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與文化:東方與西方”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由中華美學學會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合作主辦的“美學與文化:東方與西方”國際學術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舉行。來自英、美、德、意、日、韓、加、印度、荷蘭、芬蘭、希臘、土耳其、斯洛文尼亞、澳大利亞和中國(包括臺灣和香港)的近百名美學家參加會議。中華美學學會會長汝信、國際美學學會主席佐佐木健壹及意大利美學學會主席馬齊雅諾等親蒞此會,參與討論。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對許多重要話題所展開討論。其中幾點,備受中外學者的關註。
東西方美學的比較。美國學者理查德·舒斯特曼認為:實用主義美學的基本特點在於通過“生活藝術”和“身體美學”(somaesthetics)等概念,堅持藝術對於改善人類生活所起的積極作用。藝術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強健人的體魄,提高整個群體的生活質量。因此,從倫理學和政治學的角度來看,美學與美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些思想與中國傳統儒家的詩教與樂教思想具有內在的聯系,是壹個需要根據跨文化視界進行深入探討的領域。德國學者沃爾夫岡·韋爾施發現,近200年來的現代西方思想和藝術表現手法,具有壹種強烈的人類中心主義特征,自然界的其他生靈與物種只是人類的陪襯而已。與此相反,亞洲的藝術則常常表現出壹種非人類中心主義的態勢,隱含壹種由所有生物組成壹個***同體的意識。這種東方式的獨特意識,會啟發人們產生新的智慧,打造壹種能夠克服人類中心主義的哲學。國外學者大衛·布魯貝克在闡述梅洛-龐蒂與東亞美學的關系時,特別指出梅氏美學思想與老子哲學的相通之處。來自加拿大的印度裔教授雷維德拉·辛格在談到叔本華哲學的生成因素時,探討了叔氏與印度美學的關系。中國學者朱立元認為,當代西方的壹些哲學家表現出壹種超越主客二分的思想,這與傳統中國的哲學具有***同之處。反映在藝術哲學或美學領域,也是如此。
在分析東西方美學相通的同時,有些學者也強調指出,中國與西方哲學的相通,並不等於壹種觀點具有普遍的適用性。中國社會科學院楊義研究員將中國詩歌的基本特性歸納為三種,即生命詩學、文化詩學和感悟詩學,其中對“感悟”的解釋和翻譯,引起了中外學者的爭論。德國特利爾大學蔔松山教授在論及中國詩歌的翻譯問題時,重點指陳了語言和文化傳統的差異與不可譯性的互動關系。漢城國立大學的金明煥教授,用韓國面具舞劇作為壹個文化上自我確證的實例,彰顯了韓國美學的民族特色,但其內在意味的可傳達性或可溝通性,則會超越文化的邊界。可以說,中外美學雖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中創生,但相互之間的影響與啟發關系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盡管這並不構成壹種壹般與特殊或其他形態的主次關系。因此,當代美學家壹方面需要堅持開放式的治學態度,深入了解和研究國外的美學,同時也應摒棄封閉式的態度,避免簡單復歸到古代或本土舊模式中去的惰性循環做法,要設法通過學通中外式的不懈努力,創設壹種“和而不同”的、真正符合本民族和本文化特性的美學。
東方傳統美學的當代意義。北京大學的葉朗教授介紹了近年來中國美學史研究方面的發展與主要成果,他在回答聽眾的問題時,闡述了中國美學在人生、教育、藝術創作、比較美學研究等方面的現代意義。來自香港的文潔華博士,著重探討了儒家思想中有關人體表現的論述。來自山東大學的周來祥教授與國內的壹批中青年學者,主要對中國古典美學中的和諧、人倫關系、自由精神、思維特征與主體間性等學說,進行了深入而具體的理論闡述和文本分析。美國學者傑克·斯佩克特用詳盡而有說服力的例證和圖片資料,形象地描述和展示了中國書法對20世紀早期的法國與英國現代主義詩歌和繪畫的影響。另外,部分中外學者在討論自然和生態美學與東方美學的關系時,特別強調了該課題在後現代語境中的理論意義及其在經濟建設發展中的現實意義。
當代藝術的處境。在當代西方美學與藝術理論界,藝術終結論是熱點話題之壹。過去,黑格爾認為,隨著理念的發展,藝術會被哲學所取代。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的發展與藝術生產的某些部門相對立,因此會影響藝術本身。如今,藝術終結的命題,依然讓人頗感困惑。阿瑟·丹托關於藝術終結的著作最近被譯成了中文,引起了普遍的關註。上屆國際美學學會主席艾爾雅維奇與該會現任秘書長柯提斯·卡特的文章,都涉及到這個問題。今天,藝術的存在方式發生了巨變,藝術在社會生活中的意義與已往不同,古典式的藝術觀念也就顯得陳舊而過時。有關藝術終結的種種論點,在壹定程度上正好表明了這方面的疑慮。但這決不等於說我們將迎來壹個沒有藝術的時代。類似《藝術死了,藝術萬歲》這樣的論題,很能表達人們對藝術終結論的某些看法。要知道,“生生之謂易”,乃是世間萬物變化衍生的永恒規律。壹種藝術存在形式的消亡,並不等於藝術作為整體的消亡。實際上,這會引發新的藝術形式或新的藝術變異。可以說,只要人存在,其思想與情感的園地裏,定會綻放出不同形式的藝術之花。
也許是基於上述理念,壹些學者就當代藝術的困境表達了另外壹種批判現實的古典式理想主義看法。譬如,中國臺灣美學家史作檉認為,從古至今,藝術表現方式演化經歷了3種形態:最早是聲音的表現方式,其次是圖像的表現方式,現今為文字的表現方式。這裏所謂的“聲音”、“圖像”和“文字”,不僅表示不同的媒質,而且象征不同的審美方式。聲音以聆聽為主,圖像以觀看為主,文字以閱讀為主。現代藝術的根本癥結,壹方面在於客觀流行的“文網語阱”及其概念或文字遊戲(如概念藝術),另壹方面在於“話在說我”的主體審美敏感性的失落。所謂的藝術批評或藝術欣賞,大多缺乏更為直接的、專註的、深刻的或入乎其內的體驗與個人的全身心感悟。因此,要設法超越文字的局限與束縛,設法靜下心來,返回到人的本真狀態,重啟聆聽的審美悟性,以此來促進藝術的新生。
舉辦本次國際美學研討會的目的之壹,是憑借學術交流的平臺,向國際美學界介紹現代中國美學的發展歷程。會前,中華美學會秘書長滕守堯委托高建平和王柯平兩人,專門組織和編選了壹個英文小冊子,介紹現代中國美學與中華美學學會的發展情況。會議期間,又專門組織了現代中國美學圓桌,請國內學者分別介紹了王國維、朱光潛、宗白華、蔡儀和李澤厚等諸位名家的美學思想。來自歐美的壹些學者,由於語言的障礙和翻譯文本的欠缺,對中國學者的研究成果還比較陌生。但是,他們普遍認為,此番學術對話的確是壹個受益匪淺的良好開端,並且殷切希望能加強彼此間的交流,能看到優秀的中國美學論著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