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態勢看,英印軍隊在英帕爾方面還處於守勢,但蒙巴頓和斯利姆還是開始著手反擊了。第壹次主動進攻實際上是在5月15日開始的。那天,英印第17師的第48旅楔入日第33師團的後方,並在鐵定壹英帕爾公路上第33號裏程碑處修築起工事。日軍暴跳如雷,把33師團後方的壹切可用的部隊包括後勤部隊都壹股又壹股地投入了反撲。4天以後,日第15師團也上來壹部分加入反撲,但還是被擊退了。隨後,英印第48旅向北推進到莫伊朗,他們經過激烈的戰鬥,在那兒設下了另壹個立足點,威脅著日軍第33師團的後路。
6月初,日本駐緬方面軍司令河邊正三帶病視察了帕萊爾第33師團陣地,聽取了師團長田中信男的戰況匯報,並親自向他宣布東京大本營將他由少將晉銜為中將的提升命令。歸途於6月5日在東枝會見了牟田口軍司令官。河邊正三認為本次戰役已呈膠著狀態,沒有什麽獲勝的希望,繼續拖下去只會給日軍帶來不利,不如撤退。牟田口則態度堅決地說:“英帕爾之戰關系重大,決不能半途而廢!方面軍司令官閣下,應支持我們繼續進行下去。” 於是河邊正三無奈,還是同意牟田口把英帕爾之戰繼續打下去。
帕萊爾在英帕爾的東南方向,是牟田口主攻部隊的集結出發地域。為了再盡最後壹次努力,牟田口決定變更主攻正面,向英帕爾以北迂回,企圖從北面打入英帕爾。雨季已真正開始了,傾盆大雨沖刷著大地,小徑車道變成了溜滑難行的泥漿帶,叢林就像壹座蒸汽彌漫的綠色地獄。日軍穿過屍體狼藉、散發著惡臭的叢林向前推進。6月10日,日軍與英印第20師在叢林裏迎面相遇,隨即展開了殘酷的拉鋸戰。由於日第33團連續幾個月的苦戰,全部馱牛,馱羊和大部馱馬已被當作充饑物吃掉或逃散,靠人背肩扛的彈藥已經幾乎用盡,但官兵們在“武士道”精神的支撐下,在叢林裏壹面和饑餓、疾病搏鬥,壹面在連綿的陰雨中作決死的戰鬥。至22日,竟奇跡般地突破了英印軍隊的堵截,沖出了叢林,打到了英帕爾的邊緣。日軍官兵們,“遙望英帕爾市街,祈禱著作戰成功”。
但是,此時的日軍第33師團和配署的第15師團壹部,已精疲力竭如強弩之末,它們的實際戰鬥力與當初渡過親敦江進入印度時相比,下降到30%以下,部隊經連日激戰,疲憊不堪,官兵們缺乏給養,口糧從出發時的6兩降到4兩、3兩、1.5兩,甚至0.3兩,子彈供應不足,士兵被命令每天只許發射30發子彈,後來只發放20發子彈,根本沒有力量再進攻了,甚至沒有擊退對方的反攻之力。它們在英帕爾平原的邊緣地帶正面臨著潰滅的危機。 這就是牟田口廉也中將有勇無謀的冒險結果。如果壹支軍隊經過壹系列苦戰,面臨的卻是上門去送死,或者潰逃,那麽又何必派去呢?日軍大大低估了對手的軍事和物質實力。
而英軍戰前非常重視物資、器材和技術方面的東西,按照西方人的觀點,戰鬥的勝負取決於後勤補給。當英印士兵打仗時能得到充足的彈藥、食物、甜酒甚至換洗的襯衣,而日軍士兵卻啃野菜、嚼生稻谷;當英印第17師的壹個營重新占領吐特姆以掩護師主力向英帕爾撤退,而在吐特姆遭包圍時,士兵們在高地上唇幹舌焦、口渴如焚,又找不到水源,蒙巴頓立即命令空軍不惜壹切代價去空投貯水袋,從而使士兵們頑強地堅守在那裏。而日本官兵卻在忍饑挨餓甚至子彈都得不到補給,而牟田口也沒有辦法解決部隊的給養供應。
