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茯苓的藥用價值

茯苓的藥用價值

藥材別名 朱苓、栝蔞零、澤瀉豬糞、栝蔞根、司馬彪、曼陀羅苓、地烏頭、野豬食、豬糞苓、豬茯苓、野豬糞

藥材基源:挖去泥沙,曬幹而成

性味:味甘、淡,性平。(1)《本經》:味甘,平。藥性論》:微熱。李杲》:味淡甘,平。

歸經:入心、脾、胃、肺、腎經。

①《湯液本草》:入足太陽、少陰經。藥物》:入脾膀胱經。(本草經疏》:入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

功效:利水滲濕。主治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病、白帶。

註意:無水濕者忌服。 茯苓是我國常用的菌類藥材,已有2000多年的藥用歷史,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多孔菌(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ies)的幹燥菌絲體,收載於1990年版《中華人民***和國家藥典》。

豬苓在中國的應用歷史悠久。早在《莊子》壹書中就命名為 "豕零"。 本草經集註》記載:"楓樹苓,其皮黑如塊如豬屎,故名。肉白而實者良,用之去黑皮"。本草衍義》記載:"茯苓,功能水靈,久服必損腎氣,昏亂入目。"本草求真》:"茯苓,凡四苓、五苓等方,並皆用此,雖性類澤瀉,同入膀胱腎經,以清熱利濕,行竅利膈,然水消脾必燥,水盡氣必消。"(常用中草藥)春秋兩季采收,以休眠期采收為好,壹般在10月底至翌年4月初采收。采收時輕挖輕放,取出色黑質硬的仁為商品。色淡、體軟的為種苓繼續栽培,連續使用3代後,其生長應更換新的野生幼苓種。采收後,除去沙土等雜物,在陽光下曬幹。

目前,茯苓的室內栽培處於試驗階段,尚未應用於生產,方法略。(常用中草藥)茯苓壹般用麻袋包裝,每袋30公斤左右,貯存於倉庫幹燥陰涼處,溫度30攝氏度以下,相對濕度65-70%。商品安全水 10-13%。

本品黴變較少,為害倉鼠發現有胸角金龜子、草履蟲、毛薪金龜子、九節胸角金龜子、銹紅扁谷蠹等。蟲害商品泡沫輕,偶見黴斑。

貯藏期間,應保持整齊衛生,高溫季節前,進行環境消毒,減少汙染源。有條件的地方密封充氮,使貯藏空間保持10%-15%,二氧化碳15%左右,以利保存。發現黴變、蟲蛀,及時晾曬;嚴重的用磷化鋁、溴甲烷等熏蒸。(常用中草藥) 茯苓呈條狀、圓形或扁塊狀,有的有分枝,長 5-25 厘米,直徑 2-6 厘米。質輕、堅硬,略呈顆粒狀。表面呈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有皺紋或瘤狀突起,橫截面呈白色或黃白色。氣微,味淡。

規格:

混級,幹品,以表面黑色,實體大者為佳。(常用中藥材)來源:本品為多孔菌科植物傘形多孔菌(Pers. Fries)的幹燥菌絲體。春秋兩季采收,除去泥沙,曬幹。

性狀:本品呈條形、圓形或扁塊狀,有的有分枝,長5-25cm,直徑2-6cm,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有皺紋或疣狀突起。質地輕而硬,斷面呈白色或黃白色,略呈顆粒狀。有輕微的氣味和味道。

鑒別:

(1)本品切面:所有菌絲緊密交織。外層厚27-54μm,菌絲褐色,不易分離;內部菌絲無色,彎曲,直徑2-10μm,有的可見橫隔,分枝或結節狀膨大。菌絲間有大量草酸鈣方晶,多呈方形八面體狀、規則雙錐八面體狀或不規則多面體狀,直徑 3-60μm,長可達 68μm,有時數個晶體集合在壹起。

(2)取粉末 1 克,加甲醇 20 毫升,超聲處理 30 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取麥角甾醇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 毫升含 1 毫克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 20 μl,對照品溶液 4 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 G 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 2%香草醛硫酸溶液,於 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在供試品色譜圖中,在與對照品色譜圖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水分不得超過 14.0%(附錄九 H 第壹法)。

總灰分不得超過 12.0%(附錄 IX K)。

酸不溶灰分不得超過 5.0%(附錄 IX K)。

炮制:除去雜質,浸泡,洗凈,潤透,切厚片,曬幹。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腎、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利水滲濕。用於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病、白帶。

用法與用量:6-12克。

貯藏:置於通風幹燥處。

  • 上一篇:招工啟事怎麽寫?
  • 下一篇:寵物片有哪些種類?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