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的18元行情跌至如今的6元行情,豬價跌幅超60%,養豬人的利潤也頭均2000元跌至虧損600元。而隨著豬價的大跌,市場豬肉價格也明顯下滑,北方地區已基本跌至10元左右,前後腿肉更是探底8元。
為了能帶動消費者的吃肉熱情,官方也鼓勵人們多吃肉,多買肉,但行情並沒有因此而上漲,旺季消費不旺,豬價上漲之路艱難險阻。
01、豬價“3連跌”
今年的氣溫相比往年有所偏低,很多人穿上了外套,按理說氣溫下降,豬肉行情應該會迎來壹波反彈,事實上並非如此,目前豬價反而迎來了“3連跌”。
今天生豬均價為13.79元/kg,相比上壹天跌了0.07元,如今的豬價虧損加大,壹頭豬要虧上400-500元,二次育肥虧損更大。
從東北行情來看,價格有所偏穩,主流價為12.8元/kg,市場呈現出拉鋸博弈中;華北亦是如此,行情為12.7-13.6元/kg,其價格有所穩定,主要是豬農虧損太多,不敢再加大出欄力度。而西北行情則漲跌互現,豬價為12.2-13.8元/kg。
北方行情有所穩定,漲跌不是太明顯,主要是前幾天跌幅太大,虧損增加,豬農們只好選擇惜售。而南方市場就不同了,跌幅有所增加,如西南跌了0.1-0.25元,其收購價格為12.8-13.9元/kg,除雲南外其他地方均跌超0.2元;華中行情跌了0.1-0.3元,主流價為13.8-14元/kg,其中湖南跌了0.3元。
而在華南地區,行情穩中下滑,其中廣東跌了0.2元,海南跌了0.1元,主流價為14.5-17.1元/kg,價格相比8月跌幅明顯,主要是消費需求不給力;華東行情穩中有弱,主流價為13.4-15.1元/kg,其中山東跌了0.1元,價格探底13.4元/kg,江蘇跌了0.2元,行情也跌進6元。
總體分析來看,北方的扛價情緒明顯,豬農不願意低價出欄,但屠企也不願意高價回收,畢竟市場並不缺肉。而南方的跌幅有所加大,因養豬風險加大,豬農只好加快出欄,屠企采購更為容易,再加上市場銷量不太樂觀,因此其豬價行情迎來了走跌。
02、報復性上漲失靈?
養豬人壹直盼著豬價反彈,每當節日臨近,總希望市場能借著節日的光輝迎來壹波反彈。然而,如今開學季豬價並沒有因采購量增多而上漲,大家又盼著中秋國慶銷量提升,只不過如今產能偏多,市場無法消化,因此豬價不是太樂觀。
其實,早在8月份時,就有業內人士預測9月豬價將迎來“報復性上漲”,如今來看,豬價卻陰跌不止,豬農的挺價情緒降低,加快了肥豬的出欄,這必然會繼續抑制生豬行情,短期內難以反彈。
從近期數據來看,截止8月底,我國的能繁母豬中,因7-8月份人們加快對3元母豬的淘汰,使得其占比大大降低,從去年年底的45%降至如今的10.8%,反而二元母豬占比漲至89.2%。
眾所周知,二元母豬是優質品種,其產仔多、抗病率高、性能優良,這表明接下來仔豬數量還會偏多,這對今後的出欄影響不是太好,明年生豬投放量將繼續偏多。同時,因近期母豬的淘汰加快,也導致市場供應偏多,這也是行情低迷的因素之壹。
因豬農對未來市場看空,紛紛減少了補欄量,如今仔豬已跌至200元左右,這個價格豬農虧損,補欄者成本不高,但硬是沒人敢抄底,他們擔心年底豬價繼續下滑。
那麽,9月份豬價能否上漲呢?目前來看,市場仍有2個利空:
1、提振需求不高
從近期市場表現來看,開學季並沒有帶動豬價反彈,市場需求也沒有因此而提振上漲。而中秋備貨也沒能刺激行情,說到底是市場豬肉銷量不高。壹是南方天氣仍然偏熱,銷量提不動;二是消費習慣已改變,替代性消費已成事實。
2、產能恢復
如今的豬價下滑,主因就是產能恢復,生豬供應偏多,盡管官方給出了諸多利好政策,依舊沒能帶動豬價的反彈。而從上半年的豬肉產量就能得知,產能階段性過剩,各大屠企冷庫豬肉已囤滿,這些肉的存在也抑制了豬價的上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