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上海的鄭女士帶著兒子來到兒童醫院。我兒子上的是上海城鄉居民醫保。相比她自己的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報銷比例小,自付比例高。
這次來看病,繳費會有很大變化。8月起,上海正式啟動職工醫保“家庭* * *經濟”功能,這意味著鄭女士的職工醫保個人賬戶中剩余的錢,不僅可以自己用,還可以給配偶、父母、子女使用。
綁定兒子信息後,醫保賬戶已經生效。她兒子這次的醫藥費是895元,自己的醫保可以報銷307元,剩下的588元全部由* * *經濟賬戶,也就是鄭女士的個人醫保賬戶中的余額支付。
其實家庭醫保的規則並不復雜。家人組建* * *經濟網後,我原有的醫保待遇不變,但原本需要我自己支付的錢,多了壹個家人支付醫保的渠道。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公共經濟系主任金峰:即使被保險人參加了家族創始人的* * *經濟網絡,他原來適用的待遇規則不變。只是給了他壹個額外的方便,使用家屬職工醫保參保人的個人賬戶,不影響他適用的報銷規則和其他福利。
目前上海已經有4萬多個家庭建立了家庭經濟網絡,相對於上海15萬的從業人員來說還是很低的。但在兒科和兒童醫院,使用醫保賬戶的比例明顯更高。
上海市兒童醫院財務部主任張坤:我院截至8月24日,通過醫保賬戶結算支付的交易超過9000筆,涉及3157戶,占我們整個醫保賬戶的6%,並呈上升趨勢。
去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文件,要求各省在去年2月底前出臺醫保家庭* * *經濟救助實施辦法。雖然進度不壹,但在全國範圍內,家庭醫保已經全面推開。這次改革的背景是,我國職工醫保個人賬戶余額比較大。去年底累計結余1.1萬億元,上海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累計結余高達3000多億元。個人賬戶余額過多、閑置,不利於醫保基金發揮在不同人群中分擔醫療風險的功能。
在專家看來,如果說醫保基金為每位患者報銷醫療費用,是為了實現“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目標而進行的壹種“大* * *救助”,那麽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家庭* * *救助,則是家庭內部的壹種“小* * *救助”,是為了建構“我為我家,我家為我”。
上海實行醫保家庭救助後,有專家用壹句話讓大家放心,就是這個改革得對大家都不差。但畢竟剛剛實施,很多東西還沒搞懂,問號很多。回看北京最近,北京職工個人醫保賬戶9月起不再自由支取的新聞被搜了好幾遍。為什麽?政策下壹步走向何方?
孟先生在壹家國企工作,在北京繳納職工醫保近十年。最近壹系列關於北京醫保的新聞引起了他的註意。不像妻子在老家沈陽工作,醫保個人賬戶只能專款專用;除了可以報銷的社保卡,孟先生還有壹個北京銀行賬戶,在那裏可以自由提取個人賬戶的資金,這讓他感受到了北京職工醫保的不同。
“今年9月起北京市職工個人醫保賬戶將不再免費支取”的消息,讓很多參保人到可以提取個人賬戶資金的北京銀行,出現了排隊現象。
雖然官方澄清了9月前已經轉出的個人賬戶資金,但之後仍可隨時支取。9月以後的個人賬戶只限於看病買藥等醫療領域,專款專用。但還是讓很多人第壹次關註什麽是個人賬戶。所謂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相當於自己積累的“醫療儲蓄”。如果把個人賬戶用在非醫療領域,其“平時儲蓄,生病救助”的作用就體現不出來。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公共經濟系主任金峰:個人賬戶可以從銀行賬戶中提取,這確實是壹個非常特殊的做法。這種做法其實不符合醫保個人賬戶的初衷。個人賬戶的監管還是很重要的。之前我們也看到壹些不規範的行為,比如用個人賬戶的錢買壹些日常用品,和健康沒有直接關系,這就失去了我們個人賬戶本身的初衷。
中國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建立於1998,由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兩部分組成。統籌賬戶的資金池屬於所有參保人,資金不受個人支配,保證了參保人的統籌報銷待遇;個人賬戶是積累的,資金是個人用來應對自己未來可能的醫療風險。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主任金峰:推出個人賬戶的初衷是為了鼓勵更多的人參加保險。我交的錢有壹部分在我的賬戶裏,這個賬戶的歸屬比較明確。二是控制道德風險。所謂道德風險,就是過度醫療的風險。妳賬戶裏的錢的所有權是妳的。花多了就花自己的錢,這樣才能控制過度醫療。
