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烏梅的新功效

?烏梅的新功效

梅是薔薇科梅的幹燥未成熟果實。味酸,性溫,入肝、脾、肺、大腸經,有收斂、生津、縮澀、驅蟲之功效。烏梅為收斂藥,壹般用於脾虛、慢性腹瀉、脫肛等癥。近年來,臨床研究發現烏梅有以下新用途:

皮膚瘙癢:烏梅能潤膚止癢、抗過敏,對血虛風燥引起的皮膚瘙癢、成癮疹、頑癬等有很好的止癢效果。烏梅6克、生地30克、當歸12克、赤芍10克、蟬蛻6克、益母草15克、川芎5克、白鮮皮15克、徐長卿15克可水煎。每日壹劑,10劑為壹療程。

胃酸缺乏:吳梅方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引起的胃酸缺乏、厭食有較好的療效。烏梅6克,木瓜15克,白芍、沙參15克,黃芪20克,太子參13克,莪術6克,青梅8克,生麥芽15克,丹參15克,甘草6克,水煎壹日。

神經衰弱:烏梅有除煩清熱的功效,對神經衰弱相當有效。烏梅20克、制附子10克、細辛3克、肉桂6克、黃連6克、琥珀6克、黨參幹姜15克、茯苓18克、當歸12克、酸棗仁30克、龍骨20克、牡蠣30克、大棗6550克。

慢性腎炎:烏梅幫助腎小管上皮再生,增強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改善腎血液循環,促進腎功能恢復,對慢性腎炎引起的血尿、蛋白尿有效。可用烏梅炭6克、蟬蛻6克,並可根據辨證加用玉屏風散、六味地黃丸等其他中藥,每日1劑,水煎服。

黴菌性* * *炎:烏梅外洗對黴菌性* * *炎有顯著作用。藥方是烏梅50克,白鮮皮15克,貫眾30克。根據臨床辨證,上半部還可加龍膽瀉肝湯。每劑煎兩次,每次取汁200ml,先抽,後洗,最後將帶尾的棉球放入藥液中,6小時後取出棉球。壹天壹次。

高血糖:將烏梅、五味子、僵蠶等份,研成丸,每次4克,每日3次,可改善糖尿病高血糖癥狀。

  • 上一篇:山東省制藥設備集中采購網
  • 下一篇:2021情人節告別單身,說懷念鴛鴦戲水的甜蜜。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