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鼻咽癌的病因有哪些?

鼻咽癌的病因有哪些?

鼻咽癌病因學

鼻咽癌詳解:

確切的原因還不知道。壹般認為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1.遺傳因素

該病具有壹定的種族易感性和家族聚集性,與免疫遺傳標記有關。患者HLA的A2、BW46、A11、B17頻率較高。A2和B17的連鎖不平衡,B17和B27大多同時出現。染色體非整倍體、二倍體和超二倍體的頻率和畸變率高,出現各種異常染色體,自發姐妹染色單體交換率增高,尤其是EB病毒相關抗體VCA—IgA陽性者。比如生活在中國其他國家的南方人的後代仍然保持著鼻咽癌的高發病率,提示鼻咽癌可能是壹種遺傳性疾病。

2.病毒因素

主要是EB病毒,從70年代開始發現與鼻咽癌關系密切。EBV存在於大多數角質化鱗狀細胞癌和幾乎所有未分化鱗狀細胞癌中。世界上大多數人在童年感染EBV,但只有少數人在成年後發生鼻咽癌。EBV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免疫系統對EBV感染的控制作用以及EBV逃避免疫應答的機制是研究的重點。近年來的研究表明,EBV不僅可以感染B淋巴細胞,還可以感染T和/或NK細胞,並產生大量的細胞因子I..

3.環境因素

許多致癌化學物質,如亞硝胺、多環芳烴、微量元素鎳等,都與該病的發病有關。在廣東調查發現,鼻咽癌高發區大米和水中的微量元素鎳含量高於低發區,鼻咽癌患者頭發中的鎳含量也高於低發區。動物實驗表明,鎳對亞硝胺誘發的鼻咽癌有促進作用。生活中接觸甲醛的人也容易患鼻咽癌。也有報道稱,在我國南方地區,吃鹹魚和腌制食品是鼻咽癌的高危因素,還與吃鹹魚的年齡、時間限制和烹調方法有關。在動物實驗中發現,維生素A缺乏和性激素缺乏可能改變鼻咽粘膜對致癌物的敏感性。

癥狀

鼻咽癌的癥狀

首發癥狀往往是鼻塞和咽鼓管阻塞。中耳積液、鼻血或流鼻血也是常見癥狀。癌癥的擴散會導致頸部淋巴結腫大。

(1)出血。鼻咽癌早期容易出血,最常見的是鼻吸後有血性痰或鼻血。起初出現少量血絲,有時不出現,常被誤診為呼吸道炎癥而被忽視。當出血量較大時,病變往往進入晚期。

(2)鼻部癥狀。腫瘤堵塞鼻孔後,出現鼻塞,多為單側。腫瘤長出來可能兩邊都堵。

(3)耳部癥狀。腫瘤堵塞或壓迫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鳴、耳悶及該側聽力下降,或伴有鼓室積液。

(4)頸部淋巴結腫大。頸部淋巴結轉移可發生在早期,首先它常發生在頸深淋巴結的上組,即位於乳突尖下方或胸鎖乳突肌上段前緣的淋巴結。開始出現在壹側,後發展為無痛性雙側包塊,包塊堅硬,活動度差,迅速增大固定。隨後,頸中下淋巴結相繼受累,合並成巨大腫塊。

(5)頭痛。常由腫瘤破壞顱底並在腦中擴散累及三叉神經引起。疼痛偏於患側的顳、頂或枕部,早期為間歇性,晚期為固定性。

(6)腦神經癥狀。腫瘤通過破裂孔進入顱骨,常先侵犯第五、第六腦神經,再累及第四、第三、第二腦神經。除頭痛外,還可出現面部麻木、復視、視力模糊、上瞼下垂、眼外肌麻痹,甚至眼球固定或失明。頸深淋巴結腫大還可能壓迫第ⅸ、ⅹ、?及穿透顱底的腦神經,導致軟腭麻痹、吞咽困難、聲音嘶啞、舌伸偏等。

(7)異地調動。晚期腫瘤可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如肺、肝、骨等,產生相應的癥狀。

支票

鼻咽癌檢查

1.前鼻孔內鏡檢查:鼻粘膜收斂後,通過前鼻孔內鏡可看到後鼻孔和鼻咽部,可發現侵犯或鄰近鼻孔的癌瘤。

2.間接鼻咽鏡檢查:該方法簡單實用。要依次檢查鼻咽壁,註意鼻咽後壁和兩側咽隱窩,觀察兩側相應部位,尤其是兩側不對稱的黏膜下隆起或孤立結節。

3.纖維鼻咽鏡檢查:纖維鼻咽鏡檢查時,可用1%麻黃堿溶液收斂鼻粘膜,擴張鼻腔通道。然後用1%丁卡因溶液麻醉鼻道,再從鼻腔插入纖維鏡,壹邊觀察,壹邊向前推,直到到達鼻咽腔。這種方法簡單,鏡子固定好,但對後鼻孔和前壁的觀察不理想。

