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35%硫丹乳油的增效劑是什麽?大師能告訴我嗎?

35%硫丹乳油的增效劑是什麽?大師能告訴我嗎?

農藥增效劑的現狀及應用前景

1前言

農藥劑型和制劑的質量是決定農藥產品價值和效果的關鍵因素,也決定著生產和使用者的安全性以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使用不同種類的增效添加劑,將壹種原藥加工成不同劑型和規格的產品,產生不同的效果,甚至是很大的差異。近幾十年各種田間藥效結果表明,目前加工的農藥制劑產品滲透力低。田間噴灑後,95%以上的農藥無法發揮作用,無效農藥流失揮發,汙染大氣、土壤、水質乃至整個生態環境。目前的對策:(1)復配,即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農藥混合制成制劑,可以提高農藥的毒性,減輕害蟲的抗藥性,但害蟲會產生復合抗藥性,同時環境中的汙染物種類增多。(2)添加增效劑可以大大減少農藥有效成分的用量,充分發揮藥效,盡可能減緩昆蟲產生抗藥性的概率。並促進作物生長發育,增強抗逆性,增產增收。

增效劑主要是害蟲中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等生物可降解酶的抑制劑。農藥增效劑的作用機理主要是抑制或減弱靶標(害蟲、雜草、病菌等)的解毒作用。)對農藥活性的影響,延緩農藥在防治對象體內的代謝速度,從而增加生物防治效果。農藥增效劑作為壹種農藥助劑,對不同種類的農藥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增效劑的化學結構必須與活性成分的作用方式相適應;

(1)內吸收劑(殺菌劑、除草劑、殺蟲劑):需要助劑來幫助植物中活性成分的轉移。對於葉面處理劑,這也包括藥劑通過植物表皮的轉移。

(2)觸殺/保護劑(殺菌劑和殺蟲劑):需要助劑來幫助增加覆蓋率(潤濕劑)和增強耐洗性(粘合劑)。

增效劑本身無活性,但與相應的農藥混合後,能明顯提高其潤濕、鋪展、分散、滯留和滲透能力,減少噴灑藥液隨風(氣流)飄移,防止或減輕對鄰近敏感作物的傷害等。有利於藥液在葉片上的鋪展和附著,減少紫外線對農藥制劑中有效成分的分解,達到延長藥效有效期,提高其生物活性,減少用藥量,降低成本,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壹個好的增效劑不僅能使農藥的防治效果提高幾倍甚至幾十倍,還能延緩抗藥性的產生,延長來之不易的農藥品種的壽命。

2國外概況

自從20世紀30年代末發現帶有鄰亞甲二氧基苯基的化合物,簡稱MDP化合物,不僅對擬除蟲菊酯,而且對其他農藥都有或多或少的增效作用以來,國外許多專業農藥公司和研究機構壹直在積極開發農藥增效劑,發表了許多專利和文章,並把許多新產品投放市場。

2.1農藥方面

應用目標包括除蟲菊酯、有機氯、有機磷、氨基甲酸酯和植物殺蟲劑魚藤酮。

亞甲二氧苯衍生物主要用作擬除蟲菊酯、氨基甲酸酯、有機磷和昆蟲生長調節劑等農藥增效劑,通式如下:

二丙醚、胡椒基丁醚、甲基增效磷、增效磷、XG-1高滲油增效劑、

HWP-2強力增效劑、GY-1農藥增效劑、氮酮、滲透劑CN、京4-9增效劑等。沈陽化工學院在1983研制的混合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添加劑對莠去津的增效作用提高了近壹倍。在此基礎上,我們正在積極開展農藥增效劑SYP-2及其類似物的合成,以增強農藥、蚜蟲和殺蟎劑的活性,並取得了壹定的進展。增效劑和主劑已混配並桶噴或作為制劑的組合物施用,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3.1農藥方面

應用對象為:氰戊菊酯、氯菊酯、234生物菌酯、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擬除蟲菊酯、氨基甲酸酯、丙烯菊酯、有機磷農藥等。

三苯基膦:馬拉硫磷的專用增效劑。

GY-1農藥增效劑:用於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伊維丁、氧樂果等乳油和滅多威水溶液中。

農用高滲增效劑:京5號,用於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如敵鼠、功夫、氯氰菊酯、氰戊菊酯;京-4號用於氨基甲酸酯和硫丹等其他農藥以及其他與有機磷復配的農藥,用於樂果、久效磷等部分有機磷農藥。

