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需要通知的情況越來越多。通知適用於審批轉發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隸屬的機關的公文。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三條安全生產註意事項,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關於安全生產的通知最近,我市氣溫持續偏高。為確保安全生產,保護員工健康,要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認真做好以下工作。
第壹,適當調整工作時間。各單位可根據工作實際適當調整工作班次和工作時間,可適當提前上午工作時間,推遲下午工作時間,盡量避開中午高溫工作時間,嚴格控制加班,保證員工休息。
第二,做好疾病防控。要註意預防高溫引起的各種疾病,註意衛生和居住衛生,加強食堂、宿舍等場所的消毒,改善生活環境,加強通風設施,對不適合高溫作業的員工適當調整崗位。
第三,做好防暑降溫物資的供應和發放。有關部門要組織防暑降溫物資的供應。各生產經營單位要及時、足額向員工發放防暑降溫藥品和飲料。企業生產車間應設置小型急救藥品保健箱,並供應足夠的開水和涼茶。
四、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高溫作業場所特別是重點作業場所,要在原有通風降溫條件的基礎上,進壹步加強通風降溫設施,降低作業環境溫度,確保員工有壹個安全涼爽的作業環境,防止因高溫作業發生生產安全事故。
五、加強對防暑降溫工作的領導。各級領導要深入壹線企業了解員工高溫作業情況,對重點企業、重點部門及時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和報告。
2 .各區縣安監局、衛生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總工會,各有關單位關於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為進壹步落實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衛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發布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做好高溫天氣防暑降溫工作,有效防控高溫中暑和高溫作業引發的各類事故,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安全健康權益,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壹、高度重視防暑降溫。
各區縣要高度重視高溫天氣防暑降溫和勞動保護的重要性,切實加強領導,未雨綢繆,及時對本地區的防暑降溫工作做出周密安排。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轄區工作實際,制定工作方案,狠抓責任落實,督促用人單位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防止因高溫中暑、高溫作業引發各類事故。要大力宣傳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的意義,以及預防高溫中暑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增強廣大勞動者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認真落實用人單位防暑降溫的主體責任。
用人單位應當強化防暑降溫責任意識,結合本單位經營特點,合理安排職工高溫天氣工作時間,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休息制度;加大防暑降溫投入,配備必要的通風或降溫設備,提供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和防暑降溫所需的清涼飲料和保健品,改善勞動條件和工作環境,保障勞動者身心健康。
(壹)認真落實作業時間要求
作業單位應當嚴格遵守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和氣象部門發布的天氣預報信息的要求:
1,日最高氣溫40℃以上為強高溫天氣,當日應停止室外作業;
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為中高溫天氣。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全天戶外作業時間不超過6小時,12至15高溫期間暫停戶外作業;
3.當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壹般為高溫天氣。用人單位應當采取輪班制,輪流縮短勞動者連續工作時間,不得安排戶外勞動者加班。
4、因生產工藝要求、應急救援需要,不能停止高溫作業或在高溫期不能暫停室外作業時,應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減少高溫接觸時間,並做好預防高溫中暑的應急準備工作。
(二)做好高溫津貼和防暑降溫用品的發放工作。
對從事高溫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市人力社保局、市衛生局、市安監局、市總工會《關於做好作業場所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京人社部發[20xx]166號)文件要求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每年6-8月,戶外作業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於120元;在33℃以上(含33℃)室內作業場所工作的,高溫津貼不低於每人每月90元。同時,用人單位要做好向從事高溫作業的勞動者發放防暑降溫飲料和必備藥品的工作,防暑降溫飲料和必備藥品不得沖抵高溫津貼。
三、加大對用人單位的監督檢查力度。
各區縣安監局、衛生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總工會要按照職責分工,認真做好相關工作,加強協調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工作合力。針對夏季高溫安全生產特點,加強對建築工地、露天作業場所和高溫作業用人單位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用人單位防暑降溫各項措施落實情況、高溫津貼發放情況、中暑職工工傷保險待遇情況,加強中暑職工醫療救治工作;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危害職工健康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進行查處,責令用人單位認真整改,並加強對整改情況的跟蹤檢查,確保整改措施落實到位。
