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株洲機車車輛廠和湘潭電機廠有合作制造工礦用小型電力機車的經驗,鐵道部決定由這兩個廠承擔電力機車的試制工作,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北京鐵道學院、唐山鐵道學院等單位參加了聯合設計。
1958年7月15日至20日,由國家技術委員會委員組成的技術審查委員會在湘潭成立。1958年7月15日至20日,國家技術委員會技術審查委員會等單位在湘潭電機廠審查了國產電力機車的設計任務書和技術設計方案,並在設計過程中根據中國鐵路的實際需要,對H60型機車進行了大量修改,其中主要修改達78處。
同年8月開始試制,株洲機車車輛廠負責機車車體、轉向架等機械部分,湘潭電機廠負責牽引電機、整流器等電器部分。1958年11月18日,株洲機車車輛廠完成了試制的電力機車車體、轉向架等機械部件的組裝,然後送往湘潭電機廠進行總裝。
1958年12月28日,中國第壹臺幹線電力機車從湘潭電機廠出廠,定型為6Y1型,編號為001,定名為韶山型。"6Y1 "中的 "6 "表示機車有六根車軸,"Y "表示采用先導管整流,"1 "表示第壹型。"6Y1 "型機車設計為客貨兩用的幹線電力機車,采用低壓側穩壓開關調節電壓,功率為 3900 千瓦,最高時速 100 公裏。機車出廠後,首次發往美國。機車出廠後立即赴北京,在新環鐵試驗基地進行試驗,但先導管整流器不能正常工作,回廠進行整修。
1959年10月國慶節期間,6Y1型 "韶山 "電力機車和大連機車車輛廠的蛟龍號、戚墅堰機車車輛廠的前進號、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的衛星號內燃機車赴京展出,同年12月參加第二屆全國工業交通展覽會。1959年11月12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親自題詩祝賀。
"風電現眼前,蛟龍追衛星。韶山初見星火,今朝已是燎原"。
1960年3月,第二臺6Y1型電力機車(6Y1-002型)在田心機車車輛廠舉行落成典禮。
1960年5月,我國第壹條電氣化鐵路幹線--寶成鐵路寶雞至鳳州段建成通電,6Y1型電力機車於1961年5月到寶成鐵路進行實地試運行。實地試運行,但由於制造工藝差,導致機車存在先導管反弧、調壓開關燒壞 "大炮 "和牽引電機環燒三大質量關鍵問題,且制動性能差,缺乏阻力制動,列車下坡時危險較大,6Y1型機車壹直沒有批量生產。為了應對電力機車的短缺,鐵道部決定從法國進口壹批阿爾斯通公司生產的6Y2型電力機車作為過渡。6Y2型機車同樣采用了先導管整流器,但配備了更為先進的高壓側穩壓器和再生制動裝置,於1961年8月15日正式投入寶成鐵路運營。 面對機車的內在質量問題,1961年,鐵道部和壹機部兩次在株洲召開會議,決定由田心機車車輛廠、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湘潭電機廠組成6Y1型電力機車質量改進聯合工作組和6Y1型1、2號機車可靠性技術服務組,開展技術攻關。
隨著我國半導體技術的發展,以及國產先導管質量不穩定、壽命短的問題,在株洲所、田心機車廠、北京變壓器廠***的努力下,1966年6月生產的6Y1型004號機車開始使用大功率半導體矽整流器代替先導管作為整流器,成為我國第壹臺使用矽整流器的電力機車,每臺機車***用矽元件960個,使用效果良好。
1967年,天心機械廠借鑒6Y2型機車的技術,試制出6Y1型007機車。針對牽引電機故障率高,主要是環火和電樞匝間短路的問題,研究發現蘇聯的NB410(НБ410)型牽引電機設計的根本缺陷在於電壓高、極數少、換向片多而薄,於是株洲所、田心機器廠****,配合研制1500伏帶補償繞組的ZQ650-1型四極牽引電機。最初6Y1型機車仿照蘇聯H60型機車,采用28元件的調壓開關和鐵芯過渡電抗器,容易造成調壓開關觸點燒毀、牽引電機起弧等故障;為此,又研制了帶滅弧罩的新型20元件調壓開關,並設計試制了空心電抗器,減小了過渡電流的沖擊。通過這些改進,007型機車成功地解決了點火管、調壓開關和牽引電機三大難題,並用碳滑板單臂受電弓代替了原來的雙臂受電弓,增加了電阻制動,解決了初期的許多故障問題。
1968年,天心機械廠、朱機總結前人的經驗和成果,試制出6Y1型008機車,對6Y1型電力機車進行了第壹次重大技術改造,全面改進整流器,牽引電機功率提高到700千瓦,機車每小時功率提高到4200千瓦,持續功率3780千瓦,電阻制動功率也提高到2800千瓦,最高時速90公裏。第八臺6Y1型機車試制成功後,天心機械廠上報鐵道部要求將該型電力機車投入批量生產,而當時正值文革時期,鐵道部已實行軍事管制。1968年4月27日,經鐵道部軍管會決定,批準從008號機車開始,6Y1型電力機車正式命名為韶山1型,並於1969年開始小批量生產。1975年7月1日,參加寶成鐵路全線電氣化通車典禮的機車就是008號機車。
在生產過程中,田心機械廠和株機研究所根據機務段的實踐經驗,對韶山壹號機車進行了多次改進。1971年,對韶山1型061號機車進行了第二次重大技術改進,包括增加主變壓器容量,用矽單元過渡電抗器代替過渡電抗器,用矽單元勵磁代替電阻制動,運行等級由9級提高到33級等。1976 年,從韶山壹號機車 131 號機車開始進行第二次大的技術改進,將主電路中的抽水電路改為單抽頭雙開橋式整流穩壓電路,取消過渡矽單元,將其與主整流單元合並等。經過三次重大技改,韶山131號機車更換為過渡矽單元,主變壓器容量增加。 經過三次大的技術改進,韶山1號電力機車趨於成熟、穩定。1980年,經鐵道部審定,從韶山1型221車基本定型並開始批量生產,至此,已從6Y1型機車出廠第20多年。截至1982年底,株洲電力機車廠已生產韶山1型電力機車299臺,分別配屬給4個鐵路局(西安鐵路局、成都鐵路局、武漢鐵路局、北京鐵路局)、1個鐵路公司(廣鐵集團)下轄的7個機務段(寶雞機務段、安康機務段、勉縣機務段)、安康段、勉協段、馬角壩段、六裏坪段、石家莊段、株洲機務段),用於寶成鐵路、陽安鐵路、襄渝鐵路襄陽至安康段、隴海鐵路寶雞至天水段、石太鐵路等。
韶山1型電力機車於1988年停產,***共生產826臺(其中6Y1型7臺)。不同年份生產的機車車號牌也不同,其中6Y1型**** 7臺,車號為 "6Y1-0001"~"6Y1-0007";第8臺~第649臺韶山1型機車,車號為 "韶山1008"~"韶山1649";第650臺~第826臺韶山1型機車,車號為 "SS1-0650"~"SS1-050"。"SS1-0826"。到 2000 年代,早期生產的韶山 1 號機車已接近或超過 30 年的使用壽命,開始進入報廢階段,許多機車已被封存或作為廢金屬出售拆解。
2014年9月19日晚21時59分,韶山1型309次電力機車完成牽引柘城地-太原6806次客車的牽引任務返回太原機務段,中國中鐵控股的韶山1型電力機車徹底退出運營。不過,由於太原局電力客運機車不夠用,所以又將其中的兩臺韶山1型機車(281、685)改為熱備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