4.頸部活檢:對於鼻咽活檢未確診的病例,可進行頸部腫塊活檢。壹般可在局麻下進行,術中應選擇最早的硬淋巴結,以便取出整個包膜。如果取出活檢確實有困難,可以在腫塊處做楔形活檢,組織壹定要切到壹定深度,避免擠壓。手術野術後不應縫合過緊或過密。

組織病理學檢查在有腫瘤的地方或疑似腫瘤區域咬組織,受累淋巴結也要取出進行病理診斷。鱗狀細胞癌細胞體較大,可見細胞間橋,因此細胞界限清楚。細胞質,嗜酸性和部分角質化;細胞核明顯,染色深,核異型性大,可見核分裂。在癌巢的中心,壹些細胞角質化形成角質化的珠子。鱗狀細胞癌根據角化程度、角化珠數量和細胞間橋數量可分為高、中、低分化三種類型。鼻咽和口咽鱗狀細胞癌的特殊類型是淋巴上皮瘤,其分化差,甚至可能在原發竈之前就已經侵犯眼眶,導致淋巴轉移。有時原發竈很小,很難定位活檢。大多數盲檢活檢可能揭示主要病竈。1/3患者有壹定程度的顱底損害,大部分顱神經受損,首先是展神經受損,然後是其他神經麻痹。淋巴上皮瘤分為兩種亞型:

(1)Regaud型:細胞體積大,分化差,細胞核圓形或卵圓形,有空泡,有絲分裂多的癌細胞以條索狀或小梁狀分布在豐富的淋巴基質中。

(2) Schmencke型:類似網狀細胞變性的癌細胞散在於巢狀或腫塊內的淋巴樣基質中。

這兩種類型缺乏角質化,因此很難診斷。但電鏡顯示細胞質中有張力絲和橋粒,角蛋白染色陽性可證實其來自上皮。

5.細針抽吸:這是壹種簡單、安全、高效的腫瘤診斷方法,近年來得到普及。對於懷疑頸淋巴結轉移者,可先用細針抽吸獲取細胞。具體方法如下:

(1)鼻咽腫瘤穿刺:將7 #長針連接到註射器上。口咽麻醉後,在間接鼻咽鏡下將針插入腫瘤實質,抽出註射器使其呈負壓,並能在腫瘤內來回移動兩次,將提取液塗在載玻片上進行細胞學檢查。

(2)頸部腫塊細針穿刺:將7號或9號針連接到101註射器上。局部皮膚消毒後,選擇穿刺點,沿腫瘤長軸進針,用註射器抽吸並使針在腫瘤內來回移動2 ~ 3次,然後取出抽吸物進行細胞學或病理學檢查。

6.EB病毒血清學檢測:目前廣泛采用免疫酶法檢測EB病毒的IgA/VCA和IgA/EA抗體滴度。前者靈敏度較高,準確度較低;後者正好相反。因此,對疑似鼻咽癌患者宜同時檢測兩種抗體,有助於早期診斷。在IgA/VCA滴度≥ 1: 40和/或IgA/EA滴度≥ 1: 5的情況下,即使鼻咽部沒有異常,也應從鼻咽癌的共同部位取出脫落細胞或活組織。如果暫時不能確診,應定期隨訪,必要時做多次活檢。

7.鼻咽側位片、顱底片、CT檢查:每個患者都要有鼻咽部、顱底的常規照片。懷疑累及鼻竇、中耳或其他部位,應進行相應的放射檢查。有條件的單位要做CT掃描,了解局部擴張情況,特別是咽旁間隙的浸潤範圍。這對確定臨床分期和制定治療方案非常重要。鼻咽側位片上可見頂後壁軟組織彌漫性增厚或局部突起。在顱底x線片上,若顱底骨受侵,可見邊緣不規則或毛孔擴大的溶骨性缺損。CT掃描分辨率高,能清晰顯示軟組織密度的腫塊影、骨質破壞區及咽旁間隙病變範圍。眼眶、鼻竇、翼腭窩和海綿竇均受累(圖4)。CT檢查對放射治療的設計、手術方式的選擇和隨訪觀察有重要意義,應作為常規檢查。

