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圖片集(20張)二。海嘯的特點海嘯在許多西方語言中被稱為“海嘯”,其詞來源於日語“海嘯”,即“港灣上的波浪”(天津意為“港灣”)。人類目前只能通過觀察和預測來預防或減少地震、火山、海嘯等突發性災害造成的損失,卻無法阻止它們的發生。海嘯通常由海底地震引起,震源在海床以下不到50公裏,震級為裏氏6.5級。海嘯的波長大於海洋的最大深度,其在海底附近的傳播不會受到很大阻礙。不管海洋有多深,海浪都能傳過去。海嘯在海洋中的傳播速度約為每小時500至1000公裏,兩個相鄰波之間的距離可能遠至500至650公裏。當海嘯波進入大陸架時,由於其較淺,波高突然增大,這種波浪運動卷起的波高可達數十米。智利地震引發海嘯後,壹片混亂
地震引起的波浪不同於海面上的波浪。波浪壹般只在壹定深度的水層內波動,而地震引起的水體波動是從海面到海底整個水層的波動。此外,海底火山爆發、山體滑坡和人工水下核爆炸也會引發海嘯。此外,隕石撞擊還會引發海嘯,“水墻”可達100英尺。而且隕石引發的海嘯可以發生在任何水域,不壹定發生在地震帶。然而,隕石引發的海嘯可能千年才發生壹次。海嘯與風產生的波浪或潮汐非常不同。微風吹過海洋,形成相對較短的波浪。相應的水流僅限於淺水區。狂風可以在浩瀚的海洋中卷起3米多高的海浪,卻撼動不了深水。潮汐[1]壹天兩次席卷全球。它產生的電流可以像海嘯壹樣深入海底,但海嘯不是由月球或太陽的引力引起的,而是由水下地震引起的,或者由火山爆發、隕石撞擊、水下滑坡引起的。深海海嘯波的速度可以超過每小時700公裏,可以輕松與波音747飛機並駕齊驅。很快,但是
海嘯快照(14)海嘯在深水中並不危險,在開闊的海洋中,幾米以下的單波長度可超過750公裏。這個動作引起的海面傾斜非常微妙,這種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經意地通過。海嘯悄無聲息、無意識地穿過海洋,但如果意外地在淺水區,就會達到災難性的高度。海嘯是壹種強大的破壞性海浪。地震、火山爆發、水下崩塌和滑坡都可能引發海嘯。地震發生時,海底地層斷裂,部分地層突然上升或下沈,導致從海底到海面的整個水層劇烈“晃動”。這種“抖動”和妳平時看到的波浪很不壹樣。波浪壹般只在海面附近波動,涉及的深度不大,波浪的振幅隨水深迅速衰減。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動”是整個水體從海底到海面的波動,蘊含著驚人的能量。海嘯引起的狂浪高度可達10米以上至數十米,形成“水墻”。此外,海嘯的波長很大,可以傳播數千公裏,能量損失很小。基於以上原因,如果海嘯到達岸邊,“水墻”就會沖向陸地,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威脅。
編輯這次海嘯的起因。
地震/海嘯
海嘯是壹種災難性的波浪,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震源在海底下不到50公裏,震級為裏氏6.5級或以上。水下或海岸滑坡或火山爆發也可能引發海嘯。壹次沖擊後,沖擊波在海面上以壹個不斷擴大的圓圈傳播到很遠的地方,就像壹顆卵石落入淺池所產生的波浪。海嘯波長大於海洋最大深度,在海底附近軌道運動沒有受到太大阻礙。不管海洋有多深,波浪都能傳過去。由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崩塌和滑坡引起的破壞性波浪被稱為海嘯。破壞性地震和海嘯只有在存在垂直斷層且裏氏震級大於6.5級時才會發生。當海底地震引起海底變形時,變形區附近的水體發生較大波動,產生海嘯。
海嘯發生後(16張照片),海嘯的傳播速度與其遷移的深度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嘯傳播速度壹般為每小時200-300公裏到1000公裏以上。海嘯在深海不會造成災難,甚至帆船也很難察覺到這種波動。當海嘯發生時,在公海上更安全。海嘯壹旦進入大陸架,深度急劇變淺,浪高急劇增大,可達20至30米。這種巨浪會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海嘯來襲前,為什麽潮水突然退至遠離沙灘的地方,過壹會兒海水又漲了起來?大多數情況下,海面下降現象的發生是因為海嘯沖擊波的波谷首先到達海岸。波谷是波浪的最低部分。如果它先著陸,海面肯定會下降。同時,海嘯沖擊波不同於普通波浪,波長很大。所以低谷落地後,需要相當壹段時間,高峰才會到來。另外,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震中附近,可能是另壹個原因造成的:地震發生時,海底地面有大面積的升降。這個時候,震區附近的海水也有漲有跌,然後就形成了海嘯。
編輯這次海嘯的分類。
