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位於雲南省寧蒗縣永寧和四川省鹽源縣左所區之間,四面環山。面積77700余畝,海拔2685米,是我省最高的湖泊,平均水深40余米,最深點73.2米,僅次於雲南省撫仙湖。瀘沽湖西南有9大洲、8個海灣,3個全島,2個半島和壹個連島湖堤,東北有澤澤灘。該湖盛產裂腹魚、厚唇裂腹魚等。,瀘沽湖也是重點保護動物黑頸鶴的第二故鄉,湖中生長著水生植物海藻。瀘沽湖的水清澈幹凈,青山環繞,樹木蔥郁,奇花異草競相綻放,湖光山色融為壹體,湖中小島猶如壹只蹲伏的仙兔,非常超凡脫俗,進入神話世界。如果妳爬上靜靜躺在湖北的葛木山,妳會看到瀘沽湖周圍錯落有致的房屋,就像壹圈金邊圍繞著湖。駕著豬槽船的摩梭姑娘,穿著百褶裙,仿佛飄在雲間,壹波又壹波激昂的山歌隨著緩慢的山風飄蕩。神奇的場景讓人感覺像是天上的畫。瀘沽湖就躺在這片散發著母親氣息的土地上,以她神秘的魅力吸引著無數的朋友。
金沙江像壹匹脫韁的野馬奔跑在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間。這條河穿過兩座雪山中的峽谷,蜿蜒而出。這個峽谷就是舉世聞名的大峽谷——虎跳峽。峽谷長約16公裏,分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18急流排列在峽谷中。當大巨逆流成峽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沖灘”,兩岸怪石聳立。這裏水流湍急,卷起千浪,濤聲如雷。爬上“望霞臺”,只見兩岸雪峰默默佇立,直刺蒼穹,切出壹條天界;鳥瞰全景,金沙江蜿蜒穿過群山,像壹條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巨龍。它也像壹條銀鏈嵌在深深的谷底。從“望霞臺”爬到巖壁,我到了虎躍。這裏河道最窄處只有30米,還有許多巨石橫臥河面,如惡虎蹲伏,如獅子橫臥博士。水與濺在巨石上的水花碰撞,暴漲數米高,如潮水壹般洶湧,在激流中蹲伏的是壹只“跳虎石”。據傳說,壹只老虎曾經跳過這條河,跳到了對岸,因此得名“虎跳峽”。繼續前行,我看到了像刀斧壹樣的哈巴雪山懸崖。巖石間的棧道像滑繩壹樣拴在地上,同時可以看到令人恐懼的“滑溜溜的石板”。只有面對這樣的危險,妳才能體會到“猴子見了就哭,鷹見了就飛”的比喻是多麽貼切。穿過“滑溜溜的石板”後,我們到達了虎躍。我看到河中間有很多巖石,河兩邊的懸崖垂直於天空。擡頭看,天空被切割成幾個不規則的幾何圖案,低頭看腳下,是江濤在咆哮咆哮。遠遠的看著虎躍,那些不怕漩流的虎躍石,如怪獸打浪,趣味十足。離開虎跳,途中可以觀賞哈巴雪山的兩個瀑布,過壹會兒就可以到達“滿天星潭”了。但是看到河中央的礁石,好像滿天的星星。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說此地是:“蠻洞,水陸皆不可溯。”
神秘而奇特的玉龍山
在橫斷山脈以南的滇西北高原上,矗立著壹座冰雕玉雕般的雪山。它是麗江玉龍雪山,是“只有星星能在它的頂端發光,但彭坤不能想飛就飛”。玉龍雪山十三峰南北垂直排列,南北長約35公裏,東西寬約12公裏,與哈巴雪山、滔滔金沙江奔流而下。主峰為陡峭的扇形,海拔5596米以上。它從地面升起,直沖雲霄。氣勢恢宏,氣勢磅礴。群山終年積雪,亮如晶玉,輝煌如13劍。在藍天的映襯下,它像壹條永遠舞動的銀龍,故名“玉龍山”。
玉龍山以其美妙的景色吸引著古今中外的詩人和作家。所有來這裏的人都充滿了想法和靈感,寫下了壹首又壹首詩。遠在700年前,元代人李京就對玉龍雪山贊不絕口。他深情地寫道:“麗江雪山舉世無雙,背上千玉堆,摩天大樓,恒華真成兩座山。”將玉龍山與國內外著名的華山衡越相比較,將四季摩天大樓、白雪皚皚的景象勾勒得惟妙惟肖。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遠遠看到玉龍山的雄姿,寫道:“雪山聳立於壹指,若隱若現於天際。”當他走到玉龍山前時,更是感慨萬千:“見玉龍獨懸山前,從谷中蕩來蕩去,無不得勝。”總之,明清以來的許多文人墨客都對玉龍山這個大地的驕傲之子著迷不已。溺死麗江的著名詩人綿子雲寫道:“玉龍昂首,遙望滇池。”玉龍山不僅雄偉壯麗,而且隨著四季的變化和陰晴圓缺,展現出萬千風情和姿態。時而雲霧繚繞,玉龍雪山乍現,宛如深閣中的美人,有壹種“吉他後面還藏著半張臉不讓我們看見”的神態;時而煙雨蒙蒙,玉龍雪山處於壹種神秘空靈的氛圍中;有時,淡淡的雲朵散在山丘上,像被海浪沖擊的沙灘;有時候,藍天萬裏,群峰如洗,閃著閃閃的銀光。即使在其中,玉龍雪山也在不停地變化。黎明前,山峰的輪廓消失在山的壹側,像壹個迷人的幻覺。突然,峰頂染上了淡淡的晨光,朝霞立為雪峰,朝霞與雪相映,瑰麗多彩;傍晚,夕陽的余暉塗在山頂,玉龍山婀娜多姿,像壹個戴著紅領巾的少女。夜晚,遠處的天空星光閃爍,溶解的月光如漲潮般洶湧,將玉龍山搖成甜蜜的夢。妳不僅可以看到玉龍雪山的景色,還可以領略高原草原迷人的豐饒。妳不僅可以欣賞“玉湖倒影”,還可以觀看“金河分流”的險情;也可以站在“保山古城遺址”裏,沈思這凝固的歷史。