滲透劑CN:對大多數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有增效作用(倍),對有機磷類農藥有近$ NUMBER倍的增效作用,如溴氰菊酯、擬除蟲菊酯、久效磷、水胺硫磷、甲基對硫磷、氧樂果、敵敵畏等。

CT-901:用於阿維菌素、啶蟲脒、吡蟲啉、甲基對硫磷、水胺硫磷、敵敵畏等。

HP-1:用於氧化樂果和殺蟎鱗片,提高藥效(#6倍。

胡椒基丁醚: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倍硫磷、敵敵畏、莠去津、三氯生。

增效磷:與有機磷(尤其是擬除蟲菊酯)等農藥混用時,對多種害蟲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對已產生抗性的相關害蟲的防治增效活性也很明顯。

八氯二醚:甲氰菊酯、醚菊酯、氯氰菊酯和Es- biothrin在滅蚊方面的協同效應。

氮酮(十二烷基氮雜環丁烷-2-酮):對擬除蟲菊酯、有機磷等農藥有明顯的增效作用。

3.2除草劑

應用對象有有機磷、二苯醚、酰胺等。

氮酮:對多種農藥有增效作用,如除草劑那膠精、虎威、丁草胺、乙草胺等。,都有明顯的協同作用。

商品名為961,是草甘膦專用增效劑。

4應用前景

當前,面對日益增加的人口、日益減少的土地、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和日益嚴峻的環境要求,人們需要開發更加高效、安全的新型農藥。但新農藥研發周期長、投資大、風險高、成功率低,尤其是現代高效和超高效農藥。隨著農藥增效劑的快速發展,必然會產生許多新劑型:壹方面可以減少我國大噸位的可濕性粉劑、乳油等老劑型對環境的汙染,調整我國劑型結構嚴重不合理的現狀,同時節省包裝、儲運費用,對提高藥效、降低毒性、減少環境汙染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另壹方面,可以改善原藥的物理性能,不僅延長原藥的使用壽命,而且可以充分發揮原藥的作用,減少用藥量,擴大適用範圍,降低成本,節省人力。而且可以達到減少環境汙染、提高使用者安全性、最大限度發揮農藥有效成分功效的目的。

因此,研究開發適合我國國情和國際市場需求的增效劑,賦予各種農藥表面活性,增加其潤濕性、滲透性、成膜性、粘附性等理化性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農藥添加劑的使用要點

用於改善農藥在加工或使用過程中的理化性質的輔助物質,也稱農藥助劑。農藥助劑是化學農藥加工劑型中除有效成分以外的各類助劑的總稱。佐劑本身基本沒有生物活性,但能增強防治效果。農藥種類很多,理化性質不同,劑型的加工要求也不同,所以需要的添加劑也不同。助劑選擇是否得當,對農藥制劑的藥效影響很大。如含10%毒死蜱和30%柴油的混合乳油與不含柴油的20%毒死蜱乳油除草效果相似,但毒死蜱用量相差1倍。使用波爾多液時,若加入0.2%~0.3%骨膠,可抵抗雨水侵蝕,提高防病效果。農藥添加劑的合理使用往往可以提高農藥對植物的安全性,降低對人畜的毒性。根據國際農藥制造商協會聯合會(GIFAP)公布的資料,目前有62種劑型。劑型配方中涉及的主要助劑有:分散劑、潤濕劑、乳化劑、增效劑、滲透劑、展著劑、粘合劑、穩定劑、增稠劑、成膜劑、抗凝劑、抗結塊劑、崩解劑、消泡劑、抗漂移劑、抗靜電劑、藥害降低劑、除草劑和拋射劑的解毒劑等。

第壹,添加劑的使用

1.農藥助劑表面活性劑的應用

表面活性劑可以將不能直接使用的農藥制劑制成可用的農藥制劑。作為農藥助劑,不僅可以提高農藥的使用效果,還可以減少農藥的用量,降低農藥對環境的影響,給農業生產帶來巨大的效益。目前農藥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劑主要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鹽、磺酸鹽、酰胺、有機矽等。例如,壹種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和20%氯嘧磺隆壹起施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大麻。在草甘膦中加入適當的高級脂肪烴可以大大提高其除草效果。