8.b超檢查:b超檢查已廣泛應用於鼻咽癌的診斷和治療。該方法簡單無創,患者樂於接受。在鼻咽癌病例中,主要用於檢查肝臟、頸部、腹膜後和盆腔的淋巴結,以了解是否有肝轉移、淋巴結密度和囊腫。

9.磁共振成像檢查:因為磁共振成像(MRl)可以清晰顯示顱骨各個層面,腦溝、腦回、灰質、白質、腦室、腦脊液管、血管等。用SE法顯示T1和T2擴展高強度圖像,可診斷鼻咽癌、額上竇癌等。,並顯示腫瘤與周圍組織的關系。

通過檢測與EB病毒相關的抗體,可以了解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診斷

鼻咽癌的診斷

診斷:首先要註意思想。如遇上述癥狀,應仔細檢查鼻咽部。可疑病例應及時活檢,必要時可重復活檢。活檢可以通過鼻腔和口腔獲得。細胞學塗片檢查可發現早期潰瘍浸潤病竈。由於鼻咽癌患者的愛潑斯坦-巴爾病毒抗體遠高於其他惡性腫瘤和正常人,因此病毒外殼抗原-免疫球蛋白A (VCA ~ IgA)抗體的檢測已逐漸被用作疾病篩查和治療後隨訪監測的手段。

鑒別診斷:臨床上鼻咽癌可能誤診為淋巴結核、霍奇金病、三叉神經痛、非化膿性中耳炎等疾病,要註意鑒別。應根據病理活檢結果與鼻咽結核和鼻咽惡性淋巴瘤相鑒別。

款待

鼻咽癌的治療

鼻咽癌的詳細治療;

款待

該病主要采用放射治療,外照射采用60CO或電子加速器。放療前後可輔以中醫辨證治療、化療、免疫治療,提高療效,改善全身情況,減少放射反應。超過35%的患者存活了至少5年。

1.鼻咽部和頸部采用放射治療,放射劑量為70 ~ 80 Gy。腔內照射可用於殘留鼻咽病變。

2.放療後復發的病例可以進行再放療。鼻咽局部復發者可經硬腭和顳下窩切除。頸淋巴結切除術或改良頸淋巴結清掃術也可用於復發性頸淋巴結。

3.作為放療或手術治療後的輔助化療,遠處轉移患者可選擇全身聯合化療。

(1)COMF方案:CTX500mg,靜脈註射,第1、8天;VCR1mg,靜脈註射,第1,8天;氟尿嘧啶750mg,靜脈註射,第1天;

MTX(甲氨蝶呤)50毫克,靜脈註射,第8天。

每4周重復壹次,不良反應小,療效好。

(2)PO方案:PDD(順鉑)每日20mg,靜脈註射,第1-5天;長春新堿1毫克/天,靜脈註射,第6-7天;每1周重復1次,兩次為1個療程;該方法有效率為59%。

(3)AVCC方案:阿黴素25mg/m2,靜脈註射;CTX(環磷酰胺)500mg/m2,靜脈註射;CCNU(環己基亞硝脲,又名羅氮芥)50mg/m2,口服。每四周壹次。

鼻咽癌在下列情況下可以手術切除:

1.手術適用於放療後殘留的孤立鼻咽病竈或頸部轉移淋巴結。

2.對放療不敏感的腫瘤,如腺癌。

3.放療無效的局限性頸部腫塊。

4.如果腫瘤很大或者是持續性的,就需要手術。

保持健康

鼻咽癌的保健

第壹,護理

1.清潔和滋潤鼻腔。若放療後鼻腔幹燥結痂,可用鼻腔灌洗去除痂皮,常用潤滑劑滴鼻。

2.註意加強營養,特別是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適當多吃蔬菜水果。

3.放療後癥狀多為氣陰兩虛。生脈散宜與玄參、白芍、生地、天花粉、茯苓、金銀花同用,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

二、藥膳療法

1,菱角粥:

【組成】鮮荸薺(去皮)100g,粳米100g,清水適量。

【制作】將新鮮菱角用清水洗凈,去皮,切成小顆粒;將粳米淘洗幹凈,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再加入菱角顆粒,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慢熬成粥。

【用法】早晚溫服,1 ~ 2次/d,連續服用壹段時間。

【功效】軟堅散結,清熱養陰。

適應癥:適用於各種癌癥,尤其是鼻咽癌。

【解決方法】荸薺這種食療,味甘、淡,有滋陰清熱、軟堅散結、利水除濕的作用,再配以養胃健脾的粳米,效果更佳。長期使用對鼻咽癌及各種癌癥的治療有壹定效果。對於癌癥引起的水腫,可以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

