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盤點政府推動大數據應用及發展的舉措

盤點政府推動大數據應用及發展的舉措

盤點政府推動大數據應用及發展的舉措

壹、政府:推動大數據應用的最關鍵力量

(壹)政府掌握大量最具應用價值的核心數據,是推動大數據應用的最關鍵力量

根據麥肯錫大數據研究報告指出, 各個行業利用大數據價值的難易度以及發展潛力 對比下,政府利用大數據難度最低而潛力最大。

大數據

另壹方面政府開放大數據運用已經是大勢所趨:

1、 政府掌握了大量最具應用價值的核心數據。 過去十多年來政府投資進行了大量電子政務或者稱為政府信息化的工作,後臺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而這些數據和公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有研究表明政府所掌握的數據使政府成為了壹個國家最重要的信息保有者,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核心數據存在於政府的後臺 。

2、 開放數據本身就是政府在大數據時代提供的壹項公***服務。 政府數據本質上是國家機關在履行職責時所獲取的數據,采集這些數據的經費來自於公***財政,因而這些數據是公***產品,歸全社會所有,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3、 政府開放數據供社會進行增值開放和創新應用,推動經濟增長乃至整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 數據是互聯網創新的重要基礎,如果政府不開放這壹部分數據,很多創新應用沒有數據作為支持,數據開發者能利用政府開放的數據,提供更好的服務,創造更多的價值, 這個過程能夠提高整個國家在大數據時代的競爭力。

4、 政府開放數據推動經濟增長獲得的稅收高於單純賣數據獲得的收入。 201 年世界經合組織在關於開放政府數據的報告中提到政府通過開放數據推動經濟增長,從而獲得的稅收收入遠高於單賣數據所能獲得收入。開放數據激發經濟活力從而得到稅收提升,這是壹個良 性循環,更是壹個能創造巨大公***價值的全局性的戰略。

(二) 國內外政府開放數據的情況

在 2009 年奧巴馬簽署開放政府數據的行政命令後,這些年來開放政府數據已成為了世界性的壹個趨勢。美國聯邦數據平臺 Data.gov 上線後,在美洲、歐洲、亞洲等地,開放政府數據已成為了政府的壹項重要工作。美國聯邦政府的開放政府數據平臺開放了來自多個領 域的 13 萬個數據集的數據。這些領域包括圖中所列的農業、商業、氣候、生態、教育、能源、金融、衛生、科研等十多個主題。這些主題下的數據都是美國聯邦政府的各個部委所開放的。英國、加拿大、新西蘭等國在 2009 年之後都建立起了政府數據開放平臺,成為 了國際信息化和大數據領域的壹個重要趨勢。

大數據

在我國, 2011 年香港特區政府上線了 data.gov.hk,稱為香港政府資料壹線通。上海在 2012年 6 月推出了中國大陸第壹個數據開放平臺。之後,北京、武漢、無錫、佛山南海等城市也都上線了自己的數據平臺。

大數據

(三)、 大數據對於政府治理具有極大的價值

大數據其實對政府的治理帶來了全新的價值,無論是對宏觀經濟的決策能力、產業聚集能力、協同治理能力、社會管理能力、公眾服務能力、快速響應能力的提升,大數據都可以在有很大層面上幫助政府治理。

大數據大數據

(四)、大數據上升至國家戰略成為***識。

大數據時代,對大數據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的爭奪日趨激烈,制信權成為繼制陸權、制海權、制空權之後的新制權,大數據處理能力成為強國弱國區分的又壹重要指標。國際上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紛紛布局大數據產業,相繼推出大數據相關政策,大力支持大數據產 業在本國的發展。以美國為例,美國從開展關鍵技術研究、推動大數據應用和開放政府數據三方面布局大數據產業,尤其在開放政府數據方面非常積極,通過 Data.gov開放 37 萬個數據集,並開放網站的 API 和源代碼,提供上千個數據應用。我們認為,大數據未來將 引發新壹輪大國競爭,大數據對整個世界的影響力會呈現爆發性增長趨勢,因此包括我國在內的國家會在政策支持力度上不斷提升,大數據戰略將上升至國家戰略已毋庸臵疑。

大數據

(五)、 我國 高度重視大數據未來發展

自去年 3 月“大數據”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壹年內 6次提及大數據運用。近期在 6 月 17 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再次強調“我們正在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而大數據手段的運用十分重要。” 7 月 1 日,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幹意見》。

大數據

大數據大數據

(六). 各部委行動時間表已經確,我國大數據發展面臨歷史性機遇

值得註意的是,近期國務院出臺文件對各個部委推進大數據任務制定了明確的時間表,很多推進工作任務要求在 2015 年 12 月底前出臺政策並實施,近期將是我國大數據發展政策出臺的密集期。

