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校園防疫安全主題班會

校園防疫安全主題班會

校園防疫安全班會5次。

班會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陣地。那麽如何開展校園防疫安全主題班會呢?下面是我給妳組織的校園防疫安全班會。希望妳喜歡!

校園防疫安全班會教學目標(精選文章1):

1.通過互動交流對疫情的感受、看法和建議,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釋放學生的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

2.說說妳心中的抗疫英雄是誰?表演他們的行為。

3.想壹想:小事情怎麽保護自己?

教學重點:

1.如何保護自己?

2.釋放壓力,積極面對疫情。

教學難點:

把英雄事跡表演出來,想想小學生的責任是什麽。

課前準備:

學生:玩拍手遊戲。

老師:關註學生情緒。

教學過程:

首先,導入:

學生:20__年的春節是壹個難忘的春節。妳害怕疫情嗎?

點名回答。

老師總結:主角通過空氣中的飛沫傳播,大家都戴著口罩,不去拜訪,不聚。

第二,互動交流:

同桌交流:寒假面對疫情我的感受、看法和建議。

老師指定了演講的舞臺。

學生:妳們現在的心情有沒有因為溝通和互相訴說而改變?

大聲點名回答。

老師總結:只要我們做好自我保護,比如勤洗手,戴口罩,不要聚在壹起,按老師要求的去做,就壹定能做好自我保護,聽家長的話,遠離疫情。

第三,開展交流:

防疫期間妳最敬佩的壹線英雄是誰?說說他的事跡吧。

說出它的名字。

誰想演壹個英雄的動作,表情或者感人的瞬間?

點名表演。

學生評價

問題:作為小學生如何保護自己?

說出它的名字。

學生記筆記。

壹起讀錄下的內容。

四、教師總結:

動詞 (verb的縮寫)學生反映:作為小學生,責任就是學習。

第六,拓展。

校園防疫安全主題班會(精選部分2)活動目標

1.了解壹下面膜。

2.掌握正確佩戴口罩的方法。

3.進壹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積極參與活動。

要準備的活動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知道口罩是什麽樣子,知道近期出門要戴口罩。

材料準備:口罩、噴壺、戴口罩的步驟圖。

活動過程

壹,問題導入,引出主題

1.老師:孩子們假期經常出去玩嗎?那麽妳出門的時候,有沒有發現街上的叔叔阿姨和小孩子有什麽不同?

老師總結:放假的時候,爸爸媽媽不讓孩子出去玩,出去也要戴口罩。街上的叔叔、阿姨和孩子也戴著口罩。

2.引導孩子討論最近戴口罩的原因。

老師:但是為什麽人們要戴口罩呢?(兒童討論)

老師:因為最近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壹群叫冠狀病毒的小東西,這些小東西會通過人的鼻子和嘴巴潛入兒童體內,然後在兒童體內搗亂,使兒童咳嗽發燒,感覺很不舒服。這樣,孩子就會生病。於是孩子只捂口鼻,可惡的病毒被擋在外面。

第二,通過遊戲,了解面具。

1.引導孩子討論口罩是否能阻擋病毒。

老師:孩子們,妳們認為口罩能阻擋病毒嗎?

2.通過小遊戲,證明口罩是可以阻擋病毒的。

(1)孩子不戴口罩,老師向孩子噴水,感受到水霧噴射的孩子被“中招”。

老師:有時候,病毒會藏在我們的唾液裏。當我們和其他孩子說話或者打噴嚏咳嗽的時候,我們會把它吐出來。現在老師吐的是水而不是口水,看哪個孩子“中招”了。

老師按照正確的步驟給每個孩子戴上口罩,再給孩子噴水。

註意:當老師向孩子噴水時,他們可以模仿咳嗽和/或打噴嚏的狀態。用嘴呼吸。壹定要避免隨地吐痰!