【註意事項】如無水腫,不宜長期服用。

2、胡蘿蔔粥:

【組成】胡蘿蔔500g,粳米100g,紅糖適量。

【制作】先將新鮮胡蘿蔔洗凈,切成米粒;然後將粳米洗凈,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再加入胡蘿蔔顆粒,用武火和文火煮,待粥成後再加入紅糖,拌勻即可。

【用法】隨餐服用,每天早上1次,晚上1次。

【功效】健脾益胃,軟堅散結。

適應癥:適用於虛弱、乏力、精神疲勞等癥狀。由癌癥引起,尤其適用於鼻咽癌放化療期間的輔助飲食。

【解決方法】胡蘿蔔味甘、性平,含有大量維生素,有壹定的軟堅散結、修復放射性刺激損傷的作用,可與健脾益胃的粳米長期服用,可扶正祛邪,恢復體力,增強體質和抵抗力。對癌癥的恢復有顯著效果。

【註意事項】此飲食宜長期服用。

3、蓮子粥:

【組成】蓮子(去核)30g,粳米100g,糖少許,水適量。

【制作】蓮子用清水浸泡,磨成泥;將粳米洗凈,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加入蓮子糊,先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煨成粥,待溫熱後加入適量白糖拌勻。

[用法]空腹溫服,1 ~ 2次/d..

【功效】清心、解熱、開胃。

適應癥:適用於癌癥引起的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形體消瘦,尤其適用於鼻咽癌、食道癌。

[方傑]此飲食主要用於癌癥引起的脾胃虛弱的患者。飲食中的蓮子味甘、澀、平,入脾、腎、心經。具有滋補心腎、健脾強腸的作用。《本草綱目·日》說:“心腎,厚腸胃,堅精氣,強筋骨,補虛損,久止脾瀉;紅白痰。”與健脾養胃的粳米搭配,可清心養胃,抑制不良反應,止嘔,對癌癥引起的脾胃虛弱、食欲不佳者有壹定療效。

【註意事項】此飲食宜稀不宜稠。

4、鵝血粥:

【成分】鵝血250mL,粳米100g,大蒜,蔥花,油,精鹽,味精。

【制作】將鵝宰殺後,取出血,用開水燙壹下,然後切成小方塊;蔥、蒜洗凈切小段;將粳米洗凈,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文火煮,制成粥。粥煮好後,加入鵝血、蔥、蒜,煮壹會兒,用油、鹽調味。

【用法】隨餐服用,每天早上1次,晚上1次。

【功效】清熱解毒,健脾養胃。

適應癥:鵝血能清熱解毒。主要適用於鼻咽癌熱毒癥狀。

【解決方法】此食療主要用於熱毒致病引起的各種癌癥的早期治療。鵝血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加入適量的水,然後加入荸薺顆粒,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慢熬成粥。

【慎用】陽虛晚期者不宜久食。

5、胡蘿蔔蓮子粥:

【組成】胡蘿蔔500g,粳米100g,蓮子50g,紅糖適量。

【制作】先將新鮮胡蘿蔔洗凈,切成米粒;然後將粳米洗凈,放入裝有蓮子的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再加入胡蘿蔔顆粒,用武火和文火煮,待粥成後再加入紅糖,拌勻即可。

【用法】隨餐服用,每天早上1次,晚上1次。

【功效】散結化痰,軟堅散結。

適應癥:適用於虛弱、乏力、精神疲勞等癥狀。特別適用於鼻咽癌放化療期間的輔助飲食。

【解決方法】胡蘿蔔味甘、性平,含有大量維生素。它們具有壹定的軟化和溶解硬塊以及修復放射性刺激造成的損傷的作用。再加上健脾益胃的粳米,可以扶正祛邪,有利於身體恢復,增強體質和抵抗力。蓮子味甘、澀、平,入脾、腎、心經,有補心腎、健脾強腸之功效。這種飲食可以長期服用,對癌癥的預後有顯著作用。

【註意事項】不適用於以熱毒表現為主的人群。

6、薏米蓮子糯米粥:

【組成】薏苡仁、粳米各100g,蓮子30g,水和糖各適量。

【制作】蓮子洗凈,用清水浸泡半天,稍發後去蓮子心;將薏苡仁和粳米壹起洗凈,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加入蓮子肉,用小火煨至粳米、蓮子、薏苡仁熟透,再加入白糖調味,稍涼後即可食用。