6月至8月,市安監局、市衛生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總工會將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各區縣和高溫作業用人單位防暑降溫落實情況進行聯合檢查。
第四,加大宣傳培訓力度。
各區縣相關部門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宣傳手段,開展多種宣傳活動,普及防暑降溫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增強自救互救能力。各用人單位應當結合本單位高溫作業的實際情況,對勞動者進行防暑降溫和急救宣傳教育,增強高溫天氣作業時的自我勞動保護能力。
各區縣安監局、衛生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會部門於9月15前將防暑降溫工作總結報送市安監局、市衛生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工會部門。
3 .縣(區)人民政府和市直有關部門(單位)的安全生產通知:
隨著夏季和汛期高溫天氣的到來,雷電、暴雨、高溫等極端天氣頻發,季節性不安全因素逐漸增多,安全生產進入事故多發期。為切實加強20xx年夏季工業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防範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壹是提高思想認識,落實工作責任
今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壹部署,全市工業企業開展了各類安全隱患集中排查和專項整治,為工業經濟穩定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壹些企業在安全投入、管理和隱患排查等方面不到位,“三違”和文明生產差的現象依然存在。隨著夏季高溫汛期的到來,要充分認識夏季安全生產的規律和特點以及暴雨、洪水、泥石流、雷電、高溫對安全生產的不利影響,認真研究部署夏季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層層落實安全責任,認真梳理和排查安全生產薄弱環節,制定嚴密的防範措施, 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監督檢查,確保夏季各項安全生產措施的落實,促進全市工業企業安全生產形勢好轉。
二、加強隱患排查,落實防範措施。
根據夏季氣候特點,提前部署防範高溫、雷雨等惡劣天氣措施,加強高危行業安全生產,防止各類安全事故發生。
(壹)加強危險化學品行業安全工作。要加強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運輸等企業的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控和防雷設施檢查,督促企業嚴格執行各項安全技術規程和工藝要求,切實落實危險化學品裝置和管道的防爆、防雷、防泄漏等措施。
(二)加強用電安全管理。要加強企業用電安全管理,督促企業加強臨時用電設備和手持電動工具管理,開展用電安全常識教育,落實漏電保護和防雷設施安裝檢測到位,有效防範觸電事故。
(3)做好防暑降溫工作。要督促和指導企業做好高溫條件下的防暑降溫工作,特別是為露天和高溫作業的勞動者提供必要的降溫設施和清涼飲料,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有效預防中暑事故。
(4)重點防洪。要對汛期安全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安排、再落實。督促企業重點做好應急物資儲備、應急救援預案制定、演練和汛期值班安排。按照“雨前檢查、雨中檢查、雨後核實”的要求,在企業排土場、渣場、尾礦庫認真排查壩體、泄洪、滲流量隱患,嚴格監控,防止汛期泥石流等災害事故的發生。要認真檢查企業廠區、庫區、生產區,及時清理疏通排水溝渠,防止溝渠不暢影響排水,切實做好“雨季三防”,確保企業汛期安全。
(5)做好夏季消防工作。要按照國家、省、市消防工作部署,督促企業落實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十大行業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勞動密集型企業十二條規定、電氣火災專項整治活動等要求,組織開展危險化學品行業重點園區和事故高發區域消防安全風險評估,提高企業風險預判能力。督促指導勞動密集型企業、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企業建立專職消防隊和工藝處置技術隊伍,制定消防安全應急預案,落實消防安全措施,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跟蹤督促,確保隱患整改到位。
三是突出工作重點,實施安全檢查
各級各部門(單位)要在總結前期開展的安全檢查和隱患集中整治經驗的基礎上,組織開展安全生產重點行業、重點地區、重點企業的安全檢查,嚴厲查處違法行為,及時消除各類隱患。特別是對防汛、消防、防暑降溫措施落實情況,要組織開展專項安全檢查,督促企業按照“五落實”要求整改事故隱患。
市政府將組織檢查組,對各單位工業企業夏季安全生產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專項監督檢查。
第四,加強應急保障,確保信息暢通
認真貫徹“安全第壹、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不斷完善夏季預防自然災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預案,組織開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儲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設備和物資,逐級落實各項應對措施,確保各類事故得到及時有效處置。要嚴格執行值班制度,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調,確保信息暢通,及時掌握安全生產動態,及時有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
各縣(區)政府和市直各部門(單位)將10工作情況於6月10日前報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並抄送市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