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與化學有關的安全事故

與化學有關的安全事故

實驗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壹、火災事故

1.2001年5月20日,江蘇省石油化工學院化工樓壹實驗室發生火災,燒毀了該實驗室全部設備。

2.2001年11月20日,廣東工業大學5號樓三樓化工研究所的壹個化工實驗室發生爆炸事故,造成二人重傷,三人輕傷,其中壹人生命垂危。

3.2002年9月2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壹棟理化實驗室,由於壹實驗室在實驗過程中操作不當引起火災,造成整棟大樓燒毀,所幸的是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4.2003年1月19日,中山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實驗室發生化學原料爆炸,該實驗室堆放著很多研究用的化學原料,爆炸可能是因電線短路引起的。

5.2003年5月31日,浙江中醫學院實驗樓發生火災,隨後發生輕微爆炸,實驗室內堆放著乙醇、丙酮、食用醇等化學危險物品,周圍其他實驗室也有不少化學危險品,食用醇就有250kg左右,要是大火引爆這些化學危險品,後果相當嚴重。

6.2003年6月12日,北京化工大學壹實驗室突然發生猛烈爆炸,爆炸事故中***造成3名教師受傷。

7.2004年8月24日,中國科技大學的壹間實驗室突發大火,兩間實驗室中全是實驗用的器材及化學試劑和液氯氣罐等易爆品,大火燒掉了兩間實驗室及其中物品。

8.2004年10月16日,長沙理工大學的實驗室發生火災,該實驗室裏的化學物品全部被燒毀,所幸隔壁其他實驗室沒有受到影響。

二、化學實驗類事故

1.封管事故

某高校化學實驗室的李某在進行時,往玻璃封管內加入氨水20mL,硫酸亞鐵1g ,原料4g,加熱溫度160℃。當事人在觀察油浴溫度時,封管突然發生爆炸,整個反應體系被完全炸碎。當事人額頭受傷,幸虧當時戴防護眼睛,才使雙眼沒有受到傷害。

事故原因:

玻璃封管不耐高壓,且在反應過程中無法檢測管內壓力。氨水在高溫下變為氨氣和水蒸汽,產生較大的壓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經驗教訓:

化學實驗必須在通風櫃內進行,密閉系統和有壓力的實驗必須在特種實驗室裏進行 。

2.鹽酸氣傷人事故

2005年8月2日某軍校化學實驗室王某、趙某等人在安裝高壓釜的緊固件和閥門。在前幾日拆卸時已將管道內氯矽烷液體放出,為擋灰塵用簡易塞將氯矽烷液相管塞住。當時並沒有感覺到有壓力和液體積存。在安裝氯矽烷液相管時,當事人將簡易塞拔下的壹剎那,突然有壹股氯矽烷揮發氣體沖出,此時正值王某俯身緊固螺絲,來不及躲閃,正好噴到臉上和兩手臂上,將其灼傷。

事故原因:

這套高壓釜反應裝置被安置在棚內,當時又正值高溫時節,棚內溫度超過40℃,管內殘留的氯矽烷變為氣體,產生了壹定的壓力,拔去塞子時氯矽烷氣體就沖了出來。

經驗教訓:

高溫對化學試劑可能帶來的危險性認識不足,科研人員又忽視了防護用品的使用,擴大了受傷部位。

3.誤操作事故

2007年8月9日晚8時許,某高校實驗室李某在準備處理壹瓶四氫呋喃時,沒有仔細核對,誤將壹瓶硝基甲烷當作四氫呋喃投到氫氧化鈉中。約過了壹分鐘,試劑瓶中冒出了白煙。李某立即將通風櫥玻璃門拉下,此時瓶口的煙變成黑色泡沫狀液體。李某叫來同實驗室的壹名博後請教解決方法,即發生了爆炸,玻璃碎片將二人的手臂割傷。

事故原因:

該事故是由於當事人在投料時粗心大意,沒有仔細核對所要使用的化學試劑而造成的。實驗臺藥品雜亂無序、藥品過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經驗教訓:

這是壹起典型的誤操作事故。它告誡我們,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的每壹個步驟都必須仔細、認真,不能有半點馬虎;實驗臺、工作臺要保持整潔,不用的試劑瓶要擺放到試劑架上,避免試劑打翻或誤用造成的事故。

4.金屬鈉燃燒事故

2004年3月某高校化學實驗室王某將1升工業乙醇倒入放在水槽中的塑料盆,然後將金屬鈉皮用剪刀剪成小塊,放入盆中。開始時反應較慢,不久盆內溫度升高,反應激烈。當事人即拉下通風櫃,把剪刀隨手放在水槽邊。這時水槽邊的廢溶劑桶外殼突然著火,並迅速引燃了水槽中的乙醇。當事人立刻將燃燒的廢溶劑桶拿到走廊上,同時用滅火器撲救水槽中燃燒的乙醇。此時走廊上火勢也逐漸擴大,直至引燃了四扇門框。

事故原因:反應時放出氫氣和大量的熱量,氫氣被點燃並引燃了旁邊的廢溶劑造成事故。

經驗教訓:處理金屬鈉時必須清理周圍易燃物品;壹次處理量不宜過多;註意通風效果,及時排除氫氣;或與安全部門聯系,在空曠的地方處理。

  • 上一篇:咳喘靈膠囊的價格
  • 下一篇:傳染病與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崗位職責制度的區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