早期的個人賬戶雖然對促進參保積極性、防止過度醫療起到了壹定的作用,但也產生了職工醫保20多年運行中的現實問題。近年來,人們對改善報銷的期望逐漸提高,提高醫保待遇取決於統籌賬戶中的資金池是否充足。再加上未來退休人數的增加,統籌賬戶的支出也會相應增加,這也會在很多方面增加統籌賬戶的支出壓力。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公共經濟系主任金峰:如果我們把太多的錢放在個人賬戶上,我們實際上不能充分發揮醫療保險的經濟功能。對於部分個人,尤其是多發的老年群體,提高醫保待遇難度很大。因此,減少個人賬戶數量,充分發揮經濟功能,應該是壹種有效的措施。
增加統籌賬戶的資金實力,盤活個人賬戶,既是近年來的改革方向,也符合參保人的期待。比如,北京職工醫保個人賬戶9月起不能自由支取後,如何避免資金“躺在賬上”,如何更好地滿足醫療費用需求,也是參保人關心的問題。
當人們關註醫保家庭* * *救助政策的時候,很多人可能忽略了去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中提到,各省級政府要在去年年底前出臺醫保家庭* * *救助實施辦法, 並且可以設置三年左右的過渡期,也就是說我們所有參加醫保的人,不管妳在哪裏? 會和這個有關。所以在人員流動高度頻繁的今天,針對這個政策,有人會直接問,家屬是否也可以支持異地就醫。
46歲的周軍是浙江縉雲的壹名農村小學教師。教學生數學、科學、體育等學科。在新學期開始之前,他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在家陪他的父母。我父親患心臟病將近20年了。安裝了心臟起搏器後,他每個月都用周軍的家庭賬戶買藥。
周軍和父親的醫保繳費地點都在縉雲。父親前兩次手術都是在當地醫院完成的,相關的醫療費用也是直接在當地結算。平時很少用醫保賬戶,家裏人就幫周軍把他賬戶裏的錢花在我爸身上。最近這個手術的復雜程度比過去更大,他需要帶父親去杭州的醫院治療。這也是他第壹次異地結算,用的是家庭賬戶。
目前浙江省家庭設立* * *經濟賬戶時,需要所有成員在同壹個地方繳納醫保。這是今年5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在網友評論中選出的壹封信。作者表示,他和母親分別在省內兩個地方投保,想把多年來的結余給母親使用。醫保部門明確回復,異地參保不能享受家庭賬戶的經濟待遇,所以賬戶余額不能使用。周軍的女兒馬上要去外地上學了。他還希望未來的政策允許他的賬戶余額與他的女兒分享。
縉雲縣醫療保險服務中心主任王林:我覺得家庭之間能夠通過這種方式互相認可,互相溝通的趨勢還是比較明顯的。因為我們現在很多年輕的孩子跨市跨省外出打工,還是比較普遍的。那麽他們的醫保地方壹般肯定是跨市或者跨省的,這壹塊可能需要省或者國家醫保部門具體部署。在這種情況下,家庭救助的範圍會更廣。
事實上,近年來,國內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和出臺醫保家庭經濟相關政策。兩年前,福建省實施了* * *家庭救助。截至今年7月31日,* * *已建立家庭* *經濟賬戶84.8萬余個,消費交易460余萬筆,涵蓋住院、普通門診、門診特殊疾病、購藥等業務。本月初,廈門率先實施國家醫保異地就醫新規定,進壹步優化完善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服務。同時,人們也期待家庭戶口也能在異地落戶中發揮作用。
廈門市民於娜:我家(戶口)包括我,我老公,我孩子。希望有更多的親人能加入我,比如我的父母(在遼寧)。如果能欣賞就更好了。
廈門市醫保局駐市行政服務中心首席代表戴琳:目前,廈門已有近50萬戶家庭建立了家庭賬戶。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在我們省城上班,他父母可能在老家,所以只要他綁定了福建省* * *經濟賬戶,他父母就可以使用這個年輕人* * *經濟賬戶的資金。
異地就醫的需求有多大?根據國家醫保局發布的《2021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障發展統計公報》,去年,參加醫保的職工有6434萬人異地就醫,異地就醫費用為654.38+0663億元。居民醫保參保人異地就診431.8萬人,異地醫療費用2985億元。面對如此龐大的移動現實,家庭成員跨省工作生活很正常。讓家庭經濟發揮更廣泛的作用,既符合人們的期待,也對政策制定提出了考驗。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公共經濟系主任金峰:要想能夠突破跨區域建立家庭經濟網絡,現有的障礙本質上是提高統籌層次。如果我父母現在和我不在壹個統籌地區,我把他加到我的經濟網絡裏,他就會跨統籌地區使用這筆資金。在這種情況下,會給醫保的統籌和使用造成很多困難。未來要突破這個障礙,就是要提高統籌層次。跨省市使用這個* * *經濟賬戶是大勢所趨。我相信技術層面不會有大問題,關鍵在於系統設計層面。
在每個國家,只要涉及到教育和醫療,都是全民關註的大動作,因為這關系到全民,尤其是在中國這樣壹個人口大國。醫療保險以家庭為導向的經濟政策固然是壹種進步,但也對各級政府的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在不帶來浪費風險的情況下,更加註重效率,讓大家有獲得感?而且方便實用,在操作上是挑戰,但中國的任何事情難道不應該在改革中面對、解決和推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