日軍抵進到英帕爾平原的邊緣地帶,英軍早已有所準備。此前,那裏所有的後勤部隊和皇家空軍地勤人員都接到蒙巴頓司令部的通知,要仿照若開戰役中的後勤掩蔽所的模式,由駐英帕爾平原內的各單位,分別用坦克和鐵絲網建成起壹處處環形工事,等待日軍來攻擊。不過,已經彈盡糧絕的日軍第33師團確實再也無力進攻了,田中信男中將默默地等待著牟田口軍司令官撤退的決斷。而蒙巴頓和斯利姆中將,也忙於調兵遣將,在嚴陣以待的同時,部署著展開反擊的方案。英帕爾正面的戰事,暫時平息了下來。
隨著雨季的到來,日軍大批士兵開始染上了瘧疾、痢疾、霍亂、流感等疾病,尤其是軍隊的克星——傷寒,更是蔓延猖獗。由於缺乏藥品和醫療器械,只好眼巴巴地看著那些患病的士兵遭受病痛的折磨。“士兵們的皮膚常常布滿潰瘍和膿瘡,穿著濕透了的衣服躺著任隨螞蟻去叮咬。”雨季的叢林就像是壹座蒸氣彌漫的綠色地獄,那些被饑餓和疾病折磨的士兵壹個個瘦骨嶙峋,成千成千死去。
在科希馬方向,東印度那加蘭邦首府科希馬,位於英帕爾以北50英裏,是壹座海拔5000英尺地勢險要的高原小城。該城是塊避暑勝地,當時城內居民不過萬人。烏科魯爾在它的東南面,是科希馬通往印緬邊境道路的必經之路。
由於盟軍在東印度的阿薩姆邦建立了空運和反攻基地,而阿薩姆邦好像壹座楔入緬甸北部的狹長半島,日軍要摧毀這個基地,就要越過屏護阿薩姆半島的兩道門戶——英帕爾和科希馬。所以牟田口中將在進攻英帕爾的同時,即以其第31師團為主力並配署第15師團部分兵力,直撲科希馬。
3月8日,佐藤幸德中將率領第31師團乘木筏和小船陸續渡過親敦江。在唐都和霍馬林壹帶,他們稍事停留休整後,即分成3個縱隊向科希馬挺進,其中,走在最前面的壹個縱隊是由宮崎繁三郎少將所轄的旅團。英國人承認:“這些亞細亞式納粹沖鋒隊員,作為徒步行走的步兵來說,也許可算是世界上最頑強的了。他們在叢林中行軍壹天所經過的路程,相當驚人;他們在科希馬周圍出現的時間,比原先預計的要早。”宮崎少將率領的先頭部隊與第15師團的壹部相配合,先是擊潰了守衛山夾庫地區的壹個英印旅,然後向科希馬逼進。另外兩個縱隊則由佐藤師團長親自率領,從霍馬林出發,進攻烏科魯爾,奪取這個通往科希馬的交通要道。
斯利姆中將原認為,科希馬四周山嶺陡峭,叢林濃密,日軍所能派去的兵力至多不會超過壹個配備輕武器的步兵聯隊。但是,情況卻愈來愈明顯:日軍向那裏的進攻是整整壹個師團的兵力。而科希馬城的守軍只有壹個500來人的西肯特步槍營!在科希馬以西30英裏的迪馬普爾軍用物資中轉站則僅有壹個連在守衛。斯利姆將這壹危急情況報告給蒙巴頓,蒙巴頓立即從第5和第7英印師中抽調部隊前去增援,並令其直轄的第3特種突擊旅作好空運準備。另外,他命令此時尚駐在印度境內的“欽迪”第23遠程突破旅前去掩護利多,並急令英第2師從印度內地趕來加強科希馬。
科希馬之戰,首先是由駐紮在該城東面約30英裏的阿薩姆團和阿薩姆武裝警察打響的。這些由英國軍官指揮的阿薩姆士兵,乃是首次參加戰鬥。但是,他們為保衛自己的家鄉而戰,表現得異常勇敢。這些阿薩姆士兵以傷亡慘重的代價,阻滯了精銳的日軍第31師團的進攻,從而贏得了十分寶貴的時間。同時,他們在退至科希馬時,又承擔了搶築防禦工事的重任。在連綿不斷的山丘上,阿薩姆士兵沿著壹條長1英裏的山脊構築起防禦陣地,把這個山中避暑勝地改造成壹個堅固的堡壘。
