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表示,到2025年,每個人都將擁有功能齊全的電子健康碼和動態管理的電子健康檔案。
到底什麽是電子健康代碼?和我們現在的衛生法典有什麽不同?
1,應用範圍更廣。電子健康碼是壹個人的電子健康記錄。可以簡單理解為對我們現在使用的衛生法典的升級和修訂。現在的衛生碼主要用於疫情防控,而電子衛生碼的功能要強大得多。這就涵蓋了這個醫療信息平臺,現在要帶著病歷和片子去不同的醫院。電子健康碼普及後,只要我們掃碼,病歷的相關信息和之前的治療方案都會有所體現。
2.打通全國互聯。
衛生碼防控以省為主。各省市系統不同,相互之間還存在信息交換,給跨省識別造成了障礙。而電子健康碼是全國互聯,全國各地互認。
這個代碼是什麽意思?
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解決人們經常奔波於各個醫院看病,尤其是異地看病帶來的不便。以後通過這個電子健康碼,妳過去的病例、檢查、化驗結果都可以通過電子化、信息化在全國範圍內交換。
那麽根據規劃的內容,到2025年,為了實現三級醫院核心信息的全國互聯互通,除了體檢,還有這個治療的功能。比如,通過這個龐大的數據庫,可以更快地匹配壹些稀缺的血型,也可以檢測醫生的治療方案、用藥、評估和檢測。
為什麽在這個規範實施的時候,人們最關心隱私?
還記得妳要考壹些,剛填完報名信息,這些輔導班的廣告就跟著來了。我們不希望有壹天,醫生診斷完了,還沒出診,手機就已經收到了藥品廣告的推送。普通人還是希望在享受互聯網便利的同時,每個患者的信息也能得到妥善的保護。
如果有功能齊全的電子健康碼,居民會不會更容易泄露自己的隱私?
當然不是。以現在使用的衛生代碼為例。我們的健康碼是工信部和技術開發商設計的,有三級加密和訪問控制,相對安全。
其實關鍵健康碼中的信息是分三段加密的,分別是我們的身份信息和特定信息數據,第三段是前兩段的授權簽名。當我們使用健康碼時,手機與服務器的通信首先將第壹條身份信息與密碼進行比對,同時驗證第三條的授權。如果兩者有任何壹項匹配不合格,就會停止。
所謂暗碼比對,就是比對加密的信息,而不是原來的身份證信息,而這個加密的信息是不能被壞人利用的,因為沒有辦法計算出原來的信息。
但是,我們還是需要特別註意壹點:不要把自己的健康碼放在社交平臺上。如果被別有用心的人通過技術手段破解,可能對妳不利。壹般來說,如果要通過微信把健康碼發給相關人員,其實是可以馬賽克的,只要它能識別顏色或者正文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