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美元霸權岌岌可危!數萬億美元美債即將到期,誰將是下壹個接盤俠?

美元霸權岌岌可危!數萬億美元美債即將到期,誰將是下壹個接盤俠?

6月23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美國國會必須在7月底前提高或暫停美國債務限額,否則部分債務將在8月違約。

壹直以來由於美國掐住了其他國家的經濟命脈,美元的地位受到了挑戰,歐洲國家早就在加速 "去美元化",堅持本幣結算,美元的霸權地位受到了挑戰,俄羅斯、法國和德國都不得不大量拋售美債,面對岌岌可危的美元霸權,拜登政府又該何去何從呢?

拜登的辦法很直接,要麽大量發行美債讓其購買,要麽大量印鈔,二者環環相扣。目前美債規模已達28.4萬億美元,不得不讓其他國家膽戰心驚,更何況在疫情流行的當下各個國家的情況都不容樂觀,各自都有自己的爛攤子要處理,即使有哪個國家願意伸出援手,也沒有這個能力。

此外,各國對於美國的財政稅收也是心知肚明,2020年美國的財政稅收為7.3萬億美元,而現在由於債務高達7.7萬億美元,從目前美國國內的經濟情況看來,2021年的財政稅收情況不壹定比得上2020年,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美國的債務雪球只會越滾越大。

對於這個 "無底洞",債務國紛紛拋售美元選擇獨善其身,尤其是俄羅斯、伊朗首當其沖。早在2018年,俄羅斯就拋售了487億美元美債,經過陸續清算,所持美債不足40億美元,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還建立了金融信息報送系統。

正是為了對抗美國主導的國際貿易結算體系的迅猛,美元結算方式已不是唯壹選擇,隨著歐洲等國陸續接入俄羅斯金融信息傳輸系統,將加速 "去美元化 "進程。

飽受美國制裁之苦的伊朗早已徹底走上了 "去美元化 "的道路,與我國簽訂了為期25年的 "中伊協議",人民幣成為石油貿易的主要結算方式,美元的地位被進壹步動搖。

在各國紛紛拋售美債時,日本卻反其道而行之,選擇增持美債。據美國財政部統計,日本仍是美債最大持有國,僅在4月份就增持364億美元至1.227萬億美元,位居美債持有國榜首。

物極必反,日本此時為美國站臺,無非是想在政治和經濟上獲得既得利益,當我們看到菅直人出席G7峰會時站在合影的第二排時,壹切就不言而喻了。

即便這次日本選擇了替美國打掩護,但又能解決多少燃眉之急,受疫情影響,日本經濟出現負增長,加之消費市場狹窄,從長遠來看,日本不可能完全替美國托盤。

對此,拜登早就有所察覺,要麽是如何在G7峰會上提出 "回到壹個更美好的世界 "的方案?就目前美國的經濟形勢而言,這無異於給歐洲國家畫了壹個大餅。

拜登認為,該計劃旨在滿足中低收入國家巨大的基礎設施需求。也就是說,拜登是想通過大搞基建拉動內需,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以此來緩沖國內通脹,但別忘了,這個計劃需要40萬億美元,要不怎麽說拜登給歐洲畫了個大餅呢?這也許是繼續印鈔的壹個好理由。

早在3月份,拜登上臺就推出了 "壹攬子計劃",無論是大搞基建還是經濟刺激計劃,總結起來壹句話就是不斷印鈔,自3月份以來,壹****,推出了5萬億財政刺激計劃,壹年累計放水10萬億美元。

拜登這麽壹折騰下來,立刻引起了國內通貨膨脹,從4月份4.2%的通脹率壹路飆升,短短壹個月,到5月份就高達5%,而美國國債直接把美國推到了28.4萬億美元的歷史高位,美國民眾的生活成本大大增加,肉、蛋等奶制品,各種生活用品紛紛漲價。

更重要的是,美國的通脹還導致全球大宗物品價格上漲,鐵礦石、石油、紙漿等原材料漲幅超過50%,下遊產業鏈只能跟著漲價,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又出口到世界各國,最終為普通民眾埋單。

在全球經濟壹體化的進程中,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都會受到美國通脹的影響,輸入性通脹蔓延到歐洲、日本、中國等國家,都是美國的恩賜,更重要的是拜登政府還沒有收手,為了填窟窿,只能拆東墻補西墻,靠拋售美債茍延殘喘。

欠的錢總是要還的,而美國又沒有償還能力,只能加緊印鈔,無形中形成惡性循環,這樣不僅美債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反而壹直超發鈔票加劇國內通貨膨脹。

美國國債導致財政壓力越來越大,於是財長耶倫忍不住呼籲國會取消限額,其實類似美國財長這樣的呼籲,對於各國來說早已見怪不怪。

每當美國面臨資不抵債時,美國財政部長就會第壹個站出來,故意制造煙霧彈,就是要為美國提高債務上限找借口。自1960年以來,美國債務上限已經上調了78次,最近壹次是在2019年,平均每8個月就會上調壹次,這次耶倫喊話只是壹個 "習慣劇本"。

