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 "理性思維"?
理性思維
理性思維是壹種具有明確的思維方向,有充分的思維依據,能對事物或問題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的壹種思維方式。簡單地說,理性思維就是壹種建立在證據和邏輯推理基礎上的思維方式。
理性思維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式,是把握客觀事物本質和活動規律的能力。理性思維能力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所有能力之母。
理性思維的例子:
我買了桔子吃,但味道不好,沒有甜味感,於是我去找原因,發現只有少數的桔子如我買的那壹個,但不能因此給桔子的質量定性。
02
壹般來說,理性思維包括三種形式:
1.概念:人們在實踐中對客觀事物的感性認識大量積累的基礎上,抓住事物的本質屬性,即抽出事物的本質、整體和內在聯系,用壹定的物質外殼詞語把它標示出來,從而產生概念(以歸納、概括為);
2.判斷:判斷是概念的擴充,是對事物的內部聯系作出肯定和否定論斷的思維形式。(以判斷的性質為手段);
3、推理:推理是從已知判斷推出新判斷的思維形式。它反映了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以內在聯系推斷發展趨勢為手段);
03
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的關系:
感性思維是指人們在實踐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各種感官所產生的感覺,在頭腦中產生大量的印象,對各種事物的表面現象有壹個初步的認識。它只是反映了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系,還沒有達到事物的本質和內部聯系。
在感性思維的基礎上,經過思維的作用,豐富對材料的感受,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轉化過程的產生,就會產生躍進到概念、判斷、推理階段的反映事物本質和內在聯系的理性思維。
理性思維是與感性思維相對應的思維模式,是壹種排除個人感情和喜好幹擾,以事實和邏輯為依據,有利於增強***識,做出正確判斷和明智決策的思維模式。
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在本質上是不同的,但二者又是相互貫通的,是在實踐基礎上聯系在壹起的。理性思維必須依賴感性思維,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感性思維必須發展為理性思維,才能更深刻、更正確、更全面地反映客觀事物。
04
提高理性思維的方法
多看推理電視劇
推理就是邏輯思維,推理能力的提高也能帶來邏輯思維的提高,所以看壹些如柯南、狄仁傑等有利於邏輯思維提高的電視劇,看的時候不要只等結果,要自己用心推理壹番。
多做壹些邏輯性強的遊戲或題目
多做壹些邏輯性強的項目,有助於提高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不要怕難,盡量想出答案,實在想不出答案可以看看答案,但看完答案後要對答案的解題思路有所了解,實在不懂可以問別人。
多思考
多思考是壹種良好的行為習慣,這種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僅可以提高壹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且有利於壹個人更好地適應社會、了解社會,也有利於壹個人更好地在社會中生存。
手寫筆記
保持手寫筆記的良好習慣,堅持每天手寫筆記 10-20 分鐘。在手寫筆記的過程中,思維和情緒會迅速得到整理和清晰。
如何做壹個理性的人?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研究行為經濟學的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
這個消息讓我激動不已。因為行為經濟學是我近年來特別感興趣的壹個領域。
因此,我想用今天這篇文章來告訴大家:什麽是行為經濟學,它到底研究什麽。
盡管互聯網上的信息已經鋪天蓋地,但這篇文章還是不得不寫。
希望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從而加深您對這壹主題的理解。
要理解行為經濟學,您必須從 "理性人 "假設開始。
什麽是 "理性人 "假設?
1776 年,英國人亞當-斯密出版了他的巨著《國富論》。他在書中寫道:
我們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飲料並非來自屠夫、釀酒師和面包師的恩賜,而是來自他們自私自利的意圖。我們說的話不是為了喚起他們的利他之心,而是為了喚起他們的利己之心;我們說的不是我們自己的需要,而是對他們有益的東西。
簡而言之。他的觀點可以概括如下:我們根據自己的需要采取對自己有利的行動,客觀上促進了整個市場和社會秩序的形成。
面包師做面包,是因為他需要用面包換錢;我們買面包,是因為我們需要錢來買面包。
因此,"購買面包 "這壹行為對我們和面包師都有利。雙方都從這壹交易行為中受益。
這就是整個市場經濟的基本邏輯。
亞當-斯密之前的經濟學思想是什麽?是重商主義。當時,研究的重點是各國如何控制對外貿易,如何進行殖民掠奪,如何通過關稅實現順差,從而增加本國的財富(即金銀)積累。簡而言之,這是壹場零和遊戲。
為什麽是零和博弈?在國家間的貿易中,有收益也有損失。壹個國家實現了順差(即出口多於進口),另壹個國家必然是逆差。壹個國家富裕了,必然會給其他國家帶來貧困。總體而言,整個社會的福利狀況是不變的。
但隨著 1760 年英國工業革命的興起,對自由貿易和分工的需求變得迫切起來。此時,傳統的重商主義已不再適用。整個社會需要壹種新的理論來說明它們應該如何運作和行動。
於是,亞當-斯密出現了。
亞當-斯密認為,政府不需要幹預市場,只要市場的所有參與者都按照自己的需求行事,市場效率就會達到最佳狀態。所有人的狀況都能得到改善。
這背後的原理是什麽?
