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num melongena L.
英語名字: eggplant, aubergine, brinjal
別名: 落蘇、酪酥、昆侖瓜,矮瓜
編輯本段科屬分類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茄目 Silanales
科: 茄科 Solanaceae
屬: 茄屬 Solanum
種: 茄 S. melongena
編輯本段簡述
壹年生草本植物,熱帶為多年生灌木,古稱酪酥、昆侖瓜,以幼嫩果實供食用,原產印度,公元4~5世紀傳入中國,現在主要在北半球種植較多。
直根系,根深50厘米,橫向伸展120厘米,大部分布在30厘米耕作層內。茄子主莖上的果實稱“門茄”’壹級側枝的果實稱為“對茄”,二級側枝的果實稱為“四母鬥”,三級側枝的果實稱為“八面風”,以後側枝的果實稱為“滿天星”。
茄子花
茄子可分為三個變種:(1)圓茄:植株高大、果實大,圓球、扁球或橢圓球形,中國北方栽培較多。(2)長茄:植株長勢中等,果實細長棒狀,中國南方普遍栽培。(3)矮茄:植株較矮,果實小,卵或長卵。
全國茄子栽培面積約300多萬畝,廣東約10萬畝,分布於全省各地,以湛江市等北運基地較為集中。廣東栽培的茄子果形以長茄為主,也有卵圓形和圓形等,果色以紫紅色為主,也有白色、青色和紫黑色。近年來,隨著北運市場需求量的增大,北運基地也喜 歡種紫黑色,有亮澤的長茄、卵圓茄和圓茄。
茄子的吃法,葷素皆宜。既可炒、燒、蒸、煮,也可油炸、涼 拌、做湯,都能烹調出美味可口的菜肴。吃茄子建議不要去皮,它的價值就在皮裏面,茄子皮裏面含有維生素B,維生素B和維生素C是壹對很好的搭檔,我們攝入了充足的維C,這個維C的代謝過程中是需要維生素B的支持的;由於現在種植過程中使用太多農藥,建議燒煮茄子前壹定要用洗滌劑把茄子清洗幹凈。
編輯本段營養成分
茄子的營養,也較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 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特別是維生素P的含量很高。每10Q克中即含維生素P750毫克,這是許多蔬菜水果望塵莫及的。
維生素P能使血管壁保持彈性和生理功能,保護心血管、抗壞血酸,這種物質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粘著力,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減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及滲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使心血管保持正常的功能,防止硬化和破裂,所以經常吃些茄子,有助於防治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和出血性紫癜。保護心血管、抗壞血酸:此外,茄子還有防治壞血病及促進傷品愈合的功效。
國外研究結果表明它的抗癌性能是其他有同樣作用的蔬菜的好幾倍,是抗癌強手;防治胃癌:茄子含有龍葵堿,能抑制消化系統腫瘤的增殖,對於防治胃癌有壹定效果。此外,茄子還有清退癌熱的作用。茄子含還含磷、鈣、鉀等微量元素和膽堿、胡蘆巴堿、水蘇堿、龍葵堿等多種生物堿。尤其是紫色茄子中維生素含量更高。
抗衰老:茄子含有維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可使血液中膽固醇水平不致增高,對延緩人體衰老具有積極的意義。
營養含量:每100克含有蛋白質2.3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3.1克,鈣22毫克,磷31毫克,鐵0.4毫克,胡蘿蔔素0.04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04毫克,尼克酸0.5毫克,抗壞血酸3毫克。此外,還含有維3.
藥用
中醫學認為,茄子屬於寒涼性質的食物。所以夏天食用,有助於清熱解暑,對於容易長痱子、生瘡癤的人,尤為適宜。消化不良,容易腹瀉的人,則不宜多食,正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 所說:“茄性寒利,多食必腹痛下利。” 《滇南本草》記載,茄子能散血、消腫、寬腸。所以,大便於結、痔瘡出血以及患濕熱黃疸的人,多吃些茄子,也有幫助,可以選用紫茄同大米煮粥吃。《本草綱目》介紹,將帶蒂的茄子焙幹, 研成細末,用酒調服治療腸風下血;《滇南本草》主張用米湯調服, 更為妥當,因為腸風下血和痔瘡出血,都不宜用酒。 把帶蒂茄子焙幹,研成細末,更常作外用。科屬為茄科植物茄的果實。
別名落蘇、酪酥、昆侖瓜。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入胃、腸經。
功效主治〕清熱涼血,消腫解毒。主治腸風下血,熱毒瘡癰,皮膚瘡瘍等病癥。
編輯本段保健食譜
1.炸茄餅 茄子3O0克,肉末IOO克,雞蛋三枚,蔥花、姜末各適量。先將茄子洗凈去皮,切成直徑3厘米長的夾刀片(第壹刀切斷,第二刀相連);肉末內加黃酒、精鹽、蔥、姜與味精,攪拌均勻;雞蛋去殼打碎,投入於澱粉調成糊,茄夾肉撒少許幹澱粉後,將向末放入做成茄餅;鍋內放油燒至六成熱時,茄餅掛糊,逐個下鍋炸至八成熟時撈出,待油溫升到八成熱時,再將茄餅放入復炸,至酥脆出鍋,撒上椒鹽末即成。此菜香脆可口,具有和中養胃作用,胃納欠佳,食欲不振者尤宜服食。
2.炒茄子 茄子250克。先將茄子洗凈,切成小塊,置鍋火上,加油燒至七成熱,傾入茄子塊不斷煸炒至熟,再加少許精鹽即可。此菜具有清熱解毒功效,適用於痔瘡出血患者食之。
3.蒸茄子 茄子250克。茄子洗凈,切大條狀,放入碗中,入蒸籠蒸20分鐘左右;將蒸熟的茄子取出,趁熱放鹽、淋上麻油即成。此菜具有清熱消癰的功效,適用於熱毒瘡癰所致皮膚潰爛。
4.蝦仁茄罐 茄子750克,蝦仁50克,瘦肉150克,雞蛋2枚,冬菇、凈筍各25克,蔥、姜末各適量。先將茄子削成1厘米厚的圓片,每片挖成象眼花刀;豬肉切成4厘米長絲;筍、冬菇切成絲;用開水把冬筍、冬菇絲燙壹下,控幹待用;坐炒鍋,將油燒溫,先把蝦仁炒壹下,撈出,再下茄片炸至呈金黃色時撈出;雞蛋炒成碎塊備用;坐炒鍋,將肉絲、面醬放入,加蔥、姜炒熟,鍋內入蝦仁、雞蛋、冬菇絲、筍絲,烹入料酒、醬油,加味精和少許湯拌勻,裝盆
中作餡,最後取壹只碗,碗底鋪壹片茄子,貼靠碗邊圍上茄片,把餡裝入碗內,上面蓋上茄子片,上蒸籠蒸熟,蒸熟後的原湯倒勺內,將茄子罐合入平盤,鍋坐火上勾芡,加花椒油,最後把汁澆在茄子罐上即成。此菜色香味俱佳,營養豐富,具有健脾寧心,降壓止血的功效。適用於動脈硬化,高血壓,腦血栓形成及壞血病患者食之。
註意事項茄子性涼,脾胃虛寒便溏者不宜多食。
文獻選錄
《日華子本草》:“治溫疾,傳屍癆氣。”
《醫林纂要》:“寬中,散血,止渴。”
編輯本段食療作用
茄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
具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
用於熱毒癰瘡、皮膚潰瘍、口舌生瘡、痔瘡下血、便血、衄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