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出現壹些突發事故,為了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將損失降到最低,預先設計好應急預案是必不可少的。那麽,什麽樣的應急預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搜集整理的2021年行政單位地震應急預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行政單位地震應急預案1
為保障政府機關在地震發生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地震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壹、應急處置組織機構及職責:
成立市機關事務管理中心地震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地震災害應急指揮、協調、搶險、救援等處置工作。
組長:程家昌
副組長:程家昌:陳 林 楊玉紅 鄭 剛
成員:陳林、楊玉紅、鄭剛:謝守文 程 勇 王 勇
吳 浩 朱成文 唐 輝
領導小組下設工作組:
(壹)、信息通訊組:綜合人事科負責信息簡報、情況通報及各方面的聯絡溝通工作。
(責任領導:謝守文;責任人:謝守文:綜合人事科工作人員)。
(二)、警戒保衛組:安全保衛科負責報警,設置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疏散人員,疏通道路,引導救援車輛。
(責任領導:程勇;責任人:程勇:責任領導:程勇;責任人:安全保衛科全體人員安全保衛科全體人員及第壹時間發現地震的人員)。
(三)、搶險救災組:物業管理科負責人員、財產的搶救和安置工作。
(責任領導:王勇:王勇;責任人:王勇:物業管理科全體人員)。
(四)、醫療救護組:服務保障科負責實施傷員的搶救治療和處置工作。
(責任領導:朱成文;責任人:朱成文:朱成文;責任人:朱成文:服務保障科全體人員)。
(五)、物資保障組:公車管理科負責做好後勤保障工作,確保機動車輛、藥品、物資等搶險救災物品的供應。
(責任領導:吳浩;責任人:吳浩:公車管理科全體人員)
善後處理:由程家昌副局長、陳林副局長統籌做好各類善後工作,恢復正常工作秩序。
二、上報流程
(壹)、地震災害發生後,如有人員受傷,應立即組織自救或聯系急救中心搶救。
(責任領導:楊玉紅;責任人:唐輝)。
(二)、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立即向市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報告人員、財產損失和受災情況。
(責任領導:鄭剛)。
(三)、工作組按照預案規定的職責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總負責人:程家昌;責任人:全體幹部職工)。
三、應急響應程序:
(壹)、臨震應急響應:
上震、臨震預警後,地震應急領導小組及各工作小組立即進入應急狀態,啟動應急預案,全面組織抗震工作。
1、信息通信組公布並公開應急聯系電話,關註相關預警信息,發布相關消息。
(責任領導:謝守文,責任人:謝守文:綜合人事科全體人員)。
2、停止室內壹切活動,迅速將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
(責任領導:朱成文:朱成文,責任人:服務保障科全體人員、安全保衛部分人員)。
3、搶險救災組檢查、消除各類建築物、場所的安全隱患;封鎖、封閉危險場所;切斷供電、供氣、供水系統。
(責任領導:王勇:責任領導:王勇;責任人:物業管理科全體人員物業管理科全體人員)。
4、物資保障組對應急物資、工具、用品(如車輛、雨具、手電筒、繩索、鐵絲、鐵鍬、食品、藥品等)進行詳細檢查,確保準備充分,性能良好。
(責任領導:吳浩;責任人:全體人員:吳浩;責任人:公車管理科全體人員)。
5、警戒保衛組及時發布緊急警報,警戒巡邏,維護機關秩序。
(責任領導:程勇:程勇;責任人:安全保衛科全體人員)。
(二)、震後應急處置:
1、領導小組立即研究部署抗震救災工作和應急措施,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迅速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2、醫療救護組對傷員進行搶救和處置,必要時將受傷人員轉送醫院進行搶救。並及時報告、通知有關部門和人員。
3、警戒保衛組設立警戒區域,加強值班和巡邏,加強對重要設施、重要物品的保護,維護機關秩序。
4、物資保障組迅速組織救災資金,確保及時到位。
5、搶險救災組對受損房屋及相關設施進行緊急搶修。
6、醫療救護組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發生。
7、工作組立即檢查、核實受災情況,統計、匯總有關信息,並迅速向局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報告。
8、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向市應急辦就損失大小、困難程度、救災情況等分別核實登記,迅速、如實上報災情。
(四)做好善後處理工作:
善後處理組要做好相關善後處理工作,盡快恢復機關辦公正常秩序。
行政事業單位地震應急預案 2