負責科希馬城防務的是H·U·理查茲上校。他命令城內所有能參加戰鬥的人都必須拿起槍,文書、給養員、在醫院裏的輕傷員統統被組織起來。當日軍第31師團的1萬多官兵氣喘籲籲地爬上布拉馬普特山頂,逼近科希馬城時,第5英印師的第161旅已經空運來到,並駐守在迪馬普爾前面8英裏的尼丘加德山口。蒙巴頓覺得保衛那個軍用物資中轉站更重要。他估計,敵人如果占領了科希馬,會很快向迪馬普爾發動進攻。但是,正如斯利姆後來說的:“佐藤毫無例外地是我所遇到的日軍將領中最無見識的壹個。他奉命攻占科希馬,並在那裏構築工事固守。他那傻瓜頭腦中只有壹個目標——打下科希馬。”實際上,他此時本可以毫不費力地分出壹部分兵力攻擊科希馬,而同時用師團的主力去進攻防禦能力尚不強大的迪馬普爾,獲取了那裏堆積如山的各種物資,他拿下並堅守科希馬才會有保證。佐藤的第31團最後之所以從科希馬前線撤走,缺糧少彈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4月4日,蒙巴頓命蒙蒂·斯托普福德少將接管科希馬防守的指揮權。此時,佐藤已擺開了進攻的架勢。當天,日軍躍出叢林,發起沖鋒。雖然英軍前哨部隊奮勇還擊,但是壹些陣地還是落入敵手。日軍已經取得了進攻這個堅固堡壘的立足點。然而,在他們還未來得及發起主攻時,斯托普福德已命令英第161旅的壹個先鋒營開進科希馬。幾個小時後,壹連拉傑普特兵借暮色的掩護來到科希馬。其中,壹個排回來時還護送著200名能行走的傷兵和非戰鬥人員。他們剛從敵人身旁悄悄走過,日軍就完全包圍了科希馬,並切斷了科希馬壹英帕爾公路。當時科希馬守軍總***已有3500人。第161旅的大部分部隊被阻,無法打進去,情況萬分危急。
幸運的是,蒙巴頓派來的空軍掌握著那裏的制空權。在整個白天裏,英美軍戰鬥機和戰鬥轟炸機怒吼著俯沖下來,幾乎貼著叢林樹頂對日軍轟炸掃射,從而加強了防守部隊的火力。同時,英國運輸機還給守軍空投彈藥、藥品、食物和飲水。這樣,佐藤將無論如何大發雷霆,他的部隊仍然無法擊潰守軍,完成對科希馬的占領。不久,佐藤停止采用在白天出動步兵輪番沖鋒的辦法。日軍的傷亡如此慘重,以致他不得不在夜間才派士兵出擊,可是壹到天亮,在英軍的炮轟和空襲下,夜間戰鬥的成果又化為烏有了。
防守部隊的傷亡也與日俱增,越來越感到疲憊困頓。他們且戰且退,到4月6日退入要塞山上的主要陣地。日軍已經截斷了守軍唯壹的水源,所以他們只能完全依靠空軍低空投下的那些裝滿飲水的車輪內胎了。起初,他們守衛著壹塊大約有1平方公裏的地域,但是,他們現在拼死堅守的陣地,只有原來的壹半左右。在他們周圍各處,在下面的山坡上、在叢林圍繞的山谷裏,都躺滿了壹排排日本兵的屍體。從某些方面來說,指揮第31師團的佐藤中將是個典型的武士道軍人——剛毅勇猛,冷酷無情。他的最明顯的特點是硬拼蠻幹。在稱得上是“壹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幾條羊腸小道上,佐藤不惜士兵的生命,把他手下的人馬壹批又壹批地驅趕往上沖。
守軍被迫壹步步向後退,陣地壹寸寸向內收縮。於是,就在加裏松山中央那座被稱為“避暑別墅山”的小山頭上,展開了壹場白刃戰。現在,日軍已經近在眼前,就在科希馬地區助理專員優美的花園和網球場上,雙方混戰壹團。日軍為了爭奪每壹碼土地,都不得不付出傷亡十幾人的代價,最後終於在這兩處地方取得了立足點。但守軍也並未撤離,日軍士兵挖掘的散兵坑,最近的與守軍的戰壕相距不過二三百米。而佐藤卻發電給牟田口軍司令官稱:“我部已經完全占領了科希馬。”