海嘯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即氣象變化引起的風暴潮、火山噴發引起的火山海嘯、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嘯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嘯。根據中國地震局提供的材料,地震海嘯是海底發生地震時,海底地形劇烈波動引起的海水強烈擾動。其機制有“下降型”海嘯和“上升型”海嘯兩種形式。“下降式”海嘯:壹些構造地震導致海底地殼大規模急劇下降。壹開始海水沖到突然錯位下沈的空間,上面有大面積的海水堆積。被淹沒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時,折回海面產生壓縮波,形成長波,向四周擴散蔓延。這種向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首先在沿岸出現了異常的落潮現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嘯就屬於這種類型。“隆起”海嘯:壹些構造地震使海底地殼大範圍急劇上升,海水也隨著隆起區上升,隆起區上方出現大規模的海水堆積。在重力的作用下,海水必須保持壹個等勢面才能達到相對平衡,於是海水從波源區域向四周擴散,形成了湍急的波浪。這種隆起型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波首先在海岸上表現出異常高潮現象。1983年5月26日日本海7.7級地震引發的海嘯就屬於這種類型。
在此部分編輯海嘯警報。
海嘯預警的物理基礎
大地震發生後如何快速、正確地判斷地震是否會引發海嘯,仍然是壹個懸而未決的科學難題。盡管如此,根據目前的認識水平,我們仍然可以通過海嘯預警為預防和減輕海嘯災害做出壹些貢獻。海嘯預警的物理基礎是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比海嘯快。P波地震,即P波的傳播速度約為6 ~ 7 km/s,比海嘯快20 ~ 30倍。所以在距離上,地震波比海嘯早幾十分鐘甚至幾小時到達,這取決於震中距和地震波、海嘯的傳播速度。例如,當震中距為1000公裏時,p波地震約2.5分鐘即可到達,而海嘯約需1小時;1960智利地震引發的海嘯用了22個小時才到達日本海岸。如果能利用地震波傳播速度和海嘯傳播速度的差異造成的時差來分析地震波數據,快速準確地確定地震參數,並與可能發生海嘯的海域預先布置的壓力計的記錄進行匹配(不僅要有布置在海面上的壓力計,還要有放置在海底的壓力計),就有可能判斷地震是否激發了海嘯,海嘯有多大。然後,根據測得的等深線圖、海底地形圖和海嘯可能襲擊的沿海地區的地形特征,模擬計算海嘯到達海岸的時間和強度,利用衛星、遙感和幹涉衛星孔徑雷達等空間技術監測海嘯在該海域的傳播過程,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海嘯預警信息及時傳遞給可能遭受海嘯襲擊的沿海地區的居民,並在可能遭受海嘯襲擊的沿海地區開展防災減災科技知識的宣傳、教育和教育。 這樣,海嘯來襲時就有希望挽救成千上萬人的生命,避免大量的財產損失。海嘯預警有可靠的物理基礎,不僅在理論上成立,在實踐中也是可行的,並且已經有了成功的例子。比如1946,海嘯給夏威夷希洛市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1948在夏威夷建立了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從而有效避免了之後海嘯可能造成的損失。如果印度洋沿岸國家在2004年印度洋海嘯之前就像太平洋沿岸國家壹樣建立了海嘯預警系統,那麽蘇門答臘-安達曼地震引發的印度洋海嘯絕對不會造成如此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上面說的海嘯預警對“海洋海嘯”更有效。而對於“近海海嘯”(也稱“本地海嘯”),即引發海嘯的海底地震距離海岸很近,比如只有幾十到幾百公裏的海嘯,由於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海嘯的傳播速度不同,造成的時間差只有幾分鐘到幾十分鐘,因此海嘯的預警更難有效。為了在大地震後快速、正確地判斷地震是否引發海嘯,減少誤判和誤報,特別是“近海海嘯”預警的誤判和誤報,提高海嘯預警水平,有必要加強對海嘯物理的研究。(摘自:科普科技新聞2006年65438+10月24日)
咆哮的海浪
根據現代板塊結構理論,智利是太平洋板塊與南美板塊碰撞的俯沖帶,位於環太平洋火山活動帶。這種特殊的地質結構導致智利處於極度不穩定的地表。自古以來,火山不斷爆發,地震連連,海嘯頻頻出現,災難也時常降臨。21年5月26日淩晨,智利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發生世界地震史上罕見的強烈地震。大小地震持續到6月23日,1多個月共發生225次不同震級的地震。7級以上地震有十幾個,8級以上地震有3個。
海嘯預警系統
地震會引發海嘯,因此海嘯的預警信息應該由地震監測系統提供。在全球地震多發地區,如太平洋沿岸和印度洋沿岸,應該有完善的地震監測網絡。
編輯此段危險
