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擴大醫保個人賬戶支付範圍。過去的時候,職工醫保僅僅只能用於個人在定點醫療機構的規定範圍內消費。實施門診***濟機制,本身的目的就是為了縮小個人賬戶規模(目前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規模已經超過了10,000億元),加強醫療保險資金使用效率。
實施職工醫保門診***濟機制以後,醫保個人賬戶可以給家庭成員使用,我們再也不用擔心用自己的醫保賬戶給老人買些老年病的藥,會被保險公司誤認為自己有“前科”了。醫保個人賬戶還可以給家庭成員購買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個人負擔部分,像青島市還允許給家庭成員購買城市惠民醫療保險——琴島e保。第二,門診看病可以報銷。雖然過去的時候青島是醫保也有門診報銷的規定,但是僅限於基層衛生機構,報銷限額為1120元,報銷範圍也僅限於壹些拿藥報銷。
實施職工醫保門診***濟機制以後,最大的變化就是統壹實施住院可以享受到的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服務設施目錄、診療項目目錄,也就是說各種檢查費用也可以享受到報銷了。 雖然說還是必須要在定點醫療機構才能夠享受到報銷待遇,不過這次除了基層衛生機構以外,二級、三級醫療機構也都可以享受報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報銷比例由過去的60%提升至75%,二級、三級醫療機構提升報銷比例分別是60%和50%。2024年起退休人員額外提升5%的報銷比例,支付限額還會有額外的提升。 門診的報銷額度2023年暫定為1700元(說明也有可能調整),2024年將提升至4500元以上。第三,縮小了貧富差距。醫療保險的住院報銷,讓大多數人都感到非常公平,畢竟大家的報銷比例都壹樣,跟繳費基數和養老金水平沒有關系。
實施門診***濟機制以後,醫保個人賬戶的記入比例統壹為個人繳費基數的2%,這相當於把自己繳納的錢返還給個人了,只不過限定了用途。國家統籌部分待遇是壹樣的。 退休老人的養老金個人賬戶待遇更是這樣,過去的時候跟養老金水平掛鉤,實際上是拉大了貧富差距的。由於退休以後大家都不再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所以統壹待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更體現了社會公平。 所以說,門診***濟機制實際上是我國醫療保險制度的壹項非常大的進步,更有利於提高醫保基金的效率,促進社會公平。當然,這種情況下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醫保,就沒有必要選擇高基數繳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