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直接受益於三十年戰爭。1609年,德意誌兩個宗教附庸國成立後,矛盾急劇上升。再加上鄰國的挑釁,最終由捷克起義演變為大規模的流血沖突。歐洲列強都因直接或間接的原因卷入了這場戰爭,而英國革命正處於三十年戰爭的後期,因此列強無暇顧及英國的局勢。
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後,建立了資本主義的聯省****和邦。由於英國革命產生了保皇黨和議會軍兩大陣營,聯省***和邦也分成了兩大陣營。荷蘭省支持議會,而以威廉為首的聯省**** 和國務委員會則贊成國王與英國議會和解。然而,**** 和國務委員會派出使團的目的是反對議會建立壹個強大的國家,並試圖從國王那裏獲得利益,因此調停並沒有奏效。
當時由紅衣主教黎塞留統治的法國自然不能容忍國王的權威被顛覆,他們擔心英國革命會產生連鎖反應,威脅到天主教的統治。然而,由於黎塞留對人民群眾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內亂不斷;黎塞留的 "第二個目的是美化王國",即提高法國在歐洲各國中的地位,因此他加入了三十年戰爭,挑戰哈布斯堡王朝在歐洲的霸權(並成為這場戰爭的最大受益者)。結果,法國國內局勢緊張,實際上采取了兩面夾擊英國的騎墻戰略。黎塞留死後,紅衣主教馬紮然掌權,他的專橫行為引發了壹場嚴重的政治危機,震動了法國的專制制度,這就是弗蘭德斯運動。馬紮然對英國議會軍隊的勝利並不滿意,但查理壹世被立即處死、內亂和三十年戰爭勝利的臨近使他無法按自己的意圖行事。
沙皇俄國也痛恨英國革命。1645年,俄國使節格拉西姆-多赫圖羅夫(Gerasim Dokhturov)抵達倫敦,宣布米哈伊爾沙皇駕崩,新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Alexei Mikhailovich)即位。但直到納西比戰役後的 1645.6 年,多赫圖羅夫才試圖轉達新政府試圖與俄羅斯媾和的公函。然而,俄國拒絕承認英國的政權更叠。
西班牙和英國的恩怨由來已久。自16世紀下半葉以來,英國通過海盜攔截商船或騷擾殖民地港口,通過走私打破西班牙的經濟壟斷,並通過使用武力,給西班牙造成了巨大損失。英西矛盾開始激化,1856 年,英國粉碎了西班牙幹涉英國內政的計劃,成為兩國戰爭的開端。從 1588 年 5 月 20 日開始,西班牙派遣 "無敵艦隊 "與英國進行了長達 5 個月的交戰,西班牙元氣大傷。因此,西班牙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采取了削弱英國的政策,並支持愛爾蘭叛亂。然而,西班牙也處於內外交困的境地,特別是葡萄牙人民在1637年和1640年先後起義反抗西班牙,最終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西法戰爭左右了西班牙對英國的政策。西班牙議會和英國議會的關系更加密切。1646年4月,英國議會代表與西班牙政府就敦刻爾克和佛蘭德斯的未來進行了談判,但與此同時,西班牙反對英國議會的活動,認為英國的海上力量是壹種威脅。
教皇英諾森十世試圖利用國王的困境恢復天主教在英格蘭的統治,他明確表示支持國王和王後,條件是查理壹世宣布自己是天主教徒並承認教皇是教會的領袖。
在北歐國家,丹麥王國也同情英國國王,但在1643年丹麥-瑞典戰爭之後,丹麥王國被迫放棄了對英國國王的支持。另壹方面,瑞典支持英國議會,並尋求與丹麥結盟,以奪取松德堡。
從1645年起,威尼斯**** 和國家參加了對土耳其的戰爭,避免了與英國交戰國的敵對。
此外,在地理位置上,英格蘭與歐洲大陸被英吉利海峽隔開。在當時的條件下,歐洲大陸國家很難越過英吉利海峽對英國發動戰爭,而隨著英國前期實力的積累,綜合國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國際環境特點是,由於英國分為王黨和議會軍,各國支持的陣營不同。有的國家分別支持兩派,如尼德蘭;有的國家支持議會,如西班牙和瑞典;還有更多的國家支持國王,如法國和俄國。事實上,各國介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不僅是為了維護和穩定歐洲的封建秩序,也是從本國利益出發,想從革命中 "分壹杯羹"。
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以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的妥協而告終,但在我看來,英國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直至神聖同盟瓦解之前都扮演著反動的角色。它沒有支持法國大革命,甚至在維也納會議之後,國內還出現了反民主的逆流,只有在神聖同盟瓦解之後,英國資本主義才真正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結合二戰時期社會主義蘇聯與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反法西斯同盟,給我們的啟示是,盡管兩國制度不同,但只要利益壹致,就可以結成同盟(盡管這種同盟在近代是暫時的)。在中國的對外關系中,雖然盟友大多是資本主義國家,但我們可以從資本主義制度中學到很多有利於自身發展的東西,尤其是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在當下的中國,有些人因為民族仇恨或其他類似情緒,故意抵制某個民族或國家。筆者認為,這不是愛國主義,而是由於歷史等原因引發的過分誇大的民族情緒。以日本為例,仇視它的人很多,嘲笑它的人也不少(其中不乏學習歷史的學生)。這種被扭曲的民族情緒只會延誤甚至阻礙壹個國家的進步和發展。人們應該認識到,日本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日本人民的素質。盲目自大只會讓人不思進取,盲目沖動只會讓人乃至國家發展緩慢,這是我對當下中國壹些錯誤情緒的思考。如有不妥,敬請指正。
最後,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雖然不像法國大革命那樣受阻,但也有曲折。但總的來說,革命是在沒有大規模外部武裝幹涉的情況下進行的。
摘自百度百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