地震災害是人類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之壹,其突發性、破壞性強,對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構成極大威脅。為確保破壞性地震臨界預警及時發布,迅速全面做好抗震救災各項準備工作和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高效有序的應急自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減少人員傷亡,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預案。
壹、總則
(壹)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和國防減災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
(二)本預案適用於處置市行政辦公中心在發生或可能發生地震災害時的應急處置活動。
(三)工作原則
預防和處置市行政辦公中心突發地震事件應堅持 "誰主管、誰負責 "和 "內緊外松 "的原則,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布置、及時處理。預防和處置辦公中心突發地震事件要抓好三個環節。壹是震前,要立足預防,加強宣傳,及時演練,提高防範措施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應急處置水平;二是震後,要快速反應,緊急疏散,註意方法,果斷處置,並向市地震局和市政府應急辦報告;三是地震平息後,要全面排查,妥善安置,加強協調,積極做好市行政辦公中心秩序恢復工作。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壹)成立市局地震應急指揮部,由市局局長任總指揮,市局分管副局長任副總指揮,市局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
指揮部主要職責:根據市行政辦公中心震情,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統壹指揮和緊急組織險情防範搶險、搶修排除、醫療救護、防災抗災等工作;落實市政府下達的其他任務。
(二)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市政管理局防保科,防保科科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市市政管理局各職能科室負責人為辦公室成員。
辦公室主要職責:督促、檢查市局各職能科室地震事件應急準備工作的落實情況;協調市行政辦公中心應急保障部門為應急響應提供通信、公共****、設施、醫療衛生、物資能源、安全維護等方面的保障工作;負責市行政辦公中心地震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做好地震事件的調查、監測和預防工作;做好信息溝通、監測和預防工作。並負責市行政辦公中心地震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工作;做好地震事件的調查、監測和預防工作;做好信息報送、聯絡等日常工作。
(三)指揮部下設若幹應急工作組,其組成及主要職責:
1、能源供應應急救援組。由市政管理局牽頭,局房管科、保衛科、房管處維修中心等部門組成。
主要職責:及時組織能源供應單位技術人員正確判斷能源供應信息,調查核實能源供應情況;及時提供各類能源或必要設備,保障市行政辦公中心正常運行;對已經發生或可能導致能源供應的隱患及時處理,確保市行政辦公中心運行萬無壹失。
2、設備故障應急搶修組。由市政管理局牽頭,房管局、房管處、維修中心、水、電、氣、空調、電梯等設備供應商、安裝單位組成。
主要職責:立即啟用相應的設施設備備用設備,確保市行政辦公中心正常運行;及時組織水、電、氣、空調、電梯等設施設備供應商、安裝單位的技術人員和市房管局技術攻關小組成員對設施設備的故障原因進行分析、診斷和搶修,並盡快恢復設施設備的正常運行。
3、衛生應急救援組。由市管局牽頭,局機關綜合科、機關醫務室等單位組成。
主要職責:配備相應的醫療急救藥品、技術、設備和人員;接到求助報告後,應立即組織急救隊伍,緊急搶救病人;定期檢查、監測市行政辦公中心的飲用水源、食品衛生等情況,做到防患於未然。
4、消防安全應急搶險救援組。由市政管理局牽頭,安監局、萬都物業、房管分局維修中心等部門組成。
主要職責: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組織人員采取防災搶險應急行動;轉移受災害威脅的人員和物資,情況緊急時,強行組織人員疏散避災。
三、落實應急行動
(壹)常態抗震救災工作
每年年初制定抗震救災預案,安排部署全年的防震知識宣傳工作,組織機關幹部進行抗震救災的普及和演練,切實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安全意識。
(二)臨界地震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臨界地震預警後,局應急指揮部立即進入緊急狀態,召開會議,宣布臨界地震預警期,布置防震工作,全局幹部職工做好地震應急準備。將工作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同時,保證通訊暢通,提出救援請求,並隨時向上級部門報告救援工作情況。
(三)震後應急響應
1、無論是否有預警、報警,在所轄區域發生破壞性地震後,應急指揮部成員立即趕赴本級指揮所,救援隊伍必須在震後半小時內集結在本單位待命。