老師:小朋友戴上口罩後,妳的小鼻子小嘴巴還能感覺到水嗎?老師噴的水都落到哪裏了?當我們摘下口罩時,我們的小手不要接觸口罩的外面,否則落在口罩上的病毒就會跑到我們的小手上。

老師總結:好像口罩可以阻擋病毒。所以出門壹定要戴口罩遮住口鼻,這樣病毒就進不去了!

第三,掌握正確佩戴口罩的方法。

1.老師講述並示範如何正確洗手。

(1)區分上下、內外。

②上緣靠近鼻梁,下緣靠近下巴。

③耳掛固定。

④固定鼻梁,下緣包裹下巴。

⑤按壓鼻夾貼合臉型。

⑥取下口罩時,握住背帶,輕輕取下。然後扔進垃圾桶,洗手。

2.老師讀兒歌,加上相應的動作,讓孩子模仿。

洗手,帶上口罩,

出門前戴口罩。

小繩子掛在耳朵上,

大棉布蓋住鼻子和嘴。

再按壹下我的小鼻子,

拉我的小下巴。

戴口罩是安全的,

病毒都被屏蔽了。

3.老師帶領孩子壹起讀兒歌,壹起做動作。

註意:活動結束後,提醒孩子將口罩扔進垃圾桶,並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洗手。

活動擴展

1.開展“我設計的面具”藝術活動。

2.帶領孩子按照正確的步驟戴上口罩,然後再去上學。

校園防疫安全主題班會(精選部分3)活動目標:

1.了解野生動物和寵物的特點,知道野生動物體內有很多病毒和細菌。

2.能夠區分野生動物和寵物,知道接觸寵物後要洗手。

3.熱愛小動物,有初步的保護野生動物意識。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野生動物視頻、野生動物保護公益廣告。

活動流程:

第壹,遊戲的引入導致野生動物和寵物。

1.老師把圖片給壹個孩子看,讓其他孩子通過模仿動物的動作或聲音來猜測圖片中的動物。

2.猜完後,展示黑板上的圖片。

第壹,遊戲的引入導致野生動物和寵物。

1.老師把圖片給壹個孩子看,讓其他孩子通過模仿動物的動作或聲音來猜測圖片中的動物。

2.猜完後,展示黑板上的圖片。

第二,認識野生動物,知道野生動物和寵物的區別。

1.引導幼兒討論AB兩組圖片中動物生存環境的差異。

老師提前把圖片分成兩類:A(野生動物)和B(寵物)。

老師:老師把這些小動物分類,讓孩子們觀察兩組小動物生活環境的不同。

老師總結:A組動物都生活在遠離人類的草原、海洋、森林,而B組動物都生活在我們身邊,和我們在壹起。

2.引導孩子思考兩組AB動物食物來源的不同。

老師:這兩組小動物靠什麽生活?它們的食物來源是什麽?

老師總結:A組的小動物靠捕食自己的獵物生存,B組的小動物靠餵食和照顧我們生存。

3.總結野生動物和寵物的特點。

老師:其實像A組這樣的動物,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草原、海洋、森林、洞穴裏,遠離人類,靠自己的努力捕捉食物。它們有著相同的名字——野生動物。

老師:和B組動物壹樣,生活在我們身邊,由人類餵養和照顧,陪伴主人的動物。它們還有壹個相同的名字——寵物。

第三,初步了解許多病原體在野生動物中的存在

1.展示野豬和寵物豬的圖片,讓孩子發現區別。

老師:老師,這裏還有兩張圖片。有什麽區別?哪只豬屬於野生動物,哪只屬於寵物?