4月8日,蒙巴頓命令向科希馬緊急空投兩營傘兵。但不少士兵卻不幸降落在日軍陣地上,被日軍擊斃或成了俘虜。雙方的陣地,確是太近了。10日,蒙巴頓指示已陸續抵達科希馬附近的第2師和第7師部隊,集結於迪馬普爾,然後向科希馬守軍靠攏。15日,英第2師的壹個旅突破了日軍的阻擊與第161旅會合。隨後,第2師的另壹個旅在坦克、大炮和飛機的支援下,沿公路發動強大攻勢,猛撲主要制高山脊。4月18日,英軍突破了日軍的戰線:壹個旁遮普營設法穿過壹個溪谷,與科希馬的守軍會合了。第二天,大量的食品、飲水和藥品也送來了。4月20日,英第2師的主力部隊終於打到了硝煙彌漫、彈坑累累的山頂上,解救了科希馬守衛部隊。
包圍雖已解除,但要徹底擊敗日第31師團也確非易事。日軍仍盤踞在科希馬城外壹條長達6公裏的叢林密布的制高山脊上,扼守著構築得很深的暗堡陣地。這是壹座林中要塞,兩邊的綠色峭壁上,長滿了密密層層的樹木和雜草,根本無法攀爬。第2師的官兵多數時間駐在中東和印度內地等處,還不習慣在叢林中作戰,蒙巴頓此時的預備部隊不多,也只好派他們前來參戰。盡管該師向敵陣地發起壹次次果敢的進攻,但付出了重大傷亡也並不能迫使敵人後退壹步。而只要日軍第31師團守在這個陣地上,迪馬普爾—英帕爾交通線就始終要受到威脅,並影響英軍在英帕爾方向的防禦。蒙巴頓深知這壹點。於是,他壹面繼續向迪馬普爾空運部隊,壹面派“欽迪”旅去占領東南面的傑薩米,以堵擊來自親敦江的日軍援兵,並切斷佐藤部隊補給物資的供應線。
英第2師當前的任務有兩項:既要竭盡全力把日第31師團趕下那道山脊,又要協助科希馬守軍擊退敵人對已化為壹片焦土的要塞山發動的瘋狂反撲。他們和日軍殺得難解難分,但直到4月30日,也沒有奪下對方的那道山脊陣地。進攻被迫停止了下來,第2師重新整頓隊伍,以作最後的突擊。5月3日,該師在炮兵和坦克的火力掩護下,發起了壹次全面進攻。
這次進攻由斯托普福德少將親自指揮。戰鬥打響後,英軍向日軍的地堡和炮兵掩體發動猛攻,猛烈的炮火使科希馬周圍叢林密布、水汽熏蒸的群山石崩地裂。然而,當英國步兵喘著粗氣好不容易爬上山頂時,卻到處都遭到設在那裏的日軍幾十個隱蔽陣地內交叉火力的無情掃射。英國士兵壹批批躺在血泊裏。直到當日黃昏,繼續湧上來的英軍才占領了壹個制高山脊的壹部分,並且緊緊咬住日軍不放。5月7日,斯托普福德經斯利姆和蒙巴頓批準,把第7英印師的第33旅也投入戰鬥,進攻壹個叫做賈伊爾山的地堡密布的高地。但當日的進攻除扔下幾百具英印士兵的屍體外,毫無結果。3天之後,第33旅再次對賈伊爾山發起猛攻;同時,英第2師也對縱向的山嶺展開進攻。英軍在付出相當大的代價之後,終於占領了賈伊爾山上的大部分日軍陣地。次日,增援部隊也爬上山去,並開始清除日軍的布雷區和開辟道路,使坦克開了上去,從而直接加強了英軍的火力。
5月13日,在賈伊爾山上殘余的日軍陣地也被英印士兵占領。不久,科希馬城內的壹些日軍據點,在英軍裏應外合的攻擊下紛紛遭到摧毀。許多盤據在地堡深處不肯投降日軍官兵,被英軍坦克的平射炮或綁在竹桿頭上的高爆炸藥所消滅;還有壹些日本兵從掩體沖出來與英軍拼命,結果也死在槍口和刺刀之下。
科希馬初戰告捷的消息,使蒙巴頓非常欣喜。5月15日,他致電斯托普福德,對他的勝利表示祝賀,同時告誡他:“日本第31師團並未被完全擊潰,雖然他們的士氣已開始崩潰,但仍在那壹帶堅持著,我們的部隊不可有絲毫的懈怠。”
