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野外用水需要註意什麽?

野外用水需要註意什麽?

1,飲用水和消毒

在危難時刻,尤其是在炎熱地區和沙漠地區,供水非常重要。

(1)水源

天然水源如下:

地表水。如河流、湖泊和小溪。

地下水。如井水、泉水、地下水庫等。

生物水。例如,壹些植物含有充足的水分,如香蕉、竹子、仙人掌等。

天空中的水。例如雨、雪、露水和融化的冰。

⑵凈化

雨水、泉水、井水、山澗都可以直接飲用。但靜止的或慢流的水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細菌,需要凈化後才能飲用。凈化就是消除水中的有機物,消毒,除異味。在危難求生的情況下,可以用以下簡單的方法凈化飲用水。

找壹個容器,比如帆布包、聚乙烯塑料袋、大鐵罐、壹端紮好的袖子甚至襪子,都可以作為容器。

在容器底部鋪壹層細礫石,再鋪壹層沙子和壹層碳粉,如此反復多次。層數越多越好,每層約2.5厘米厚。如果沒有沙子,用細礫石代替。

在容器底部鉆壹些小孔,把水倒入容器,下面用杯子接受。

另外,還有壹種凈化水的方法。在距離水源半米的地方挖壹個淺坑。壹段時間後,清澈幹凈的水就會從坑裏滲出來。

⑶消毒

煮沸消毒。在海平面,煮沸至少1分鐘;在海拔較高的地區,煮沸時間要延長,每升高1000m,煮沸時間可增加3 ~ 4分鐘。

化學消毒。消毒劑包括二氯磺胺酸、碘化物、哈拉松等。將2片二氯磺胺苯甲酸放入1升水中靜置15 ~ 30分鐘,達到消毒的目的。沒有這種藥,每升水可以滴8-10滴碘。

(4)消毒

如果妳想殺死細菌,妳必須用下列方法之壹:

凈水片最好用。在進入沙漠之前,妳可以從藥店買壹些,按照藥片的說明使用。妳不僅在自助和汽車、飛機上需要它們,妳也應該在家裏備壹些以備不時之需。壹般來說,1凈水片足夠凈化1升凈水,2片可以凈化1升濁水。使用前讓純凈水靜置30分鐘。

每升清水加3滴碘,濁水加倍。沈澱30分鐘,放在壹邊。

家用漂白劑(5.25%亞氯酸鈉)每升清水加2滴,濁水加4滴。使用前將水搖晃壹會兒,讓它沈澱30分鐘。漂白的水有很淡的亞氯酸鹽味道。

開水3 ~ 5分鐘也能凈化。向水中加入壹點碳,同時將水煮沸以去除不同的顏色。攪動水使其通風冷卻並恢復其味道或加入壹撮鹽。

尋找水

(1).飲用水的尋找和凈化

水對人類的生存至關重要。俗話說“饑則能止,渴則難得”。在某種程度上,水比食物更重要。1983,幾個大學生在峨眉山山洞迷路,出不來。他們只喝了十多天的山泉水,最後被找到並救出。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出兵孤竹國,取得勝利時已是隆冬時節,江河溪水幹涸,軍隊又饑又渴,軍隊無法行軍。大臣彭幾向齊王建議說:“據說螞蟻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蔭涼處,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向陽處。蟻巢附近必須有水,以便士兵在山南分頭尋找蟻巢,深入挖掘。”齊王采納了這個建議,於是找到了水,救了全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各個地區,植被的生長和分布以及鳥類、動物和昆蟲的活動,往往可以為尋找淺層地下水提供壹些線索。

在許多幹旱的沙漠和戈壁地區,生長著檉柳、鐘刺和其他灌木。這些植物告訴我們地表以下6 ~ 7米處有地下水。胡楊林生長的地方,指出地下水位距地表僅5 ~ 10米;芨芨草表明地下水在地表以下2米左右;茂盛的蘆葦表明地下水位只有1米左右;如果妳發現了金黛黛和馬蘭花之類的植物,妳就知道在這裏挖50 cm左右或者1 m就能找到地下水了。

我們還可以從植物上了解地下水的水質。如果我們看到像馬蘭花和佛子芽這樣的植物,我們可以斷定那裏有不太深的淡水。

在南方,根深葉茂的竹林不僅生長在河岸,也生長在巖溶裂隙和水洞與地下河有關的地方。例如,在廣西的許多喀斯特峽谷和窪地,字符串或獨立的竹林往往是大天坑的跡象。這些天坑有的入口處能直接看到水,有的入口處看不到水,但只要往深處走,往往能找到地下水。

