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中國營養協會為中國居民推薦的每日膳食寶塔。
目前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大約有42種,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按每日攝入量可分為:宏量營養素和微量營養素(也包括纖維和水);根據營養素的化學和物理性質,可以分為六大類,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和水(也有人說纖維素也歸於壹種營養素,所以分為七大類)。營養素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供給能量和維持體溫,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2)構成和修復人體組織,如水、礦物質、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3)調節人體必要的生理機制,維持機體正常的生命活動,如水、無機鹽、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等。
壹.蛋白質
蛋白質是具有壹定結構的高分子化合物,由多種氨基酸通過肽鍵以特定的排列順序組成。它是生物體的主要成分之壹。人體所有組織器官主要由蛋白質組成,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人體的壹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蛋白質占成人體重的65,438+06% ~ 65,438+09%,主要在人體肌肉組織中,其余在血液、毛發、皮膚、軟組織、骨骼和牙齒中,約占這些組織的三分之壹。人體內的蛋白質處於不斷的合成和分解中。人體正常需要22種氨基酸,其中9種氨基酸不能由人體自身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取。這九種氨基酸是:戊酸、瑞恩酸、異苯甲酸、苯乙酸、卵苯甲酸、透明質酸、苯並二氫吡喃酸、suan酸和曲安奈德酸。
蛋白質的主要功能是維持人體組織的生長、更新和修復。蛋白質不足,孩子發育受影響;成年人由於體質下降,容易生病;病後不容易恢復,更糟糕的是,影響健康。
其次,蛋白質在調節人體生理功能和催化新陳代謝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產生體內抗細菌和感染的抗體,提高免疫力;
第三,幫助傷口愈合;
第四,制造體內的酶和激素;
第二,胖
脂肪也是構成人體各種細胞尤其是生物膜的物質,約占人體的13.8%。有固定器官、保暖的作用,還能幫助消化吸收脂溶性維生素。它是提供最多能量的營養素,也是儲存能量的營養素。
第三,碳水化合物
營養學稱糖為“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之壹,約占人體體重的1.5%,是人體產生熱量的三大營養素的主角。人體所需能量的60-70%來自碳水化合物。我們的壹日三餐,主食是谷物,其中含有大量的澱粉——碳水化合物。人們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比脂肪和蛋白質多得多。人體內碳水化合物轉化的熱能不僅多,而且快,而人體內脂肪和蛋白質轉化的熱能相對較少。糖家族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獨特的技能,可以對人體做出特殊的貢獻。可以說人離不開糖(碳水化合物)!
但是,碳水化合物越多越好。吃多了對身體不好,還會轉化成脂肪儲存在皮下,讓妳發胖,甚至引發營養過剩疾病。
第四,維生素
維生素又稱維生素,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壹類有機物質,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質。維生素在體內的含量很少,但在人體的生長、代謝和發育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各種維生素的化學結構和性質雖然不同,但有以下相似之處:①維生素以維生素原(維生素前體)的形式存在於食物中;②維生素不是組織和細胞的成分,不產生能量,主要參與代謝的調節;(3)大部分維生素不能被機體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滿足機體需要,必須經常從食物中獲取;④人體對維生素的需求量很小,每天的需求量往往以毫克(mg)或微克(ug)計算,但壹旦缺乏,就會造成相應的維生素缺乏,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維生素家族非常龐大。迄今為止,已發現數十種維生素,可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前者包括維生素A、D、E、K等。,而後者包括維生素B1、B2、B6、B12、維生素C、煙酸、葉酸、泛酸等。維生素不能在人體內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須從飲食中獲取。如果人體缺乏某種維生素,就會引起代謝紊亂和維生素缺乏,從而影響健康。維生素對人體有重要作用,但不是越多越好。如果維生素A和D過多,也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五、礦物質和無機鹽
無機鹽和微量元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元素。人體內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約占體重的6.1%。根據它們在人體內的含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又稱無機元素,包括鈣、磷、鈉、氯、鎂、鉀、硫等七種元素。它們不僅是構成人體組織的基本元素,也是維持體內酸堿平衡、調節各種生理功能的重要元素。* * *占無機鹽的60-80%。
微量元素又稱微量元素,包括鐵、銅、鋅、鈷、錳、鉻、硒、釩、碘、氟、矽、鎳、錫、鉬等14種。它們在人體內的含量很少,只占體重的0.01%,但人體不能缺少這些元素,缺少了就會影響健康。
無機鹽主要來源於食物和水中。我們的飲食中有三種元素容易造成人體缺乏,分別是鈣、鐵、碘,所以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應該註意的問題。
不及物動詞水
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是生命之源,約占體重的61.6%。
水是人體各種細胞和體液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的許多生理活動只有在水的參與下才能進行。水是壹種運輸介質,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將氧氣和各種營養物質帶到人體的各種組織器官,並通過排便、出汗、呼吸等途徑將代謝廢物和有害有毒物質立即排出體外。水是人體的潤滑劑,使人體各種組織器官活動靈活,食物可以吞咽。水在調節酸堿平衡和體溫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人體所需的幾種營養素包括:糖、脂類、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碳水化合物
首先強調壹下,這裏所說的糖並不局限於蔗糖,而是壹個廣泛的群體。
糖是壹種碳水化合物,它們的結構主要是(CH2O) n,其中c是碳,H2O是水的分子式。這就是為什麽它們被稱為碳水化合物。糖可分為四類:單糖(葡萄糖等。)、低聚糖(蔗糖、乳糖、麥芽糖等。)、多糖(澱粉、纖維素等。)和糖化合物(糖蛋白等。).