[2]劇烈震動後不久,巨浪咆哮,越過海岸線和田野,迅速襲擊岸上的城市和村莊,人們瞬間消失在巨浪中。港口的所有設施和倒塌的建築都在洶湧海浪的洗劫下被卷走了。事後,海灘上壹片狼藉,到處都是斷木和人畜屍體。地震和海嘯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巨大的。人類目前只能通過預測和觀測來預防或減少地震、火山、海嘯等突發性災害造成的損失,而無法控制其發生。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海洋環境預報室副主任於福江說,中國位於太平洋西岸,大陸海岸線1.8萬公裏。但由於中國大陸沿海被琉球群島和東南亞國家封鎖,大陸架較寬,跨洋海嘯進入這壹海域後,能量衰減較快,對大陸沿海影響不大。因為地震波沿著地殼傳播的速度比地震海嘯波快得多,所以海嘯可以提前預測。然而,海嘯預測比地震探測更困難。由於海底地形過於復雜,很難精確測量海底的變形。65438-0964國際上成立了全球海嘯預警系統協調組。由於太平洋海嘯頻發,海嘯預警系統非常發達。地震發生後15分鐘,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從檀香山分部向參與聯合預警系統的26個國家發布了預警信息。如果印度洋有預警系統,也許人們可以更好地利用從地震到海嘯登陸印度洋海岸的寶貴時間。
編輯這歷史上五次致命的海嘯。
第五名,印尼火山爆發引發海嘯死亡人數:3.6萬原因:火山爆發1.883 8月,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發,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壹次。這次火山爆發遠至澳大利亞都能聽到。火山噴發引起的海嘯波高達130英尺(40米)。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只有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對中國南海海嘯做出了回應。
在拉島,海浪沖走了165個村莊。海嘯引發的海浪直到4350英裏(7000公裏)外的阿拉伯半島才停止。第四名,1782,華南海嘯1782,華南海嘯死亡人數:4萬多人原因:這場災難的歷史記載並不完整,但1964年出版的壹份俄羅斯海嘯目錄認為1782(即乾隆四十七年)(葡萄牙裏斯本地震引發的海嘯)
據:臺灣省海嘯死亡人數超過4萬,島上陸地被淹超過75英裏(120公裏)。第三名,葡萄牙裏斯本地震引發的海嘯葡萄牙裏斯本地震引發的海嘯死亡人數:6萬原因:海底地震1755 165438+10月,大西洋地震震動葡萄牙西南部。裏斯本因為地震和隨之而來的火災而破產。與此同時,古希臘克裏特島火山爆發引發的海嘯
當時,地震引發的海嘯席卷了葡萄牙、西班牙和摩洛哥的沿海城鎮。據估計,襲擊裏斯本的海浪高達18英尺(6米)。二是古希臘克裏特島火山爆發引發的海嘯。古希臘克裏特島火山爆發引發的海嘯死亡人數:654.38+萬以上。原因:火山爆發發生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地中海的錫拉島(現在也叫聖托裏尼島)海底火山爆發產生了巨大的破壞力。古希臘克裏特火山爆發引發的海嘯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海嘯研究中心的研究,這次火山爆發創造了歷史上第壹次海嘯。確切的死亡人數永遠不會知道,但地理證據顯示,海嘯淹沒了克裏特島沿岸50英尺(15米)。第壹位,2004年印度洋海嘯死亡人數:約22.6萬人。起因:海地地震。2004年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沿海發生裏氏9.1-9.3級地震,持續時間10分鐘。地震引發了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
海嘯甚至危及索馬裏沿海居民。僅印尼就死亡166萬人,斯裏蘭卡死亡3.5萬人。在印度、印度尼西亞、斯裏蘭卡、緬甸、泰國、馬爾代夫和東非,有200多萬人無家可歸。死亡22.6萬人,在地震死亡人數中僅排名第四,但在海嘯死亡人數中排名第壹。
編輯此記錄
中國學者發現,公元前47年(即西漢初年元仁年)和公元173年(東漢西平二年),中國有萊州灣和山東黃縣發生海嘯的記載。這些記錄被國外學者廣泛引用,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兩次海嘯記錄。世界上的海嘯發生區域與地震帶大致壹致。世界上有記錄的破壞性海嘯大約有260次,平均大約每六七年壹次。環太平洋地區的地震和海嘯約占80%。日本列島及其附近海域的地震約占太平洋地震和海嘯的60%,日本是世界上遭受地震和海嘯最嚴重的國家。最近,它引發了大規模的海嘯。據英國路透社報道,日本東北海岸在下午14: 46(北京時間13:46)發生了111的強烈地震,初步估計達到裏氏8.8級,隨後在3月65446再次發生。震區目擊者稱,這可能是日本20多年來遭遇的震級最高的地震。