另外,地下水淺的地方,土壤潮濕,螞蟻、蝸牛、螃蟹等。喜歡在這裏築巢生活;冬天,青蛙和蛇喜歡在這裏冬眠;夏天的晚上,因為潮濕和涼爽,蚊子通常成群結隊地飛來飛去。

也可以測試地下水位的深度。在地上挖壹個小洞,用盤子扣在底部,蓋上壹些草。早上盤子上有小水滴的時候,地下水位就會高。挖壹個1米的坑,點燃坑內冒煙的植被。如果煙柱呈弧形上升,地下水位就會高。由於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和流向很廣,特別是地表水流經的區域很廣,壹般很難保證水源不受汙染。如果有地圖,要註意水源上遊是否有地雷。如果有礦,水源可能會被礦物質汙染。如果河裏的石頭有異常的茶紅色或黃色,最好不要喝這裏的河水。如果沒有魚類或其他生物棲息,就更要謹慎了。

平時雨水可以直接喝,下雨的時候可以用雨布和塑料布收集大量的雨水。用空罐、杯子、頭盔等容器收集雨水,可以放在幹凈的石頭上,不要放在地上。如果雨大,地上的泥會濺到接水容器裏。

在野外沒有可靠的飲用水,沒有檢驗設備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根據水的顏色、味道、溫度、水的痕跡來大致鑒別水的質量。

純水在水層較淺時無色透明,在水層較深時呈淡藍色。可以用玻璃杯或白瓷碗盛水觀察。通常情況下,水越清越好。水越渾濁,含有的雜質就越多。水的顏色因汙染而異,如腐殖質為黃色,低價鐵化合物為淡綠色和藍色,高價鐵或錳為黃色和棕色,硫化氫為淡藍色。

壹般幹凈的水是無味的,而被汙染的水往往有壹些異味。比如含硫化氫的水聞起來像臭雞蛋,鹹的水有鹹味,含鐵量高的水有金屬銹味,含硫酸鎂的水有苦味,含有機物的水有腐敗、異味、黴味、魚腥味、藥味。為了準確辨別水的氣味,可以用幹凈的小瓶,裝半瓶水,搖晃幾下,打開軟木塞後馬上用鼻子聞壹聞。也可以在60℃左右的熱水裏放壹瓶水,聞到水裏有怪味就不能喝了。

地表水(河流和湖泊)的水溫因溫度變化而變化。淺層地下水受氣溫影響較小,深層地下水水溫低且恒定。如果水溫突然升高,多半是有機汙染造成的。工業廢水汙染水源後,也會使水溫升高。

也可以用壹張白紙,擦幹上面的水滴,觀察水跡。清水壹塵不染;斑點說明水中雜質多,水質差。

在野外,最好不要喝雜草流出來的水,要用懸崖裂縫或巖石流出來的清水。喝江河或湖泊的水時,可以在離水邊壹兩米遠的沙地上挖壹個小坑。坑裏滲出的水,比直接從江河湖泊裏抽取的水幹凈。

飲用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物質越少越好,否則長期飲用容易致病。飲用水消毒片、漂白粉片和明礬等藥物可以凈化水質。在野外,由於條件有限,壹些含有粘液的野生植物也可以用來凈化渾濁的飲用水。如薇菜的根和莖,榆樹的樹皮、樹葉和根,木棉的枝葉和皮,仙人掌和霸王鞭的全草,木芙蓉的樹皮和樹葉都含有粘液和碳水化合物聚合物。這些植物與鈣、鐵、鉛、鎂等二階以上的金屬鹽溶液結合。形成絮體,能吸附懸浮物,在沈澱過程中沈到水底,從而起到凈化泥水的作用。

上面提到的野生植物中,仙人掌和霸王邊是食用植物,在凈水中的用量很少,產生的絮狀物可以沈澱出來,所以用它們來凈化飲用水是最理想的。用野生植物凈化水,最好選擇新鮮的植物,搗碎。使用時,在壹桶水中放入約4g植物糊,攪拌3分鐘,然後靜置10分鐘,渾濁的水即可澄清。

植物凈水,雖然絮體沈澱可以去除部分細菌和微生物,但沒有消毒作用。所以,飲用水最好用壹點漂白劑消毒。如果沒有漂白粉,幾滴稀鹽酸或碘酒也能起到消毒作用。

在原始森林中,許多小溪和河流看起來清澈幹凈,但實際上它們含有許多有害的病菌。人們壹旦喝了它,就會染上痢疾和瘧疾等嚴重疾病。特勤,二月在緬甸作戰,1943,在叢林中跋涉300多公裏。因為水的問題,短短兩個月,他的團隊成員有三分之壹死亡或生病,無法繼續前進。最後,英軍無法取消預定的遠程滲透行動。