至此科希馬方面的戰事已發展到這樣的局面:日軍在科希馬外圍制高山脊上長達6公裏的陣地,相當壹部分還在日軍的手裏;有些地段雖已被英軍圍住,但他們仍在幾乎是難以攻破的山間暗堡裏負隅頑抗。對攻擊者來說,在綿綿陰雨的沖刷下,那些壹般高達3000多英尺、四周叢林密布的險峻的群山變得泥濘溜滑,幾乎無法攀爬。這是令英軍各級指揮官都感到頭疼的事情。然而,又是那個長著“傻瓜頭腦”的佐藤中將。幫助英國人解決了這個難題。
佐藤幸德見英軍取得了初步進展,天氣也越來越惡劣,連日陰雨連綿,便向軍司令官提出了放棄科希馬陣地、向能得到補給的地點後撤的報告。
芒累,日第15軍戰鬥指揮所內。牟田口接到這個報告大為震驚,牟田雖在戰略全局上考慮不周,但在戰役問題上還是頗有壹套。他立即電告佐藤,指出:“當今正值‘烏’號作戰成敗的關頭,實屬全軍危急存亡之秋,堅決要求無論如何必須固守科希馬戰線。因為第31師團壹旦後撤,開放了科希馬至英帕爾的道路,必將造成全軍崩潰。這壹點已是洞若觀火。”
不過,佐藤並沒有接受牟田口的要求。他的後勤補給線被蒙巴頓的空軍掐住,雨季也使僅有的壹二條叢林小道變得更加泥濘難行。補給上不來,士兵們半饑半飽怨聲壹片。於是,他將牟田口的電報扔在壹邊,下令全師團作放棄陣地撤退的準備。6月初,佐藤親自率領師團主力,帶著1500名傷病員開始退卻,只留下宮崎繁三郎帶壹支小部隊執行截斷英帕爾至科希馬道路的任務。留下這點兵力來執行這樣艱巨的任務,無非是應付壹下牟田口而已。
而且,佐藤撤出科希馬戰線的行動,對壹直在英帕爾以北至科希馬以南地區,同第31師團背靠背進行作戰的第15師團壹點也未通報,使這個師團壹下子陷入被英軍南北合圍的危險境地。此時,該師團的山內正文師團長正發瘧疾臥病在床,代行他指揮的師團參謀長是個新手,在官兵中威信不足、指揮不力,友鄰部隊的撤離更使這個師團雪上加霜。
牟田口得知第31師團擅自撤出科希馬戰線的消息後,急派軍參謀長久野村趕去制止。久野村在伏米內迎面碰上了退卻途中的佐藤,指責他擅自撤退違犯軍令,同時向他傳達軍部的新指令:“和第15師團的南翼接上,轉而加入進攻英帕爾的戰線。”
佐藤脖子壹梗:“我師團在毫無希望得到補給的目前情況下,難以執行軍部的指令。”說罷,甩開久野村,率領他的人馬繼續後撤。
久野村回到芒累向牟田口報告,牟田口怒不可遏,當即決定撤銷佐藤的職務,由河內槌太郎接任師團長。並決定由柴田卯壹接替臥病不能視事的山內正文,任第15師團的師團長。對此,服部卓四郎在其《大東亞戰爭全史》裏寫道:“前此,第33師團長柳田中將已被罷免,現在又換了兩位師團長。在大戰過程中更換全部師團長,這種不祥事件,在具有光榮傳統的日本陸軍史上向無此例。
英軍接到科希馬戰線的日軍有撤退跡象的報告後,立即展開了反擊,英軍盯上了烏科魯爾。這裏是日第31師團撤回緬甸的必經之地,現在由日第15師團的部分部隊負責把守,拿下了烏科魯爾,就會卡住這股日軍的退路,進而全殲它們。蒙巴頓命英第2師和第7英印師陸續向馬奧集中,然後奪取烏科魯爾。
第31師團放棄科希馬實際上就斷送了日軍最後壹拼的企圖,日軍在英帕爾-科希馬戰役的結局毫無疑問是以大潰敗收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