2.讓孩子觀察哪只豬更幹凈。

老師:妳覺得哪頭豬更幹凈,病毒細菌更少?(兒童討論)

老師:說寵物豬更幹凈的小朋友比較多,我們把圖放大看看。

老師總結:看來大部分孩子的判斷是正確的。野豬之類的野生動物病毒細菌多,寵物豬之類的寵物病毒細菌少,但不代表沒有,所以壹定要記得接觸寵物後洗手。當我們看到野生動物時,我們決不能觸摸它們。

第四,激發孩子保護野生動物的感情

1.老師帶領觀看野生動物生活短視頻(可愛型),小朋友交流感受。

老師總結:這些小動物真可愛。他們在自己家裏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他們多幸福啊!但是有些人會為了自己而擾亂他們的平靜。

2.觀看野生動物保護公益廣告(動畫版),邊看邊講解。

視頻推薦:《WCFF野生動物公益廣告——我有壹個夢想》

老師總結:野生動物是我們的朋友,因為有了它們,我們才有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所以我們應該從我做起保護它們:比如不打擾它們的生活,不吃野生動物做的食物,不穿野生動物做的衣服,不亂扔垃圾,少用木制品。

校園防疫與安全班會(精選部分4)教學目標:

通過本次班會的教育,使學生了解春季傳染病的種類、癥狀和預防措施,增強健康防控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為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教學過程:

首先,對話導入:

同學們,妳們知道嗎?春天是疾病多發的季節,尤其是傳染病。妳知道什麽是常見的傳染病嗎?它們是如何傳播的?春季常見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哪些?在這次班會上,我們將壹起研究這些問題。

二、介紹春季常見傳染病的種類、癥狀和傳播途徑。

1,流感(流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發病率居傳染病之首。潛伏期為1-3天。主要癥狀是發燒、頭痛、流鼻涕、喉嚨痛、幹咳、全身肌肉和關節疼痛和不適等。發熱壹般持續3-4天,部分表現為重癥肺炎或胃腸道流感。傳染源主要為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感染期為1周。傳播途徑主要是空氣飛沫直接傳播,也有通過被病毒汙染的物品間接傳播的。人們通常容易患流感。

2、腦膜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強。在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初期,它類似於感冒、流鼻涕、咳嗽、頭痛和發燒。細菌進入腦脊液後,出現頭痛、嗜睡、頸強直、噴射樣嘔吐、昏迷休克等嚴重癥狀。傳染源主要是患者或攜帶者,傳播途徑主要是空氣飛沫直接傳播。潛伏期壹般為2-3天,最長為壹周。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幼兒。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8-12天,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臨床癥狀可概括為“三、三、三”,即前驅期為三天:出疹前三天,出現38度左右的中度發熱,伴有咳嗽、流涕、流淚、畏光,口腔頰粘膜出現灰斑(此為特征);出疹3天:病程第4 ~ 5天,體溫升至40度左右,紅色斑丘疹自始至終逐漸到達軀幹、上肢、下肢;恢復期:出疹後3-4天,體溫逐漸恢復正常,皮疹開始消退,皮膚遺留糖糠脫屑和褐色色素沈著。麻疹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患者是傳染源。病後可獲得持續免疫,二次發病的情況少見。從未患過麻疹或接種過麻疹疫苗的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6個月至5歲的兒童發病率(90%)。

4、水痘

水痘是壹種傳染性很強的疾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水痘典型的臨床表現是中低熱,很快成批出現紅色斑丘疹。快速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群的途徑。病原體傳播的主要途徑有:空氣傳播、水傳播、食物傳播、接觸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

預防傳染病的壹般措施。

預防傳染病的壹般措施也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控制傳染源

盡可能做到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防止傳染病傳播。患有傳染病的動物也是傳染源,要及時處理。這是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措施。

2.切斷傳播途徑

切斷傳播途徑的方法主要是註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

3.保護弱勢人群

開展疫苗接種,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增強抗病能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改善環境和個人衛生。

第四,預防傳染病,要做到這壹點。

1.合理膳食,增加營養,多喝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糖類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雞蛋、大棗、蜂蜜、新鮮蔬菜和水果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每天去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散步、慢跑、做操、打拳,使身體血液暢通,舒展筋骨,增強體質。