表 3: 各部委推進大數據應用時間表

序號工作任務負責單位時間進度1加快建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統壹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發展改革委、中央編辦、公安部、民政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質檢總局2015 年 12 月底前出臺並實施2全面實行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壹”、 “壹照壹碼”登記制度改革。工商總局、中央編辦、發展改革委、質檢總局、稅務總局2015 年 12 月底前實施3建立多部門網上項目並聯審批平臺,實現跨部門、跨層級項目審批、核準、備案的“統壹受理、同步審查、信息***享、透明公開”。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2015 年 12 月底前完成4推動政府部門整合相關信息,緊密結合企業需求,利用網站和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為企業提供服務。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持續實施5研究制定在財政資金補助、政府采購、政府購買服務、政府投資工程建設招投標過程中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報告的政策措施。財政部、發展改革委2015 年 12 月底前出臺並實施6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改進經濟運行監測預測和風險預警,並及時向社會發布相關信息,合理引導市場預期。發展改革委、統計局持續實施7支持銀行、證券、信托、融資租賃、擔保、保險等專業服務機構和行業協會、商會運用大數據為企業提供服務。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民政部持續實施8健全事中事後監管機制,匯總整合和關聯分析有關數據,構建大數據監管模型,提升政府科學決策和風險預判能力。各市場監管部門2015 年 12 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9在辦理行政許可等環節全面建立市場主體準入前信用承諾制度。 信用承諾向社會公開,並納入市場主體信用記錄。各行業主管部門2015 年廣泛開展試點, 2017 年 12 月底前完成10加快建設地方信用信息***享交換平臺、部門和行業信用信息系統,通過國家統壹的信用信息***享交換平臺實現互聯***享。各省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2016 年 12 月底前完成11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將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報告嵌入行政管理和公***服務的各領域、各環節,作為必要條件或重要參考依據。在各領域建立跨部門聯動響應和失信約束機制。建立各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推動將申請人良好的信用狀況作為各類行政許可的必備條件。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2015 年 12 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12建立產品信息溯源制度,加強對食品、藥品、農產品、日用消費品、特種設備、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等重要產品的監督管理,利用物聯網、射頻識別等信息技術,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形成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信息鏈條。商務部、網信辦會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農業部、質檢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2015 年 12 月底前出臺並實施13加強對電子商務平臺的監督管理,加強電子商務信息采集和分析,指導開展電子商務網站可信認證服務,推廣應用網站可信標識,推進電子商務可信交易環境建設。健全權益保護和爭議調處機制。工商總局、商務部、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持續實施14進壹步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和數據開放力度。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將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息自作出行政決定之日起 7 個工作日內上網公開。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持續實施15加快實施經營異常名錄制度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制度。建設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依法對企業註冊登記、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基本信用信息以及企業年度報告、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進行公示,並與國家統壹的信用信息***享交換平臺實現有機對接和信息***享。工商總局、其他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持續實施16支持探索開展社會化的信用信息公示服務。建設“信用中國 ”網站,歸集整合各地區、各部門掌握的應向社會公開的信用信息,實現信用信息壹站式查詢,方便社會了解市場主體信用狀況。各級政府及其部門網站要與 “信用中國 ”網站連接,並將本單位政務公開信息和相關市場主體違法違規信息在“信用中國 ”網站公開。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其他有關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2015 年 12 月底前完成17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已建、在建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和信息交換***享。在部門信息系統項目審批和驗收環節,進壹步強化對信息***享的要求。發展改革委、其他有關部門持續實施18健全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加快推進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統籌建立人口、法人單位、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宏觀經濟等國家信息資源庫,加快建設完善國家重要信息系統。發展改革委、其他有關部門分年度推進實施, 2020 年前基本建成19加強對市場主體相關信息的記錄,形成信用檔案。對嚴重違法失信的市場主體,按照有關規定列入“黑名單”,並將相關信息納入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國家統壹的信用信息***享交換平臺。各有關部門2015 年 12 月底前實施20探索建立政府信息資源目錄。各有關部門2016 年 12 月底前出臺目錄編制指南21引導征信機構根據市場需求,大力加強信用服務產品創新,進壹步擴大信用報告在行政管理和公***服務及銀行、證券、保險等領域的應用。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2017 年 12 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22落實和完善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財稅、金融、產業、人才等政策,推動大數據產業加快發展。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人民銀行、網信辦、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2017 年 12 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23加快研究完善規範電子政務,監管信息跨境流動,保護國家經濟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保護企業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方面的管理制度,加快制定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網信辦、公安部、工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會同法制辦2017 年 12 月底前出臺(涉及法律、行政法規的,按照立法程序推進)24推動出臺相關法規,對政府部門在行政管理、公***服務中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報告作出規定,為聯合懲戒市場主體違法失信行為提供依據。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法制辦2017 年 12 月底前出臺(涉及法律、行政法規的,按照立法程序推進)25建立大數據標準體系,研究制定有關大數據的基礎標準、技術標準、應用標準和管理標準等。加快建立政府信息采集、存儲、公開、***享、使用、質量保障和安全管理的技術標準。引導建立企業間信息***享交換的標準規範。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委、發展改革委、質檢總局、網信辦、統計局2020 年前分步出臺並實施26推動實施大數據示範應用工程,在工商登記、統計調查、質量監管、競爭執法、消費維權等領域率先開展示範應用工程,實現大數據匯聚整合。在宏觀管理、稅收征繳、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信用體系建設、健康醫療、勞動保障、教育文化、交通旅遊、金融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工業制造、現代農業、商貿物流、社會綜合治理、收入分配調節等領域實施大數據示範應用工程。

  • 上一篇:什麽是納米技術?
  • 下一篇:天津龍湖天藥營銷中心電話是多少?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