近年來,生物表面活性劑的發展也取得了快速進展,它也將是壹種極具發展前景的農藥助劑。生物表面活性劑是由微生物產生的壹類具有表面活性的生物化合物。生物表面活性劑除了具有化學合成表面活性劑的理化特性外,還具有無毒、可生物降解的優點,應用前景十分廣闊,有可能成為化學合成表面活性劑的替代品或升級產品。

2.油和油脂助劑

油類添加劑能加快葉面噴灑農藥的吸收效率,它們能與農藥和水形成均勻穩定的乳狀液,有助於目標作物葉面噴灑時吸收農藥。應用市售石油潤滑油添加劑和乳化劑防除草坪中的三種雜草。目標作物表面的蠟可溶於石油潤滑油溶液,其溶解度因作物種類和生長環境而異。

植物油添加劑在強化除草劑的生物活性和減少霧滴漂移方面比石油潤滑油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好得多。例如,二甲氧基啶和甲基化油添加劑Scoil的混合物對三種雜草的控制效果優於石油潤滑油添加劑CleanCrop。植物油添加劑能促進吸收和傳導,增強除草劑對雜草的控制效果。實驗表明,植物脂肪酸比甘油酯更強。切斯特爾。Foy等人指出幾種添加劑增加煙嘧磺隆對狗尾草的控制效果依次為:甲基化葵花油>;石油潤滑油>非離子表面活性劑WK & gt非離子表面活性劑X-77。

3.無機鹽某些無機鹽添加劑與表面活性劑混合,可以大大提高除草劑的活性。這些無機鹽包括硫酸銨(NH4)2SO4、磷酸氫二銨(NH4)2HPO4和硫酸鎂MgSO4。但是,壹些鹽在噴灑時會破壞壹些除草劑。有資料表明,除硫酸鈣CaSO4、硫酸鈉Na2SO4、磷酸鈣Ca3(PO4)2和磷酸鈉Na3PO4外,鈣、鎂、鈉、鉀鐵鹽都會破壞2,4-D,但這種拮抗作用可以通過降低溶液的pH值或將2,4-D轉化為難以解離的鹽來降低。將尿素、硝酸銨、聚磷酸銨、硫酸銨、石油潤滑油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分別與蓋草靈和二甲氧基啶混合,防治禾谷類作物中的狗尾草,石油潤滑油大於表面活性劑或鹽類。

4.農藥添加劑的混合使用

在實際應用中,不僅僅使用單壹佐劑。為了提高藥效,可以同時選用多種助劑,但必須註意克服各種助劑之間的相互作用,防止農藥光降解,降低藥效。如果將各種助劑(液氨、肥料、油、溶劑、表面活性劑)混合使用,可以增強苯磺隆在小麥、黑麥田中的活性,增強有效成分的滲透,促進其進入植物組織。因此,為了充分發揮農藥的藥效,必須合理使用各種添加劑。在同壹劑型下,不同種類的添加劑會明顯影響藥物的性能。如果農藥與表面活性劑不相容,懸浮劑的懸浮率會降低,不合適的潤濕劑和分散劑會降低可濕性粉劑的懸浮率,表面活性劑也會影響農藥的葉面吸收,這在莖葉處理農藥中尤為重要。

二、影響農藥添加劑應用的因素

表面活性劑由親水部分和疏水部分組成,降低表面張力的能力取決於親水性和疏水性的相關性以及分子在不同相(液滴和植物或動物表面)之間的分布。藥物在靶標上的潤濕鋪展性能和在靶標表面的滯留直接影響藥物在靶標表面的滲透和生物活性的發揮,因此表面活性劑的加入可以增強藥物分子在葉面或昆蟲體內的鋪展,從而促進藥物的吸收。這種影響還與溶液的溫度、濃度和大氣壓有關。

1.表面活性劑的結構、極性和濃度對吸收的影響在研究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對2,4-D葉片吸附和滲透的影響時,SyuanTan等發現聚氧乙烯乙二醇(PEG)系列表面活性劑能大大提高某些農藥噴霧劑在蘋果近軸葉片表皮的滲透效果,但對吸附作用不明顯。PEG表面活性劑的親水親油平衡值(HLB)與表面活性劑的吸附量和2,4-D在葉表皮的滲透量呈負相關。添加表面活性劑可以提高2,4-D對角質層膜的滲透性,其滲透性隨著表面活性劑HLB值的增加而降低。因此,表面活性劑HLB值的變化對2,4-D的滲透率是壹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2.復合溶質滲透