2、局指揮部在上級統壹指揮下,迅速組織機關工作人員撤離。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辦公樓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應急照明除外),防止震後滋生其他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援工作,及時轉移受傷人員並送附近救助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施設備、重要物品的搶救和保護,加強機關院落的值班和巡邏,嚴防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3、積極做好廣大幹部職工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迅速恢復工作秩序,全力維護機關安全穩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市行政辦公中心的受災情況,及時匯總上報。
(四)獎勵與責任追究制度
破壞性地震發生後,局地震應急指揮部要依法對地震預案的實施情況進行事後調查。對因領導不力、措施不到位、制度不堅持、工作推諉扯皮、應急處置不當,造成工作停滯和嚴重後果的,將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
四、附則
(壹)本預案與市行政辦公中心各類應急預案掛鉤實施。
(二)本預案由市行政辦公中心地震應急指揮部負責解釋。
(三)對本預案實施中發現的問題,市局地震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適時進行修訂。
(四)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行政單位地震應急預案 3
為使全市商務系統在破壞性地震突發事件中,高效、有序地開展應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制定本預案。
壹、總則
(壹)編制目的
制定本預案的目的是對破壞性地震事件進行有效預防、及時應對,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率,有序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和災後安置,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
(二)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和國防震減災法》、《安徽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安徽省防震減災條例》等法律法規、"安徽省地震應急預案"、"淮南市地震應急預案"、"淮南市地震應急預案"、"淮南市地震應急預案"、"淮南市地震應急預案"、"淮南市地震應急預案"、"淮南市地震應急預案"、"淮南市地震應急預案"、"淮南市地震應急預案"、"淮南市地震應急預案"。安徽省、淮南市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三)工作原則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的統壹協調下,實行震防工作統壹領導、分級負責、協調壹致、應急處置、資源(人力、物力)整合、信息**** 享、服從大局的原則。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為切實加強領導,及時處置破壞性地震應急工作,成立淮南市商務局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壹)組成人員
組長:梁光賢(局黨委書記、局長)
副組長:李繼元(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朱建華(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褚克勤(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王瑞傑(局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為切實加強對 "兩學壹做 "學習教育的組織領導,確保 "兩學壹做 "學習教育取得實效,經研究,決定成立市商務局 "兩學壹做 "學習教育領導小組。
委員:市商務局安委會成員
(二)主要職責
1、負責地震應急工作的統壹領導,在淮南市人民政府發布破壞性地震臨震預警後,立即啟動預案並開展工作;
2、指揮協調局各科室、局屬各單位落實地震應急預案,開展應急響應和處置工作;
3、迅速了解、收集和匯總地震災情,及時向市地震應急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報告;
4、組織本系統幹部職工開展自救互救;
5、負責市場監測,加強對商品流向的預測和監測,確保全市商品供應;
6、完成市地震應急領導小組(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地震應急工作任務。
(三)下設機構及職責
1、綜合協調組
組長:朱克勤 市商務局副局長
成員:李超市局長:李超市 市商務局辦公室主任
主要職責:負責本預案的制定、修訂和日常工作,組織協調各組搶險救災工作,收集匯總上報搶險進展情況,主要職責:負責本預案的制定、修訂和日常工作,組織協調指導各組搶險救災工作,收集匯總上報搶險進展情況。負責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事項。
2、應急疏散組
組長:朱建華:朱建華 市商務局副局長
副組長:朱建華:祁玉懷 市商務局公平交易與安全保衛科科長
主要職責:按照上級和局地震應急領導小組的`命令,組織協調本部門迅速趕赴災區,撲滅相關區域的火災,及時切斷電源,避免次生損失。避免次生災害。負責本單位人員疏散和物資轉移,貴重票據和貴重物品的保護和搶救,並對疏散區域進行安全管理和現場保護。
3、物資供應組(社會救災任務)
組長:李繼元 市商務局副局長