麗江古城,確切地說是指大研鎮,當地行政公署和納西族自治縣所在地。偉大的研究者是壹塊偉大的硯臺。據說它被青山環繞,壹股清澈的水流入肥沃的綠色田野。它像壹塊美麗的玉硯,平展在群山之中。
我去過黃山屯溪的老街,蘇州周莊的水鄉,北京的胡同,xi安的古城,甚至新疆吐魯番掛滿葡萄的古村落,但我從未見過大研那種南北兼容,民族和諧的獨特風貌。有人說麗江沒有特色。只是因為她處處都有自己的特色。
古城古鎮古色古香。“古”字集中體現了納西族先民建造古鎮的智慧。
古城位於開壩中部,海拔2400米。她北臨香山、金鴻山,西臨獅子山。矗立在屏幕上的山麓阻擋了西北寒流的入侵。城東南面向數十裏良田,這裏日照充足,花木早生,是古城之糧。六七月,徐來的南風吹散了暑氣,給古城帶來了難得的清爽。
在古城中心,有壹個近6畝地的廣場市場,周圍是整齊的店鋪,俗稱“四方街”。這是因為麗江地處雲南、四川、康藏交通要道的交界處。自清初以來,四面八方的商旅來到這裏進行貿易,使麗江古城成為滇西北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手工業生產區。納西語稱這個地方為“工本”,意思是“倉庫聚集的地方”。藏區的毛織品和山貨藥材從麗江轉賣到內地。西雙版納、鳳慶、下關的茶葉和生活用品從麗江運到藏區。麗江古城處處閃耀著民族團結進步的光輝。
最奇怪的是,建造者巧妙地稱之為玉泉水。當淚泉在城頭的雙石橋下流淌時,人們將泉水分成三叉,分別穿過大街小巷,就像人體的經絡壹樣。泉水流遍全城,形成了居民洗菜用水不超過50米的便利條件。漫步街頭,隨時都有水,或在歌唱,或在潛水,讓人神往。水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資源。有水才有生命,才有生機,才有百花齊放的希望。水,不僅讓大研古鎮不斷註入新的活力,也成為大研壹道亮麗的風景。
根據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英國外交官康威和他的弟弟喬治幫助英國公民從危險區撤離。在他們回家的路上,他們的飛機被劫持,最後墜毀在藏區的山區。幸存者獲救並被帶到香格裏拉。康威發現這個近200年前建立的國家有很多不可思議的特質,人活了壹百年。人與人、人與萬物都生活在和平與和諧之中...香格裏拉是他夢裏的壹切...隨著小說和電影的出現,香格裏拉在西方世界名聲大噪,中國人郭鶴年以這個名字創立了香格裏拉酒店集團,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酒店集團之壹。與此同時,人們壹直試圖尋找傳說中的“香格裏拉”,直到本世紀末,人們終於發現:
我“香格裏拉”位於迪慶。香格裏拉(英文Shangri-La的中文翻譯)是英國著名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在他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Lost Horizon)1933中描述的中國西南藏區壹個永恒、和平、寧靜的區域。這部小說壹經出版,立即成為暢銷書,由它改編的好萊塢電影風靡壹時。從那時起,“香格裏拉”就成了世界上許多地方,尤其是西方世界人們的天堂和理想社會。但是香格裏拉在哪裏呢?半個多世紀以來眾說紛紜。無數探險者在西藏、印度、尼泊爾、喀喇昆侖山苦苦尋覓,所見所聞皆與書中描述不符。直到90年代中期,壹條意外的消息引起了海內外的轟動。各種證據證明香格裏拉位於中國迪慶。
香格裏拉是英語中迪慶藏語方言“香格裏拉”的音譯。據各種考證發現,我國只有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藏語中有“香格裏拉”的讀音,意為心中的理想世界,其他藏區則讀作“Senginida”。這說明《消失的地平線》中的“香格裏拉”壹詞源於迪慶藏語,是典型的迪慶藏語方言。其次,在迪慶藏族人的眼中,“香格裏拉”是人神共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境界,與小說中描述的“香格裏拉”如出壹轍。