他稱之為 "經濟人 "假設。
他認為,人都是逐利的,都會走 "利益最大化 "的道路。如果我更需要面包而不是錢,我就會用錢去買面包;如果面包師更需要錢,他就會用面包去賣錢。
這壹假設在後世經過西尼爾、約翰-密爾、帕累托等壹系列大師的完善,被發揚光大,成為 "理性人假設"。它也成為古典經濟學的根基。
簡而言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理性人假設"。
1.人們對所面臨的壹系列選擇有足夠的信息和穩定的偏好。
2.
3. 人們會選擇效用值最高的選項。
這其中的 "合理性 "體現在哪裏?在第二點。
也就是說,傳統的假設是,如果壹個人是理性的,那麽他的 "主觀效用 "壹定是正確、穩定和客觀的--他壹定不會覺得 50 美元比 100 美元更好。
在 20 世紀中期之前,這壹理論似乎是正確的。
20世紀發生了什麽?心理學發展勢頭強勁。
認知心理學尤其蓬勃發展,它將人類的認知過程展現得淋漓盡致。
人們開始意識到,我們的思維過程實際上是有據可查的。我們對事物的判斷和決定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麽準確。
簡而言之,理性人的傳統假設就像牛頓第壹定律。而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就好比人們發現了摩擦力的存在。
說到這裏,該提到壹位重量級人物了:
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塔勒(Richard Thaler)的好友和老師。
如果說行為經濟學中有亞當-斯密式的人物,那無疑就是丹尼爾-卡尼曼。
可以說,盡管行為經濟學早在 20 世紀上半葉就已成為許多研究的主題,但直到卡尼曼的論文橫空出世,這門學科才最終確立。
那麽丹尼爾-卡尼曼做了什麽呢?
1979年,他和特沃斯基壹起發表了壹篇論文,介紹了 "前景理論"。
這壹理論總結了 20 世紀心理學的應用,是對 "完全理性的人 "這壹傳統假設的重大修正。
它認為,人們在分析預期效用和做出決策時,會受到許多心理因素的影響。這些心理因素導致我們做出許多 "看似非理性 "的決定。
這與傳統假設相反。
讓我們舉壹個簡單的例子:
壹個人做著壹份他不喜歡的工作,每天盼著下班,盼著周末,薪水也不高,但他又不想跳槽,為什麽不呢?
傳統的解釋是使用效用函數來計算期望值。例如,如果他目前的薪水是 6000,而他跳槽後,薪水增加 1000 的幾率是 50%,薪水減少 2000 的幾率是 50%,那麽總的期望回報就是 50% x 1000 - 50% x 2000,結果是-500,是個負數,所以他不願意跳槽。
但是前景理論表明,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工資上漲的概率變成 80%,工資下降的概率變成 20%,總回報從-500 變成正 400,他也同樣不願意跳槽。
為什麽?因為在他的心目中,"減薪 "遠比 "漲薪 "重要。
這就是前景理論最重要的結果:損失厭惡。人們對損失的敏感度遠遠高於對收益的敏感度。
簡而言之,同樣是 100 塊錢,失去 100 塊錢和找回 100 塊錢,心情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帶來的痛苦會更強烈、更持久。
從下圖中可以看出,相同金額(X 值)的損失和收益所對應的主觀值(Y 值)是完全不同的。
那麽,為什麽人們會厭惡損失呢?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這是因為在數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失去某些東西(如受傷、失去食物、失去領地)對我們的影響比獲得某些東西更嚴重。因此,我們的大腦被塑造得對失去更加敏感。
如果您足夠敏感,您就會註意到很多文章的標題都使用了負面詞匯(失去、失業、錯過、落後 ......)來吸引您的註意力(包括我在內,捂臉)。
這背後的原理其實就是損失厭惡。
基於前景理論和損失規避,Kahneman、Thaler 和壹大批行為經濟學家提出了許多有趣的理論。
例如,這裏有兩個實驗。
第壹個實驗:經濟學家將參與者分為 AB 和 AB 兩組。他們給每個人壹個杯子,並告訴他們:這個杯子完全屬於妳們,妳們可以把它帶回家,也可以以後把它賣掉。