成員:李有柱 市商務局副局長:李有柱 市商務局流通管理科科長
主要職責:負責組織救災物資供應,承擔全市相應的物資保障任務。按照上級命令,維護市場秩序,統壹組織、調配救援所需的油料、照明、衣物、食品、炊事用品、防寒防曬等生活必需品。
4、應急救援組
組長:王瑞傑:王瑞傑 市商務局紀委書記
成員:王瑞傑、王瑞傑、王瑞傑、王瑞傑、王瑞傑、王瑞傑、王瑞傑、王瑞傑、王瑞傑、王瑞傑:段順昌 市商務局監察室
主要職責: 1.負責現場人員傷亡的搶救工作,以最快的時間將傷員送往醫院進行緊急救治,將人員傷亡降到最低限度。
5、善後處理組
組長:張繼新:常繼新 市商務局副調研員
成員:劉寶 市商務局副局長:劉 寶 市商務局計財科
主要職責:積極做好善後工作,對因災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物資損失情況進行登記,並與民政局等有關部門聯系,做好善後救助和人員安撫工作。
三、地震災害事件分級和權限劃分
(壹)地震災害事件分級
根據地震烈度及其災害程度,將地震災害事件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壹般四級,作為地震應急分級和權限劃分的依據:
1、特別重大地震災害
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或直接經濟損失占全市上年國內生產總值1%以上。
當我市發生6.0級以上地震(M≥6.0)時,初步判斷為特別重大地震災害。
2、重大地震災害
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地震災害。
當我市發生5.0級以上、6.0級以下(5.0≤M <6.0)地震時,初判為較大地震災害。
3、較大地震災害
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造成較重經濟損失的地震災害。
當我市發生4.0級以上、5.0級以下(4.0≤M <5.0)地震時,初判為較大地震災害。
4、壹般地震災害
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造成壹定經濟損失的地震災害。
當我市發生3.5級以上、4.0級以下(3.5≤M<4.0)地震,可能造成較大社會影響時,初判為壹般地震災害。
(二)分類響應
按照地震災害分級,地震災害應急響應分為Ⅰ級、Ⅱ級、Ⅲ級和Ⅳ級。
按照地震災害分級,地震災害應急響應分為Ⅰ級、Ⅱ級、Ⅲ級和Ⅳ級。
應對特別重大、重大地震災害,市指揮部啟動Ⅰ、Ⅱ級響應,分別在省抗震救災指揮部的統壹領導、指揮下,領導和組織實施抗震救災工作。
為應對較大地震災害,市指揮部啟動Ⅲ級響應,統壹領導、指揮和協調抗震救災工作。市指揮部根據需要,報請省抗震救災指揮部協調省有關部門給予支援。
應對壹般地震災害,市指揮部啟動Ⅳ級響應,由災區縣(區)抗震救災指揮部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的抗震救災工作。市指揮部視情況對受災縣(區)進行支援,派出工作組赴災區協助抗震救災工作。
四、應急響應措施
(壹)臨震應急響應
1、在淮南市人民政府發布破壞性地震臨震預警後,市商務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實行24小時應急值班制度,各組按分工開展工作。
2、督促檢查搶險救災準備工作。
3、收集宏觀異常情況並對口上報。
4、對辦公樓水、電等設施進行檢查,做好搶修準備。
5、物資供應組立即協調有關企業準備救災物資和運輸車輛,24小時待命。
6、組織開展地震應急宣傳教育活動。
7、及時宣傳、引導、平息地震謠傳或誤傳。
(二)震後應急處置工作
1、震後30分鐘內,局地震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及下屬企業負責人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各自的指揮位置,並開展應急隊伍集合,了解各自災情,隨時向領導小組報告。
2、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震後60分鐘內召開領導小組成員緊急會議,具體分工,並通知有關部門。
3、震後3小時內,領導小組緊急部署抗震救災工作,下達調動救援隊伍指令。
五、應急保障措施
1、接到地震臨震預警後,物資供應組應第壹時間組織好食品、帳篷、防暑降溫等物資,由辦公室統壹發放到科室和個人。
2、根據市地震應急領導小組和市防震減災指揮部辦公室的要求,協調商貿企業生活必需品的調配,指定重點企業承擔生活必需品和方便食品的供應任務,儲備、調配方便食品和災後生活物資。
3、組織對商貿企業受損情況進行核查,指導受災商貿企業開展生產自救,恢復災區市場秩序。
4、地震期間,實行24小時值班,利用手機、固定電話、互聯網等設施進行聯系。通訊設備損壞無法聯系時,由辦公室派專人負責聯系。
六、其他事項
本預案適用於全市商務系統震後應急處置工作。
各應急工作組要根據本預案的職責,修訂完善各自的應急預案。
市商務局機關要高度重視地震突發事件的預防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健全救援隊伍,備足應急物資,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突發事件發生後,各科室負責人必須堅守崗位,認真履行職責,不得擅離職守,玩忽職守。給國家和社會公**** 利益造成損失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對在搶險救災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應給予壹定獎勵。
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