可見,糖類物質不僅包括蔗糖,還包括澱粉(面粉和大米的主要營養成分),是主食之壹。
對於正常人來說,糖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肌肉組織的營養來源主要是糖而不是脂肪。而且單糖是虛弱病人最重要最快的營養來源,這也是醫院給吃不下的病人用葡萄糖的原因。糖類食物可以改善人體的血糖水平,為肌肉提供能量。多糖食物可以為運動員提供直接能量,脈率為每分鐘120-150次。糖還可以使身體更有效地利用蛋白質,並有助於維持體內適當的酸堿平衡。
脂質
脂類更有營養價值的是,它們是儲存和運輸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主要途徑,與糖類提供的營養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利用速度上。顯然,沒有人會有大量的糖類作為能量儲存。相反,如果血糖濃度過高,仍然會是壹種病理狀態——糖尿病,幾乎每個人都會有多余的脂肪組織,需要時可以用來“燃燒”產生人體所需的能量。
女性通常有更多的脂肪來儲存生育下壹代所需的能量。然而,過量食用高脂肪食物往往會導致各種疾病,如脂肪肝和肥胖癥。西方人的飲食結構比較簡單,多為高脂肪食物(燒烤、漢堡、牛奶等。),所以相對肥胖的人比中國多,各種所謂的“富貴病”的發病率也往往比中國高。
壹般來說,多吃植物油(如花生油)比多吃動物油對人體更有益。
蛋白質
蛋白質在普通人的印象中,恐怕最容易與雞蛋、蛋清、豆漿、豆腐等食物聯系在壹起。那麽其實這些食物提供給人體的蛋白質的作用是什麽呢?
蛋白質是人體內極其重要的物質,幾乎所有的生命活動都需要蛋白質的參與:不僅是細胞的細胞骨架,基因的載體DNA(脫氧核糖核酸)也需要它作為支撐骨架;所有的DNA復制和基因表達都是由蛋白質催化的(蛋白質在這裏稱為酶),基因的表達產物也是蛋白質。不同的基因產生不同的蛋白質來執行不同的生命功能。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蛋白質的基本結構是氨基酸。多種氨基酸以不同的順序連接在壹起,通過各種力形成復雜的結構,稱為蛋白質。而人體攝入的大部分蛋白質會被降解成氨基酸,然後作為原料生產出實際需要的人體自身蛋白質。
維生素
維生素又稱維生素,是另壹種重要的營養素。與糖和脂類不同,它不是直接提供能量的營養素。不像蛋白質,它不是生命的基本單位,最關鍵的壹點是人體自身無法合成。
維生素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參與體內各種代謝過程和生化反應途徑,參與和促進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的合成和利用。許多維生素也是各種酶的輔酶的重要成分。所謂維生素缺乏,是因為維生素缺乏時,酶的合成會受阻,導致人體新陳代謝的紊亂,從而引起身體疾病。輕度癥狀不明顯,但會降低身體的抵抗力和工作效率。嚴重時會表現出出血、腳氣、夜盲癥等各種典型癥狀,甚至導致死亡。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另壹種營養素,主要是指壹些少量的金屬離子和人體所需的其他元素。這些離子的主要功能包括細胞間的信號轉導介質和作為人體組織成分。常見元素如鐵、鈣等。
大部分微量元素可以通過水和正常飲食補充,不需要特殊飲食。而且有時候吃大量的微量元素是不足以保證營養均衡的,因為大多數情況下,微量元素的缺乏是人體的吸收功能出現了問題。這個時候,即使吃大量含有這些元素的食物或藥物,效果也不大——因為人體根本吸收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