此外,有目擊者稱,地震導致東京多處建築搖晃,並造成“多人受傷”。至少有壹棟建築起火,並引發了10米高的海嘯。北京2010 10 10月26日電據外電26日報道,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日前發生地震並引發海嘯。到目前為止,至少有40人死亡,380多人失蹤。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印尼國家災害管理部門表示,當地時間25日,蘇門答臘島發生7級以上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蘇門答臘島西海岸的明打威群島(Mentawai islands)遭到海嘯襲擊。官員稱,到當地時間26日下午,明打威群島等地已有40人死亡。壹些村民的屍體被沖上海岸並被發現。此前有報道稱,海嘯造成23人死亡。另據報道,印尼目前有380多人失蹤。目前,明打威群島南帕蓋島沿岸的貝圖蒙加村200多名村民中,只有約40人獲救,另有至少167人下落不明。大多數失蹤者是婦女和兒童。據信,另有65,438,000人是因海嘯而失去聯系的船只上的乘客。在南巴蓋島,海嘯引發的巨浪侵襲了600米內的沿海村落;北巴蓋島的海浪直接沖擊著房屋的屋頂。大浪也阻礙了救援人員及時趕往災區。中新網10/26電據法新社最新消息,印尼官員稱,印尼地震引發海嘯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升至108人,數百人失蹤。此前有報道稱,印尼國家災害管理部門表示,當地時間25日,蘇門答臘島發生7級以上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印度尼西亞群島的10個村莊遭受海嘯襲擊。在蘇門答臘島以西的明打威群島南帕蓋島,海嘯引發的巨浪侵襲了600米內的沿海村莊;北巴蓋島的海浪直接沖擊著房屋的屋頂。大浪也阻礙了救援人員及時趕往災區。2004年6月26日,65438+2004年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9級海底地震。海嘯襲擊了斯裏蘭卡、印度、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孟加拉國、馬爾代夫、緬甸和非洲東海岸,造成30多萬人死亡。確切的死亡人數已經無法統計了。參見2004年印度洋地震。1998年7月,巴布亞新幾內亞發生兩次7.0級海底地震,造成約2100人死亡。1992 9月尼加拉瓜發生海嘯。1883年8月25日,荷屬東印度群島火山爆發,引發海嘯,36000人遇難。註意臺風來源的位置和日期,浪高受影響地區死亡人數(米),溫哥華島1700 65438+10月26日?北加州到溫哥華島和日本?葡萄牙1755 11 10月16西歐、摩洛哥和西印度群島60000琉球群島1771 85年4月24日琉球群島11 941巽他海峽1883 8年8月26日35爪哇和蘇門答臘36000西裏伯斯海1976八月16 30菲律賓群島5000蘇門答臘西北海岸2004 12.26?印度洋30多萬次海嘯:百余年來最大海嘯:▲1883,印尼喀拉喀托火山噴發,引發海嘯,波及印尼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3.6萬人遇難。▲1896,日本發生7.6級地震,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2萬多人死亡。▲1906,哥倫比亞附近海域發生地震,海嘯波及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部分城市。▲1960年,智利中南部附近的太平洋海底發生9.5級地震(有史以來最強地震),引發史上最大海嘯,波及太平洋沿岸國家,數萬人遇難,甚至遠在太平洋以西的日本和俄羅斯也有數百人遇難。▲從1992到1993 * * 10個月,太平洋發生了三次海嘯,造成2500多人死亡。▲2011 3月110日,日本發生9.0級地震,並引發巨大海嘯,波及環太平洋國家。(日本官方修正為9.0級地震)
編輯本段海嘯自救
人們在旅行中遇到海嘯該怎麽辦?救生小貼士:聽到海嘯警報後不要急著回窩。如何在海嘯中逃生1?地震是海嘯最明顯的前兆。如果妳感覺到強烈的震動,不要靠近大海和河流的入海口。如果妳聽到附近發生地震的報道,妳應該做好預防海嘯的準備,並註意電視和廣播新聞。記住,海嘯有時會在地震後幾小時到達離震源幾千公裏遠的地方。第二,海上船只聽到海嘯警報後應避免返回港口。海嘯在港灣造成的缺口和湍流是非常危險的。如果有足夠的時間,船主應該在海嘯到來之前把船開到外海。如果沒有時間駛出港灣,大家要疏散停泊在港灣的船只。3.海嘯登陸時,海水往往會明顯上漲或下跌。如果看到海面以異常快的速度後退,應該立即撤離到內陸地勢較高的地方。每個人都應該有壹個急救箱,裏面應該有足夠72小時使用的藥品、飲用水和其他必需品。這適用於海嘯、地震和所有突發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