同時,他們給了 B 組壹筆錢,並告訴他們:妳們可以把錢帶走,也可以用這筆錢買 A 組的杯子。
A 組中願意賣的人的中位價格是 5.79 美元,而 B 組中願意買的人的中位價格是 2.25 美元。
也就是說,B 組中願意購買的人的中位價格是 2.25 美元,B 組中願意購買的人的中位價格是 2.79 美元,B 組中願意購買的人的中位價格是 2.25 美元。
也就是說,兩組人對同壹個杯子的估價結果完全不同。
擁有杯子的人認為他們的杯子更值錢。
第二個實驗與此類似:
參與者被分為三組。第壹組,每人得到壹個咖啡杯;第二組,每人得到壹塊巧克力;第三組,什麽都沒有。
然後,經濟學家分別告訴他們:第壹組的人可以選擇用杯子換巧克力,或者拿走杯子;第二組的人可以選擇用杯子換巧克力,或者不換。而第三組的人則需要在杯子和巧克力之間做出選擇,告訴實驗員他們更想要哪壹個。
讓我們從第三組開始。選擇杯子的人占 56%,選擇巧克力的人占 44%。雖然有壹定的差距,但大致可以認為,對於這些學生來說,馬克杯和巧克力的價值幾乎相當,在偏好上沒有明顯差異。
但第壹組和第二組的結果卻大相徑庭:
在第壹組中,89% 的人選擇了 "不交換",只有 11% 的人願意交換。
在第二組中,90% 的人選擇了 "不交換",只有 10% 的人願意交換。
這說明了什麽?
人們更看重 "已經擁有 "的物品。
簡而言之:人們認為自己擁有的東西價值更高。
這就是所謂的 "稟賦效應"。
"稟賦效應 "看起來很簡單--它只是 "損失厭惡 "的發展。
但我們不妨進壹步思考壹下。
讓我們來看看。
首先,要產生稟賦效應,最基本的條件就是損失厭惡,即對損失的敏感度高於對收益的敏感度,這壹點不用多說。
但這裏出現了壹個問題:
損失和收益是相對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如何定義 "損失 "和 "收益 "呢?
以實驗 1 為例,參與者得到的杯子基本上都是外來的,是實驗者贈送的。那麽為什麽會出現差距呢?
這是因為 A 組在獲得杯子後才選擇是否將其出售--他們的參照點被設定為 "我有壹個杯子,我是否願意失去它",即損失。
B 組的參考點被設定為 "我沒有杯子,我是否願意擁有它",即收益。
因此,稟賦效應開始發揮作用。
我們能從中得出什麽結論呢?
我們對事物的態度受到 "初始狀態 "的影響。初始狀態不同,我們的參照點就不同,對事物的評價也就完全不同。
從這壹推論中,另壹個有趣的原則誕生了。
請考慮以下情景:
有壹種嚴重的疾病正在威脅著 600 名居民的生命,現在有兩組人可以做出以下選擇:
A 組的人聽到了:現在有兩種措施。措施 1 可以保證救活 200 人,措施 2 有 1/3 的幾率救活 600 人,還有 2/3 的幾率壹個都救不了,妳會怎麽選?
小組 B 聽到的版本是這樣的:
有兩個措施。措施 1 會有 400 人死亡,措施 2 有 2/3 的風險是所有人都會死亡,還有 1/3 的風險是沒有人會死亡,妳會如何選擇?
我們可以壹目了然地看出,A 小組和 B 小組面臨著完全相同的選擇。措施 1 的結果是 200 人獲救,400 人死亡;措施 2 的結果是所有人存活的幾率為 1/3,所有人死亡的幾率為 2/3。
因此,我們可以預期的是,實施措施 1 和措施 2 的兩組人員所占比例應該大致相同。
如果 A 組中有 80% 的人選擇了措施 1,那麽 B 組中就應該有 80% 的人選擇措施 1。
但結果是,A 組中有很大壹部分人選擇了措施 1,而 B 組中有很大壹部分人選擇了措施 2。
這是為什麽呢?這是因為 "初始狀態 "不同。
對於小組 A 而言,兩種措施都被設定為 "獲得",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傾向於保守,也就是說,他們會選擇讓自己處於主導地位的策略。
但是,在小組 B 中,兩個衡量標準都是以 "損失 "為框架的。這時,人們的 "損失規避 "開始發揮作用--他們寧願冒更大的風險,也不願眼睜睜地看著損失白白發生。
也就是說,當我們接收到 "損失 "框架時,我們下意識的反應就是冒險。我們不想白白損失,即使風險的結果可能更糟。
這就是著名的 "框架效應"。
當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同壹事件,並向對方傳達不同的框架時,效果可能會完全不同。
理性思維的益處