那麽美國國債會違約嗎?答案是基本不可能,美國深知美元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其稱霸世界的基石,也是扼住別國經濟命脈的重要手段。違約除了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沖擊外,美元還將出現信任危機,美國的信譽將大打折扣,建立美元霸權的布倫頓森林體系也將付諸東流。

要知道,美元之所以在世界上占據霸主地位,是美國政府靠拳頭打下來的,在阿富汗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前後,好不容易把中東啃下來,和沙特達成了石油貿易協定,美元成了全球貿易的主要結算手段,拜登政府就不敢葬送這個 "好基業",也背負不起過去罪魁禍首的罵名。拜登政府不敢葬送 "良好基礎",也擔不起千古罪人的罵名。

如果美元霸權受到挑戰,地位下降,美國在意識形態上就會發生轉變,那麽,就會揮舞制裁大棒,對外貿易提高進口關稅,其實,美國已經在這麽做了,或者說壹開始美國就在千方百計如何阻礙北溪2號項目。

"盟友 "北約、歐盟早就看美國的臉色行事,現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對於美國下達的指令不再言聽計從,盡管美國壹再插手 "中歐協議",法國和德國依然有自己堅定的立場,"中歐協議 "只是暫時中止,壹定會有壹個結果。

那麽讓我們回到問題的起點,美債到底會不會違約?目前看來,美元仍是全球貿易結算的主要方式,大宗商品石油、鐵礦石、木漿原料、大豆的貿易結算仍以美元為主,美國在定價上仍有壹定的話語權。

無外乎各國持有的外匯儲備仍以美元為主,本幣與美元掛鉤,匯率波動受美元升值、貶值的影響牽壹發而動全身,美國心裏有數。

另壹個是美聯儲掌握著美元印鈔權,無論是面對大量美債,美聯儲將如何首當其沖成為最大的 "接盤俠"?美聯儲目前持有高達26萬億美元的美債,主席鮑威爾也曾公開表示 "我們將動用壹切可用工具幫助美國重振經濟"。

於是,他們推出了 "零利率+量化寬松 "政策,說白了,"量化寬松 "政策指的不就是加印鈔票嗎?美聯儲現在已經是窮途末路,只能通過增印鈔票來讓美元和美債貶值,從而以極小的代價從市場上吸納美債。

這說明美國只從自身考慮,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處處奉行 "美國優先 "政策,根本沒有把美債持有者考慮在內。當前美債貶值,那麽美債持有者和投資者,手裏豈不是壹堆廢紙?美國還在通過大放水,大量發行美債再向全球薅羊毛。

這是美國壹貫的老把戲,市場上流通的錢多了就加息、增稅、發國債,市場上流通的錢緊了就降息、印鈔票。所有這些都是為了確保美國經濟平穩運行,確保美元在世界上的主導地位。

無論美聯儲選擇加息還是降息,都將不可避免地引起美國股市、房地產市場的震蕩,便宜的還是華爾街的資本大鱷。要知道美國低端制造業的放棄,經濟的繁榮只會體現在股市、房地產業上,雖然牛市也只是泡沫經濟。

美國的富人層深知這壹點,他們將大量資產轉移出美國,大企業、有錢的投資者更願意選擇在海外投資設廠,無論是拜登還是壹直叫囂要給企業、富人層加稅的?計劃將21%的稅率提高到28%,還主張歐盟建立 "最低企業稅 "標準,以防止美國本土企業逃離美國。

作為美債最大的 "接盤俠",美聯儲仍在釋放加息煙霧彈,態度搖擺不定,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只是表示將在2022年底前加息,但具體時間仍不得而知。就在美聯儲猶豫不決之際,部分國家已經吃了教訓,率先開啟加息潮,俄羅斯、巴西等國率先上調本國基準利率。

可以說,美國現在是騎虎難下,無限印鈔造成的通脹是美國自己造成的,最終必將扭轉美元的霸權地位,只能自食惡果。面對美元霸權的逐漸衰落和美債即將到期,拜登還向民眾喊話,"通脹只是暫時的,美國經濟終將重振雄風"。這恐怕只是拜登的壹廂情願。

從草草結束的G7峰會和沒有實質性進展的美俄會晤可以看出拜登是多麽無奈,畢竟沒錢誰還願意跟妳談,誰還會聽美國發號施令。歐洲17國加速 "去美元化 "進程,全球央行不同程度地紛紛拋售美債,無疑使美元霸權岌岌可危,沒有哪個國家甘願做美國的白眼狼,更不願意成為 "接盤俠"。

無限制的量化寬松政策成了美國最後的救命稻草,美聯儲和手握巨資的幸運投資者成了美債的 "接盤俠"。

  • 上一篇:有沒有以狐仙或者狐妖為主人公的言情小說?男主角要麽腹黑,要麽忠誠,要麽可愛(有壹個就夠了)
  • 下一篇:防震減災知識問答 (2)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