迪慶的自然地理環境與“香格裏拉”不謀而合。迪慶屬於橫斷山脈的西南腹地,具有典型的橫斷山脈地層剖面的地理特征,如同希爾頓小說中描述的香格裏拉:
雪山迪慶壹年四季都有連綿起伏、氣勢磅礴、白雪皚皚的雪山群,與小說中對雪山的描寫相吻合。比如梅裏雪山的主峰卡瓦爾坡,與小說中的卡拉卡爾峰形狀相同(均為金字塔形),名稱相似,但國內其他藏區沒有類似名稱的雪山。
峽谷位於中甸縣西北部的碧浪峽谷和德欽縣的瀾滄大峽谷。險峻異常,石壁如刀,與小說中描述的“香格裏拉”雍和宮山谷“宛若傑作,壁立千尺”完全壹致。
草甸迪慶郁郁蔥蔥的草甸與小說對肥沃富饒的藍月亮谷的描述相吻合。
小說中迪慶和香格裏拉的氣候都是立體氣候,即“壹山四季,十裏不同天”。在中國藏區,只有迪慶州的立體氣候最明顯。
水果小說寫道,在香格裏拉可以吃到香蕉、芒果等熱帶水果。在小說描述的時代,由於交通等因素的制約,中國藏區只有迪慶具備這種獨特的條件。
迪慶金礦屬於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產金帶。這裏黃金儲量豐富,歷史上開采時間較長,與小說中“香格裏拉”盛產黃金的描述相符。
“香格裏拉”喇嘛廟的原型在迪慶。據史料記載,香格裏拉大峽谷的那格拉寺和德欽縣的東赤庫林吉,規模宏大,藏品豐富,僧尼住壹寺,在中國藏區絕無僅有。東赤庫林吉香格裏拉喇嘛廟有許多特色,如精心栽培的花卉、清幽雅致的院落、豐富的藏品,與小說中的香格裏拉喇嘛廟壹致,僧尼住壹寺,還有盛開的荷花、花園、草坪、亭臺樓閣,這些都是其他西藏喇嘛廟所沒有的。
只有迪慶才有香格裏拉那樣的社會環境。
第壹,宗教多。迪慶有藏傳佛教、儒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苯教、東巴等多種宗教。藏傳佛教中有格魯、尼瑪、嘎舉、薩迦派等。這與小說中對香格裏拉宗教共存交融的描述是壹致的,所有藏區只有迪慶存在。
第二,多民族和睦相處。迪慶居住著藏族、漢族、彜族、納西族、白族和彜族。千百年來,各民族和睦相處,相互融合,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文化,這與小說所歌頌的多民族團結和睦的理想社會香格裏拉是壹致的。
第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迪慶藏族人認為,生命的永恒來自於對生命的珍惜。他們熱愛並保護自然。香格裏拉社會所堅持的“中庸”原則,正是這種意識和習俗的高度。
四、外國人留下的諸多痕跡據史料記載,小說之前就有許多外國人來過迪慶,留下了許多外文書籍。這和德國人、英國人、俄羅斯人、日本人以及很多外國書籍中關於香格裏拉遺跡的小說中的敘述如出壹轍。
第五是依靠商隊與外界聯系。20世紀30年代以前,像香格裏拉壹樣封閉的迪慶,只能依靠馬幫和搬運工與外界聯系。
東方學者對迪慶的描述與詹姆斯·希爾頓如出壹轍。
清光緒年間,劍川貢生楊在《公村筆記》中寫道,迪慶“樸實無華,宛若武陵桃園。”1933年,東方奇女劉在《康藏遠征續》中寫道:“從麗江往西,皆險峻之路,如登天梯...過了三天,忽見茫茫壩上,風清月明,連天空都是香的,開滿黃花,牛羊成群,幕幕四足,才又去。是滇康交界處的中甸縣。”“我生活水平很低...人們節儉樸素,不浮華,沒有非分之想。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知世事。”
綜上所述,完全可以證明,傳說中的“香格裏拉”就在迪慶,迪慶就是讓人魂牽夢繞的“香格裏拉”。
西雙版納,位於雲南省的西南端,古傣語稱為“孟巴拉那西”,意為“理想而神奇的天堂”。它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民族風情而聞名。
西雙版納是傣族的故鄉。由於靠近泰國、緬甸等佛教國家,小乘佛教在這裏深入人心,充滿東南亞風情的佛寺佛塔隨處可見。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誠的佛教徒。
西雙版納現在已經成為旅遊熱點,交通便利。境內有許多佛教寺廟和佛塔。曼飛龍白塔是西雙版納佛塔的典範,充滿東南亞情調。凈真八角亭也是西雙版納著名的佛教建築,形似傣族竹樓;其他的如曼格佛寺,歷史悠久,是小乘佛教著名的會所,香火極強。
來到版納,妳會被壹種莫名的震撼所俘獲。版納神秘的雨林,婀娜多姿的傣族風情,還有隱藏在鳳凰竹下莊嚴肅穆的佛塔佛寺,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