毫無疑問,伊斯蘭教在人類思維和行為機制中賦予了理性巨大的作用。用《沙裏亞》中的術語來說,當理性喪失時,就沒有任何責任和義務,這足以說明這壹事實。
值得註意的是,有些人過分誇大了理性的作用,以至於讓理性來評判伊斯蘭教法;與此同時,有些人卻走向了另壹個極端,幾乎拋棄了理性的價值。
有人認為,安薩裏在哲學問題上采取了最後的立場之後,就忽視了理性的作用。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安薩裏對這壹問題的態度。
正如古爾達維博士所說: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樹立這樣壹種觀念:在伊斯蘭看來,理性與沙裏亞並不沖突;標榜自由的理性就意味著標榜信仰。
信仰與理性是不可分割的,安薩裏在這方面指出:"理性離不開經典,經典也離不開理性。主張純粹的傳統主義,完全脫離理性的人是無知者;只滿足於理性,無視經文和聖典之光的人是自欺欺人者;妳絕不能成為這兩者之壹,妳應該成為兩者的源泉。因為理性知識就像食物,而沙裏亞知識就像藥物"。
因此,安薩裏強調,理性知識與沙裏亞知識之間沒有沖突。他說:"人們壹直認為,理性知識與沙裏亞知識直接沖突,兩者互不相容。這種假設是由於視而不見--我們尋求主的保護,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
"持這種觀點的人可能會覺得《沙裏亞》知識的壹部分與另壹部分相沖突,他們沒有能力調和,因此認為這是宗教中的矛盾,他們相當困惑,很容易背叛宗教。事實上,正是因為無能才會產生 "宗教中存在矛盾 "的想法。唐!唐!"
理智是真主賦予人類的,人類可以通過觀察和思考真主的造物來認識真主。然而,理智不是無限的,也不適合理解壹切事物;有些事物是理智必須無條件接受的,是無可爭辯的事實。這些事實就是先知們的傳述。因此,安薩裏認為,理性應確認兩個事實:真主的存在和先知的神聖性。如果確認第壹個事實的方法是已知的,即通過觀察和思考真主的創造,那麽如何確認後壹個事實呢?
安薩裏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把我們帶到了這個問題的另壹面,他認為:"人被造時有身體和思想;思想指的是靈魂的真實性,它是真主的認知場所,而不是死人和牲畜 **** 所擁有的血肉之軀。身體的健康決定其幸福,身體的疾病導致其痛苦和毀滅。同樣,心也有自己的健康和健全,"只有帶著健全的心來的人"(《古蘭經》2:6:84)才會得救;同時,心也有疾病,這決定了它永久的、後世的毀滅。誠如真主所言:'他們心中有病,......'(II:10)
"對真主的無知是致命的毒藥,追隨私欲、違背真主是壹種弊病。了解真主是解毒劑,抑制私欲、服從真主是良藥。治療心臟需要壹些藥物,就像治療身體需要壹些藥物壹樣。身體的藥物是通過它們的某種特性來治病的,智者無法通過推理來理解這種特性,而只能跟隨醫生、先知,他們曾接受過這些藥物;先知們通過神聖的《古蘭經》發現了這些藥物的特性。同樣,我深信:先知們所確定的功德(伊蔔達伊)的範圍和數量,以及它產生效用的確切形式是無法通過理性來了解的,因此,模仿先知們的做法是正確的--他們是通過神藥的光芒而不是理性的作用來了解功德的特性的。
安薩裏接著總結道:"簡而言之,先知是治療心靈的醫生,而理性的效用和功能在於:讓我們認識到上述事實,相信並承認神靈;承認我們無法理解神靈所理解的東西;拉著我們的手,把我們交給神靈,就像盲人被交給向導,病人被交給富有同情心的醫生壹樣。交給富有同情心的醫生。理智的功能到此為止,除了理解醫生的囑咐之外,不能沾染其他任何東西"。
伊瑪目安薩裏以此澄清了確認聖事的問題,指出了理性的第二項任務,並用三件事說明了這項任務的範圍:第壹,認識到聖事的必要性並相信聖事;第二,理性無法理解只有通過聖事才能理解的東西;第三,服從先知並追隨他。
安薩裏以簡潔、明晰和令人信服的語氣論述了這壹主題,這是他在隱居期間奮鬥的成果。他為我們講述道:"後來,我堅持了近十年的隱居和冥想。在此期間,我獲得了無數的體驗:有時是直覺,有時是證據知識,有時是信仰愉悅,於是我確信:......"
安薩裏在這段話的最後說:"這些事情是我在隱居期間確信無疑地認知的結果。我確信無疑地認知了這些事情,就好像我親眼目睹了它們壹樣"。
安薩裏認為,將理性導向知識的接收,是將理性從各種迷信、幻想和盲從中解放出來的壹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