2.不要去農貿市場、個體餐館、娛樂室等人口密集、人員混雜、空氣汙染的場所。

3.經常用流動的水徹底洗手,包括不用臟毛巾擦手。

4.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尤其是宿舍、機房、教室。

5.合理安排作息,讓生活有規律;註意不要過度疲勞,防止感冒,以免降低抗病能力。

6.不吃或加工不潔食物,拒絕生吃各種海鮮和肉類,吃帶皮的水果,不喝生水。垃圾不要隨便拿出去,不要隨便堆放,垃圾要分類統壹銷毀。

7.註意個人衛生,不要隨便吐痰、打噴嚏。

8.如有發熱或其他不適,及時就醫;去醫院要戴口罩,回宿舍後要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避免接觸傳染病人,盡量不要到達傳染病流行區。

10.對感染病人使用過的物品和房間進行適當消毒,如在陽光下晾曬衣物、被子,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拭房間內的門把手、桌面、地板等。

動詞 (verb的縮寫)總結:

雖然春季傳染病種類繁多,但只要我們重視預防,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就能有效阻斷傳染病的流行和傳播。

校園防疫與安全班會教學目標(選編五):

1,通過班會看圖讓學生全面了解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讓學生知道註意衛生的重要性。

2.通過小組討論和各種演講,激發學生註重衛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準備:

準備多媒體等現代化設備,用數碼相機對活動進行拍照存檔。

流程:

首先,導入:

初冬因氣候異常變化,是各種常見病的高發季節。傳染性很強,傳播很快。因為我們青少年的身體正處於生長發育期,各系統發育不完善,抵抗力低,往往無法預防疾病。希望通過這次主題班會,讓同學們了解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讓同學們有效預防春季傳染病的發生,讓我們以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

第二,課件展示了各種傳染病的圖片:

(1)讓學生討論傳染病的發生、傳播和預防。

春季常見的傳染病如下:

1.流感是壹種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為1-3天。主要癥狀是發燒、頭痛、流鼻涕、喉嚨痛和幹咳。發熱壹般持續3-4天,也有重癥肺炎或胃腸型流感。

2.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為8-12天。主要癥狀為發熱、怕光、流淚、流鼻涕、結膜充血、口腔黏膜斑點、全身斑丘疹。

3.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14-19,發熱,耳下或下頜角疼痛,1-2天內耳垂周圍迅速腫脹,張口咀嚼時疼痛。

4.猩紅熱是由溶血性鏈球菌b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特征為發熱、咽炎、全身皮疹、皮疹消退後皮膚脫屑等。潛伏期為1-7天。

(二)報告討論結果。

老師總結:預防傳染病不難。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符合以下要求,我們就會遠離傳染病:

1,頭發:頭發整齊無氣味;男生沒有長頭發。

2、臉:幹凈無汙垢。

3.脖子:脖子和耳朵是幹凈的,沒有汙垢。

4.手:手是幹凈的,沒有汙垢;沒有留長指甲,指甲裏也沒有汙垢。

5、衣服:衣服整潔,勤換;衣領和袖子沒有汙垢;

6、鞋襪:鞋子整潔,穿襪子上學,不穿拖鞋。

7.書包:書包幹凈整潔,書本擺放整齊。

8.桌面:幹凈整潔。

(3)如何預防?

不同的傳染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但基本的預防措施是壹樣的。只要註意以下幾點,就能有效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

1.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避免交叉感染。

2.不要去人口密集,空氣汙染的地方。

3.經常用流動的水徹底洗手,包括不用臟毛巾擦手。

4、註意不要疲勞,防止感冒,以免降低抗病能力。

5.如有發熱或其他不適,及時就醫。

6、避免接觸傳染病人,盡可能少去傳染病流行地區。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次班會,同學們認識到,在學校要註意個人衛生和防護,在家裏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這是春季預防傳染病的關鍵。

  • 上一篇:艾草對人的身體有什麽危害?
  • 下一篇:狗卡在喉嚨裏怎麽辦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