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資料
歐泊是世界上最美麗、最珍貴的寶石之壹,全世界 95% 的歐泊產自澳大利亞。蛋白石的化學成分是 SiO2˙nH2O(矽分子和水的混合物)。根據蛋白石主體色調的不同,可分為無色、白色、淺灰色、深灰色和黑色。與其他寶石不同的是,歐泊迷人的色彩是通過隨機的 "變色遊戲 "展現光譜中的各種顏色。
蛋白石是凝膠狀或液態二氧化矽沈積在地層裂縫和洞穴中凝固而成的無定形寶石,其中還含有植物和動物的殘留物,如樹木、盔甲和骨骼。高級 5 號蛋白石的含水量可高達 10%。
在歐泊的形成過程中,二氧化矽溶液是隨著巖漿流入內陸地層的裂縫和空隙而沈積下來的。沈積發生在距地表約四十米的深處,大約每隔五百萬年,沈積物的厚度就會增加壹厘米。在這壹階段之後,沈積物會隨著氣候變化在壹百萬到兩百萬年間慢慢凝固。蛋白石是沈積物中沒有與其他沈積物粘連的部分,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硬化。
我們通常把天然蛋白石分為兩大類:"Placidus蛋白石 "和 "普通蛋白石"。Placidus蛋白石顏色鮮艷,能充分顯示變色效果,稀有珍貴。顏色暗淡、沒有變色效果的稱為普通蛋白石,在世界各地都有少量發現和出產。
在蛋白石礦開采的蛋白石中,有 95% 屬於普通蛋白石,顏色通常為白色、灰色或黑色。它們只適合用作 "De Beaulieu 蛋白石 "和 "Triborie 蛋白石 "的背景石。剩下的 5%是有壹定顏色的分級蛋白石,但其中 95% 屬於普通級別。換句話說,真正有價值的蛋白石只占開采總量的 0.25%左右。
Placidus蛋白石被定義為壹種會變色的矽蛋白石。俏色 "壹詞用來形容珍貴蛋白石色彩變化的非凡美感。澳大利亞蛋白石有時被稱為 "沈積寶石",因為它主要是在中生代大阿爾特斯盆地的沈積巖中形成和產出的。
澳大利亞蛋白石通常含有6-10%的水分,其中的小矽石顆粒呈規則排列。比重在 1.9-2.3 之間,主要取決於含水量。
在二氧化矽凝結過程中,水分逐漸減少,凝膠形成球體,球體自然附著在無定形的二氧化矽小顆粒上,大小從 1,500 埃到 3,500 埃(1 埃等於壹厘米的壹億分之壹)。這些球體雖然很小,卻以非常規則的排列方式覆蓋了蛋白石的內部。
由於它們是圓形球體,因此在結構上存在著非常小的間隙(就像把許多大理石球體放在壹個容器中,然後從它們之間的間隙中取出壹樣),這些間隙呈三維排列。蛋白石的顏色就是這些有規則排列的空隙通過白光分解的光學衍射效應產生的。
當矽粒較大時,空隙相對較大,就會出現紅色或橙色的衍射光。如果矽顆粒較小,空隙又較小,藍紫色光譜就會被衍射分解。其中過量的顏色就像彩虹壹樣變化多端,空隙最大的地方衍射的光最強烈,因此紅色變色蛋白石表面往往很明亮,而藍色變色的則相對暗淡。
總之,Plexus 蛋白石的顏色變化是由矽晶粒的規則排列和它們之間的空隙對白光的衍射造成的。晶粒的直徑決定了蛋白石的顏色分布範圍,小的晶粒產生蛋白石常見的藍紫色,反之則產生珍貴的紅色。每種蛋白石都根據自身的特質具有不同的價值,主要的決定因素有:胚胎色調、雜色遊戲、顏色、亮度;花紋、大小和形狀等。
百度百科 - 蛋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