記住,無論多渴都不要喝不幹凈的水,防止病菌通過飲水進入體內。這在熱帶叢林地區尤為重要。作為最後的手段,妳必須在喝之前把水燒開。

3.海水和鹽堿水的淡化

在海邊,如果沒有離子交換樹脂脫鹽器,可以用鍋將海水煮沸收集蒸餾水進行海水淡化。煮海水時,在鍋蓋內側貼壹條毛巾,將毛巾上的蒸餾水水滴吸幹,然後擰在壹個大殼或其他容器中。這樣反復生產,就可以得到需要的淡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和英國的壹些水手使用類似的方法在荒島上生產大量淡水,持續了76天,最後被英國飛機營救。

冬天,海水可以在容器裏結冰。海水結冰時,大部分溶解在水中的鹽會結晶離開水,所以冰基本上被淡化了。而未凍結的水,即濃縮鹽水,在鍋中加熱,煮沸至幹以獲得結晶鹽,然後鋪在紙上以去除苦味以獲得鹽。

在中國西北廣闊的沙漠戈壁,有植物的地方,通常有4 ~ 5米深的地下水。經過砂層過濾的水壹般清澈透明,但由於大量蒸發和地下水的濃縮,不能飲用。如果沒有離子交換樹脂脫鹽器,可以通過上述海水淡化方法處理後飲用。

中國西北沙漠地區的居民使用當地的胡椒草來處理微鹹水。將0.1 ~ 1.9 g幹花椒加入1 kg含礦物質0.37% ~ 0.72%的苦鹹水中,雖不能除苦味,但可防止腹痛、腹脹、腹瀉。

在有濕沙或微鹹水的地方,可以通過簡單的太陽能蒸餾器獲得淡水。方法是挖壹個直徑為1.5 m,深度為1 m的沙坑,上面覆蓋壹層透明的塑料薄膜,四周用沙子或石頭固定,中間放壹塊鵝卵石,將塑料薄膜做成倒錐形。事先在這個圓錐體下面放壹個盛水的容器。陽光透過塑料薄膜將料倉內的水蒸發,水蒸氣遇到塑料薄膜凝結成水滴,沿著圓錐體頂部滴入容器內。通過這種方法,每天可獲得約1.5升蒸餾淡水。

海水能否作為最後手段飲用,目前存在爭議。有人認為海水的鹽度比人體含鹽量高4倍。喝海水會增加體內總滲透壓。雖然能暫時解渴,但很快就會大量排尿,使身體大量失水。但也有很多人認為,短時間內少量的海水有助於延年益壽。有人嘗試從墜海第壹天開始喝海水,每壹個半小時壹次,每次50毫升,每天只喝500毫升,喝4 ~ 5天後再喝淡水。結果實驗者的新陳代謝很快恢復正常。

有“海軍楷模”之稱的法國醫生阿蘭·博姆巴爾(Alain bhombal)說:“如果妳有淡水,在嚴格控制比例的情況下,加入海水以延長妳的供水時間;如果沒有淡水,就喝海水救命,直到能下雨,弄條魚擠成魚汁或者等到救生艇到來。”艾倫·博姆巴爾(Alan bhombal)並不主張喝海水,而是強調在生死攸關的緊急情況下,應該嚴格控制喝海水。艾倫·博姆巴爾(Alan bhombal)的經驗是,比例為2: 1,即兩份淡水和壹份海水壹起喝,壹般不會危害人的健康,但會大大延長海上遇難者的生命。因為只有有了時間,我們才能聚集力量去捕魚,收集雨水,然後我們才能繼續航行,向救援船發出信號。法國著名海軍醫生布裏奧裏在其新書中寫道:“災民可以飲用少量海水,每天可達800 ~ 900毫升。不要等到他們完全脫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三個遭遇海難的水手在黑海遊蕩。他們喝海水解渴。其中壹個連續喝了34天。他前兩天只能用又苦又澀的海水潤潤嗓子,然後喝壹兩口。第三天,他口渴得厲害,喝了很多,壹天壹夜大概喝了2000毫升。然而,他活了下來。看來在沒有淡水的情況下,喝少量海水也是應急措施。

  • 上一篇:什麽是實時物流
  • 下一篇:在醫藥拉丁語中動詞的錯誤語法是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