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原
該病的病原體是破傷風梭菌,又稱艱難梭菌。病原體為細長桿菌,常單個存在。有鞭毛,能移動,無莢膜,易產生圓形孢子,大於菌體。位於菌體壹端呈鼓槌狀,厭氧菌,革蘭氏染色呈陽性,但老菌革蘭氏染色呈陰性。繁殖體的病原體對外界抵抗力不強,煮沸5分鐘即可死亡,壹般消毒劑也能在短時間內將其殺死。但病菌的繁殖體有很強的抵抗力,在土壤中可存活幾十年,煮沸90分鐘或高壓滅菌20分鐘即可將其殺死。局部創面消毒可用5%~10%碘酊、3%雙氧水或0.1%~0.2%高錳酸鉀。
2 流行特點
破傷風梭菌廣泛存在於草食家畜的土壤和糞便中,被汙染的土壤成為本病的傳染源。該病主要通過皮膚外傷感染,如斷角、臍帶、鼻環和產後感染等。該病壹般為散發性。
3 臨床癥狀
發病時,奶牛體溫正常,肌肉僵硬,張口困難,運動受限;站立不動,反芻和噯氣減少,瘤胃臌氣減輕,繼而呈現頭頸伸直、兩耳直立、牙關緊閉、四肢僵硬、尾部上翹等癥狀,嚴重時關節屈曲困難;對外界刺激的反向興奮性增高不明顯,病例死亡率相對較低。
4 預防
註意飼養管理和環境衛生,防止牛只受傷。在發病較多的地區,每年定期預防性註射破傷風疫苗1次,成年牛註射1mL,註射後21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1年。免疫期為 1 年。第二年,免疫期為 4 年。幼牛出生後 5~6 周註射 0.5 mL,壹旦有外傷,應及時清創、消毒、治療。
5 治療
本病的治療應包括加強護理、外傷處理和藥物治療 3 個方面。
5.1 將病牛移入清潔幹燥、通風避光的牛舍,保持牛舍安靜。
5.2 處理傷口時應註意無菌操作。擴大傷口,徹底排出膿液、異物和壞死組織,用消毒藥(2%高錳酸鉀、3%雙氧水或5%-10%碘酊等)消毒傷口,同時按劑量在傷口周圍註射青黴素和鏈黴素。
5.3 根據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采取中和毒素、鎮靜解痙、對癥治療等方法治療。發病早期可肌肉或靜脈註射破傷風抗毒素。為緩解痙攣,可緩慢靜脈註射 25%硫酸鎂 100 毫升。如果張口困難,可向咬肌註射3%普魯卡因10毫升。如果病牛無法采食,應每天兩次給予補液和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