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疫病俗稱縮頸病,黃瓜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主要危害葉、莖和果實,生長點的幼嫩部分最易受害。幼苗受害後,生長點呈似水燙過的暗綠色水漬狀軟腐,最後幹枯,嚴重時枯萎雕萎;成株發病時,多從地面莖基部開始,先出現水漬狀暗綠色病斑,病部軟化縊縮。葉片逐漸下垂,全株枯萎後,葉片變綠,但病株維管束不變色。葉片發病時,先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形暗綠色水漬狀病斑,邊緣無明顯界限。濕度大時,病斑迅速擴大。從葉柄迅速蔓延到莖節,病部潰爛;幹燥時,病斑擴展較慢,病斑邊緣較明顯,呈暗綠色,中間淺褐色或綠白色,常幹枯發脆。果實受害壹般先從花尖開始發生水漬狀、暗綠色凹陷病斑,繼而軟腐,表面灰白色稀疏黴狀物,果實腐爛很快。
黃瓜疫病是由鞭毛菌亞門、疫黴菌侵染引起的。病原借助氣流、雨水和人們的農事活動傳播。發病最適溫度為 25 ~ 30 ℃,病原生長發育最適溫度為 9 ~ 37 ℃。土壤濕度是發病的決定因素,濕度大發病快。
(2)防治方法。
黃瓜病害的防治應貫徹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的植保方針。
①選用抗病品種;嫁接育苗、定植育苗;註意與非瓜類作物輪作;增施有機肥、磷鉀肥和微量元素肥料,減少氮肥用量,防止瓜苗徒長;調整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保持健壯生長,提高植株自身抗病性能。
②調整生態環境,註意降低田間小氣候空氣濕度。大田栽培應實行南北行,適當加大行距,改善通風條件,降低空氣濕度;設施栽培,白天實行高溫管理(32~35℃),夜間加大通風量,實行低溫管理(10~16℃),降低室內空氣濕度,創造壹個不適宜疫病侵染發展的環境條件,控制病害的發生。
3 及時清除病源。各種病殘體要及時清除,就地深埋,嚴禁亂丟亂放,傳播病菌,傳染疾病。
4 化學防治要科學用藥,在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的方針指導下,大田栽培應力爭在每次降雨前用藥,如遇陰雨天氣,要抓住降雨間隙噴槍農藥保護。設施栽培每次灌水前應先用藥,保護瓜苗後再澆水。
主要農藥有50%安克(烯酰嗎啉)1000~2000倍液、50%百泰1500~2000倍液、騰達裕豐1000倍液、80%乙膦鋁500倍+64%殺毒礬500倍液、72%杜邦克露600~800倍液、72.2%普力克7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甲霜靈600倍液;80%大生600~800倍液、1∶0.7∶200倍波爾多液、1∶4∶600倍銅皂液。設施栽培可用5%百菌清粉塵劑每畝大棚噴粉1000克,或45%百菌清熏蒸劑熏蒸,每畝大棚防300~400克,每7天左右1次。註意事項每次用藥時,必須加入天達 2116 加有機矽,以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