱時,首先要避免的食物是巧克力。這樣會加重燒心的癥狀;巧克力幾乎全是脂肪,含有咖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