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於 1898 年投放市場,近年來人們發現它還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因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註。阿司匹林和其他水楊酸衍生物是通過與聚乙烯醇和醋酸纖維素等含羥基聚合物進行熔融酯化聚合而成的,與遊離阿司匹林相比,所得產品具有更持久的消炎和解熱鎮痛功效。
當然,它是用來銷售的
像具有數百年歷史的阿司匹林這樣備受爭議,但又如此受歡迎,以至於擁有靈丹妙藥地位的藥物實屬罕見。
美國暢銷書《妳--妳的身體指南》稱阿司匹林為 "萬能藥",建議30歲以上的男性和40歲以上的女性每天服用半片(162毫克)阿司匹林,這樣可以使他們的生理年齡年輕兩三歲,患癌癥的風險也會降低。患結腸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也會降低 40%。
這也成為臺灣醫學界的壹種趨勢。亞東醫院院長、心臟科權威朱樹勛,和信癌癥中心醫院副院長謝彥堯,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加護中心主任周家瑜等許多心臟科專家也把這種白色小藥丸當做維生素每天服用。
不過,周家瑜也強調,他服用這種藥物是因為他有心臟病家族史,壹般人服用過多反而會有後遺癥。
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服用。同樣有心臟病家族史的新光醫院內科重癥監護中心主任洪慧峰,以前也是壹名知情人,服用壹年後,經常感覺頭痛,檢查後發現是腦出血,嚇得他立即停藥,用清淡飲食和規律運動來預防心臟病。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副作用多
阿司匹林已成為保護心臟的最佳利器,但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副作用多,包括消化道出血、腦出血、耐藥性等。
最常見的是胃腸道出血。即使是新壹代的腸溶阿司匹林,"發生消化道出血的幾率仍有3%。"周家瑜說,因為阿司匹林成分中的乙酰水楊酸既能防止血栓形成,又容易引起腦出血、胃黏膜出血。
它還會引起腦出血。壹項發表在多國合作的《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的研究指出,美國人冠心病的發病率是亞洲人的4倍,服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臟病的益處更高,但亞洲人出血性中風的發病率是美國人的3至4倍,中風的風險可能高於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臟病的益處。
此外,阿司匹林的抗藥性很強,約30%的阿司匹林幾乎沒有抗血栓作用,長期服用可能無效。
面對越來越多的人把每天服用壹片阿司匹林當作萬能藥。大多數醫生建議,45歲以下,沒有糖尿病、高血壓、肥胖、吸煙、心臟病家族史,以及經醫生評估未來10年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低於15%的市民,不建議服用。即使風險高於15%,仍建議服用75至100毫克的低劑量。
此外,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病史、出血傾向(如血友病患者)、肝腎功能不良、對阿司匹林過敏以及服用抗凝藥物的人需要謹慎服用。
某些族群,如老人、兒童和孕婦也不宜服用。
雖然老年人是心臟病的高危人群,但《英國醫學雜誌》上的壹項研究對2萬名70至74歲的人進行了分析,發現阿司匹林有助於預防約3%的人心臟病發作,但其中5%的人出現了嚴重的胃腸道出血和顱內出血。而且18歲以下的人容易對乙酰水楊酸過敏,從而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後遺癥。
此外,壹些研究指出,孕婦在懷孕頭三個月服用阿司匹林會增加流產的幾率。
周國平強調,"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均衡營養和定期鍛煉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唯壹方法。
小貼士
阿司匹林是目前使用最多、使用時間最長的解熱鎮痛消炎藥,它能抑制體溫調節中樞的前列腺素合成酶,使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和釋放減少,從而恢復體溫調節中樞的正常反應性,使外周血管擴張、出汗,使體溫恢復正常。本品還具有抗炎、抗風濕作用,促進體內合成的尿酸排泄,對抗血小板聚集。適用於緩解發熱、中度疼痛,如關節炎、神經痛、肌肉痛、頭痛、偏頭痛、痛經、牙痛、咽喉痛、傷風感冒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