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喝酒,沒得過乙肝,家裏也沒有肝病史,怎麽就得了肝病?”
55歲的王女士(化名)最近被查出較為嚴重的肝損傷,有肝硬化的跡象。王女士生活比較規律,也不抽煙喝酒,這次若不是出現無力、黃疸等癥狀,根本就不會懷疑自己的肝出了問題。
在醫院檢查時,王女士由於身體不舒服,從袋子裏掏出了壹盒去痛片,打算吃兩片。醫生對她的行為感到奇怪,王女士解釋道, 這是自己30多年的習慣,只要感到身體不舒服,就吃去痛片, “每天都要吃三次,每次兩片”。
該院九病區副主任醫師 周立傑 表示,王女士的病因很可能是長期服用去痛片。人體毒素通過肝臟解毒,任何壹種藥品都帶有毒性,在長時間用藥,毒性慢慢滲透臟器,最終導致肝臟負累,形成了肝損傷。
去痛片是也叫索密痛片,有解熱、鎮痛的作用,便宜效果強,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藥品之壹。當出現牙痛、頭痛、肌肉痛時,適量服用去痛片,就能快速幫我們緩解疼痛。
小小壹片去痛片,能解決痛苦帶來的不適,這不正是患者需要的嗎?然而,這個老藥的爭議性非常大。
去痛片的爭議,主要圍繞著它所含成分中的 氨基比林 。在國外, 氨基比林很早就被壹些國家的禁止 。丹麥是最早禁止的國家,從30年代就完全禁用該藥。現行的美國藥典、歐洲藥典、日本藥局,也不再收錄氨基比林。
在我國,1982年已公布淘汰的藥品中,包含:氨基比林針劑、氨基比林片劑。但目前,我國壹些地方仍在使用部分氨基比林的復方劑, 其中就包括去痛片和酚氨咖敏顆粒。
去痛片在消化系統方面的嚴重不良反應,可引起消化道粘膜損傷和消化道出血,所以患有消化性潰瘍或出血的患者不建議服用去痛片。
去痛片僅能暫時緩解疼痛,並不能去除導致疼痛本身的病因,並且具有極強的副作用,並不適合長期服用。 服用若超過1周,應進行血常規檢查。
去痛片具體有哪些嚴重的不良反應呢?在臨床表現中,患者可能會發生下面這些情況。
1.陷入惡性循環
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因過度服用藥物導致的頭痛患者,占所有頭痛患者的5%。去痛片的作用就是緩解疼痛,當疼痛消失後,許多患者就會減弱對疼痛病因的關註,壹味地服用止痛藥,而不去治療疼痛的根本,只會讓疾病陷入惡性循環。
2.肝腎損傷
目前,去痛片中的非那西丁是壹致公認可導致腎毒性的主要成分。長期使用,可造成腎乳頭壞死,最終導致終末期腎病。
3.成癮性
人體對非那西丁、咖啡因、苯巴比妥這三個藥物依賴性極強,且藥品具有耐受性,會導致劑量的增加。當停藥後,患者可能會出現精神不振、流淚、全身酸痛、失眠等癥狀。
4.致癌性(亞硝胺)
去痛片中的氨基比林在胃酸作用下與食物發生作用,可形成致癌性亞硝基化合物,特別是亞硝胺,是壹種強致癌物,因此有潛在的致癌風險。
其實想要止痛,不壹定使用“老藥”,隨著醫學研發的進步,這些新開發的止痛藥安全性更高,效果也更好。
·布洛芬
作為非甾體抗炎藥,布洛芬多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骨關節炎等疾病。 該藥也是全世界公認的“最安全”的解熱鎮痛藥之壹 ,兒童也可以用藥。
服用布洛芬時要特別註意,作為退燒藥時僅限於短期使用, 連續使用不要超過3天 ,且不能與乙酰氨基酚同時或交替使用。另外,布洛芬需隨餐或餐後服用,12歲以上兒童及成人壹次2片。若持續疼痛或發熱,可間隔4 6小時重復用藥1次, 24小時內不超過4次 。
·對乙酰氨基酚
對乙酰氨基酚又稱撲熱息痛、泰諾林,同樣是非甾體抗炎藥,其解熱、鎮痛作用強度與布洛芬類似, 但不具有消炎作用 。
乙酰氨基酚 對胃腸副作用較少 ,對血小板、出血時間、尿酸排泄無影響,因此腸胃不好又沒有抗炎需求的患者,可以選擇對乙酰氨基酚。
對乙酰氨基酚可餐前服用,每4-6小時服壹次, 24小時內不得超過4次。
止痛藥就是壹把“雙刃劍”,在幫妳緩解疼痛的同時,也隱藏了疼痛起源的“真相”。當疼痛難耐時,我們可以選擇適量服用止痛藥, 但要徹底解決疼痛,更重要的是去醫院查明病源,這才是我們止痛的最終目的。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