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黔東南州財政局:黔東南州財政局 發布時間:2022-05-11 17:02 閱讀:224次
2022年4月 21日,省政府印發《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黔東南州 "黎銅永 "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橋頭堡 "的實施意見》(黔府發〔2022〕7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7號)(以下簡稱 "橋頭堡 "政策)。(以下簡稱 "橋頭堡 "政策)給黔東南117條重大政策、103個重大項目、21個試點示範,幹貨滿滿,是推動黔東南金融高質量發展的 "及時雨"。
壹是加大財源建設,穩步增加財政收入。如新國發2號文件在財源建設方面的政策紅利:"允許貴州結合農業結構調整將符合條件的園地、灌木林恢復為耕地,新增耕地將用於占補平衡","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省內調劑機制,開展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等等。我州森林覆蓋率居全省第壹,灌木林等低效林較多,抓住國家新發展No.2號文和 "橋頭堡 "政策,將有條件的園林和灌木林恢復為耕地,積極與友好城市合作幫扶,推動我州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區調劑,增加政府性基金收入,努力做好 "整地+?"整地+""造林+"兩篇文章。
二是加大項目爭取力度,切實提高可用財力。搶抓新國發2號文、"橋頭堡 "政策等政策紅利,加強與省對接,爭取省級在均衡性轉移支付分配、縣級基本財力、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財政轉移支付等方面充分考慮州內困難,進壹步加大民族地區因素權重,加大州內財政轉移支付支持力度,在專項債券和 "森林+"上做文章。上加大對州財政轉移支付的支持力度,在專項債券和 "四化 "資金上向州傾斜。特別是加大了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轉移支付資金,"退耕還林 "政策明確 "繼續加大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轉移支付支持力度"。目前,我州有8個進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占全省的13.7%,居全省第二位。根據 "橋頭堡 "政策,"支持黔東南州全域申報國家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積極對接國家和省發改部門,將全州尚未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8個縣納入爭取,省級將民族因素、流域斷面面積等作為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計入因素之壹。
三是加大資金管理力度,用好用足紅利政策。管好、用好 "省財政連續5年每年安排專項資金5億元 "資金,按照 "資金跟著項目走 "和集中財力、突出重點的原則、正在牽頭起草《支持黔東南州 "利眾融 "專項資金優先用於省、州明確的重點項目》,加強資金統籌,集中重點力量,集中財力辦大事,確保專項資金管好用好、項目建設好、資金使用效益好。確保專項資金管好、項目建設好、資金使用有效。同時,做好項目工作,做到資金安排與項目建設緊密銜接。
四是加大債券資金投入,滿足重大項目建設需要。當前,在資管政策收緊和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新增專項債券的逆周期調節作用尤為突出,2020年以來,全州累計獲得新增專項債券額度192.74億元,有力支持了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22年,黔東南州通過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審核入庫(需求庫)新增專項債券項目**434個,申請債券**434個,項目數量不足以滿足債券需求。**434個,申請債券資金需求達469.39億元,基本覆蓋了全州符合發行條件的重大民生項目。加快專項債券資金支出進度,嚴格落實《黔東南州關於進壹步嚴肅財經紀律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監管的通知》要求,加強財政預算管理,強化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規範資金使用。狠抓隱性債務風險防範化解,有效遏制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