在蒸發過程中,滲入表皮的物質(成分)量與溶液總量無關。溶質的吸收與表皮和殘渣間的系數和濃度有關,滲透速率取決於溶質和表面活性劑的親和力。化合物的滲透速率不僅與在表皮蠟中的溶解度有關,還與溶劑的蒸發速率有關。蒸發後,化合物的滲透速率會受到角質蠟層和表皮中濃度的影響。表面活性劑可能具有疏通運輸障礙、阻礙化合物分散、轉移其吸收位點、改變化合物性質和降低其阻力的作用,從而為植物吸入活性化合物創造條件。滲透性的提高是基於藥物的有效成分與表面活性劑滲入葉片時發生的物理化學相互作用(結合溶解或滲透機制)或特殊表面活性劑誘導植物體內轉運障礙的改變,從而使其更容易穿透顆粒。

三、農藥添加劑在農藥中的作用

農藥施藥新技術的開發、推廣和應用,往往離不開配套的添加劑。為了獲得更好的藥效或將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往往需要添加劑。

1.有些農藥必須同時使用助劑才能保證藥效。如草甘膦、調節膦、2-4滴胺鹽、茅草、麥草畏、毒莠定等。在應用過程中,必須使用規定的助劑(主要是潤濕劑和滲透劑,有時還有安全劑)。

2.選擇合適的佐劑可以明顯提高療效,沒有佐劑效果太差。如在農藥馬拉硫磷噴霧液(濃度0.1%)中加入農藥顯色劑TritonCST,72小時殺滅黑皮膚炎的效果可達83%~93%(單獨使用馬拉硫磷時為6%)。又如添加劑農如100、吐溫80、滲透劑Tx濃度為0.1%時,對調節磷化氫、抑制菜豆生長有明顯影響。

3.匹配添加劑可以滿足某些應用技術的特殊性能要求,使其成為實用的先進技術。比如超低容量噴霧技術對制劑載體或稀釋劑、藥害降低劑有特殊需求;發泡噴塗法對發泡劑和穩泡劑有特殊要求;控釋技術對膠囊皮和懸浮添加劑有特殊考慮;靜電噴卷技術需要滿足超低容量的要求,並有專有的防靜電系統;農藥與液肥配合施用是壹項省時、經濟的技術,要求制劑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或使用專用的外加劑。

4.為了保證安全,在應用中需要添加劑。比如添加適當的抗蒸騰劑、抗漂移劑,可以減少施藥時空氣漂移對敏感作物、人、畜等的危害。添加特殊的有氣味的拒食添加劑和特殊色素,警示人們避免誤食或中毒;仍有許多除草劑活性高,但選擇性不足;為了保護作物免受藥害,在使用安全劑(也稱為解毒劑)時,常常需要與它們配合使用。

四、農藥添加劑的發展趨勢

農藥劑型正在向水基化、顆粒化、多功能化、緩釋化、省力化、精細化方向發展。微乳劑、水乳劑、懸浮乳劑、水分散粒劑、幹混懸劑、緩釋劑等壹些高效、安全、經濟、環境相容性好的新劑型不斷湧現,將是21世紀農藥劑型發展的主流。圍繞農藥劑型的發展趨勢,世界農藥添加劑正朝著大分子量、高效、低劑量、多功能、優質、低價的方向發展。根據這壹發展趨勢,結合中國實際,有關專家提出以下建議。壹是要重點發展木質素磺酸鹽、萘磺酸鹽和烷基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產品。第二,要加快發展三維結構的大分子量表面活性劑。三是大力開發種衣劑成膜新產品。第四,積極開發農藥粘合劑、穩定劑、高效擴散劑和除草劑解毒劑,增加增效劑和滲透劑新品種。同時,應探索微型計算機在農藥助劑生產和新產品開發中的應用,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開發新的農藥助劑正在進行中。我國農藥加工業在這方面的研究比較薄弱。建議有條件的科研院所、研究所和企業建立數據庫,促進微型計算機在該領域的應用和普及。

  • 上一篇:左炔諾孕酮片怎麽讀
  • 下一篇:攝影怎麽了?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