【用法】隨餐服用,每天早晚餐服用1小碗。

【功效】健脾和胃,肺腎,養心安神,澀腸益精,防癌治癌。

【適應癥】適用於脾水腫、老年性水腫、腳氣水腫、遺精、慢性腹瀉、痢疾。適用於鼻咽癌、胃癌、腸癌、宮頸癌等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

【方傑】薏苡仁味甘、淡、微寒,入脾、腎、肺經。有利於水滲、關節疼痛、清熱排膿、健脾止瀉。《本草綱目》記載:“健脾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前人認為“薏苡仁清肺熱,調脾濕”常用於脾虛濕盛。蓮子味甘、澀、平,入脾、腎、心經。具有滋補心腎、健脾強腸的功效,常用於固精益氣,用於心腎不和、下焦不足等多種疾病。兩者結合,再加上粳米,增強了健脾和胃、補肺益腎的功能。

【註意事項】此飲食澀澀,小便困難者禁用。

7、生薏米粥:

【組成】生地30g,小米30g,薏苡仁30g,紅糖適量。

【制作】將生地放入砂鍋中,加入清水約400mL,煮沸半小時,棄去生地殘渣,濾出藥液;將小米、薏米用清水洗凈,放入砂鍋中,倒入生地的藥液,再倒入適量清水,煎成粥。粥煮好後,加入紅糖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小碗,1劑量/d..

【功效】健脾養胃,消堅散結。

適應癥:主要用於鼻腔惡性腫瘤引起的頭痛、鼻出血、疼痛、咳嗽、面部浮腫,也可用於化療、放療後的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白細胞減少、紅細胞減少。適用於鼻腔惡性腫瘤患者。

【方傑】地黃性味甘、寒,有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的功效。薏苡仁味甘、淡、微寒,入脾、腎、肺經。味甘,益脾,但土其實能勝水除濕,達到利水滲濕的效果。除清熱滲濕外,還能除痹通絡;清熱排膿,清肺熱,利腸胃,健脾止瀉,故常用於腫瘤、癰腫、肺痿、腸癰等多種疾病。《千金方》薏苡仁湯、胃經湯均用於治療肺痿、肺癰、嘔吐、膿血、腸癰等癥。再加上小米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有利於腸胃的吸收。

【註意事項】脾虛濕盛、腹脹便溏、陽虛者忌用。

8.黃芪枸杞燉甲魚:

【組成】黃芪50g,枸杞30g,1甲魚(約500g),精鹽、大豆油、清水適量。

【制作】黃芪切片,用紗布包裹;將枸杞洗凈,殺死甲魚,去內臟,用水浸泡,洗凈,切成細絲,將三種食材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燉至熟,用大豆油和精鹽調味。

【用法】隨餐服用,1劑量/d,連用數日。

【功效】補中益氣,滋陰生血。

【適應癥】適用於鼻咽癌舊治、化療引起的頭暈或白細胞減少患者,並能增強免疫力。

[方傑]黃芪味甘,微濕,入脾、肺經。本品能益氣補陽,對氣虛虛弱證有較強的補血作用,因其具有補陽益氣的功能,可用於久病氣滯證。固表止汗,用於體虛表氣不穩自汗;還能拔毒排膿,益氣扶正,用於身體不夠健康,長期不潰爛,或長期不閉口的壞疽患者;利水消腫,益氣通陽利濕,故為治療風濕水腫虛證的良藥。再加上枸杞,性味甘、平,入肝腎經,有滋補肝腎的作用。用於治療體虛乏力、腰酸背痛,具有補虛填精的作用。此外,甲魚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三者相兼容,相輔相成。

【使用註意事項】外感濕熱、脾虛濕阻、腸滑者禁用。

預防

鼻咽癌的預防

預防:1。盡可能避免接受嚴重汙染的外界空氣環境。因為鼻咽是外界空氣進入肺部的必經之路,有害氣體先侵入鼻咽,再進入肺部。

2.戒煙戒酒。

3、註意飲食結構,不要偏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維生素的食物。少吃或不吃鹹魚、臘肉等。

並發癥

鼻咽癌的並發癥

鼻咽癌的並發癥主要表現為腫瘤侵犯顱骨聖經及周圍血管,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視力改變、鼻咽血管破裂出血也是鼻咽癌的常見體征。

  • 上一篇:禁毒知識競賽問答
  • 下一篇:藥劑科的藥庫管理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