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安全的藥物,也可能因患者不同而過敏。有過藥物過敏的患者,請醫生在醫保ic卡中註明過敏藥物。壹位有藥物過敏史的老太太,因為牙齦發炎去了家附近的牙醫診所。雖然她有對藥物過敏的印象,但她記不起藥物的名字,所以牙醫用了抗生素和止痛藥。沒想到,她還是出現了嚴重的過敏反應,全身表皮和黏膜潰爛。她在燒燙傷重癥監護室住了兩個月才出院,後來申請了藥傷減免。
根據藥物損害救助基金會的調查,這位老太太患有慢性疾病,平時到固定的醫院就醫。雖然病歷上記錄了老婆婆的過敏藥物,老婆婆和家人也知道自己有藥物過敏,但壹直覺得醫院記著就好,所以沒有刻意記下藥物的名稱。沒想到連去看牙醫都可能遇到過敏藥。
根據危害緩解基金會的說法,藥物過敏是指服用、塗抹或註射藥物後,機體產生的免疫抵抗,多為皮膚瘙癢、皮疹等輕度癥狀。也可能有少數嚴重病例因藥物過敏導致休克、皮膚潰爛、肝炎甚至死亡。
再安全的藥物,也可能因患者不同而過敏。此外,即使部分患者首次服藥後出現輕微過敏反應,再次誤用時也很可能引發更強烈的免疫反應,造成更嚴重的危害。
藥物傷害救助基金會提醒公眾,藥物過敏可能出現的反應包括皮疹、皮膚瘙癢、水泡、眼睛腫脹、喉嚨痛、呼吸困難和心跳加快。如果懷疑有過敏癥狀,請立即復診,盡快處理,可以減少嚴重藥物傷害的發生。
如果有藥物過敏史,壹定要記下藥物名稱,或者隨身攜帶藥物過敏記錄卡,看病時主動告知。拿到藥的時候可以讓藥劑師幫妳檢查壹下,避免再次誤服過敏藥物帶來的傷害。醫務人員還應在開藥時提醒患者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或過敏癥狀,並告知應對方式。
藥物傷害救濟基金會印制了藥物過敏記錄卡和健康教育傳單,分發給臺灣所有基層診所。有需要的人可以問問附近診所的醫生。如果醫務人員或有需要的人,可以在藥物損害基金會的網站tdrf或撥打(02)2358-4097免費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