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形蟎分為兩大類:毛囊蠕形蟎和皮脂腺蠕形蟎。這兩類蟎蟲的生活史相似,可分為卵、幼蟲、前蠕蟲、蠕蟲和成蟲五個階段。毛囊蠕形蟎寄生在毛囊中,壹個毛囊中往往生活著不止壹組蟲體。我國學者觀察到,毛囊蠕形蟎大多集中在毛囊口,顎部朝向毛囊底部,每只足部都緊貼毛囊上皮。毛周蟎主要吸食宿主細胞,以皮脂腺分泌物為食,也以皮脂、角蛋白和細胞代謝物為食。蠕形蟎各期均不需光照,但對溫度敏感,發育的最適溫度為 37℃,其生命力可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強,45℃為其活動的高峰期,54℃為其致死溫度。蠕形蟎對外界不良環境有壹定的抵抗力,如在5℃時成蟎可存活壹周左右,而在幹燥環境中可存活1~2天。蟎蟲對酸性環境的耐受力強於堿性環境,尤其是皮脂腺蟎蟲。95% 的狗的皮膚 pH 值在 6.2-6.8 之間,屬於弱堿性或堿性環境。
病例介紹
病犬,中華田園獵犬,1歲,雌性,體重4公斤,3個月前頸部、前肢內側開始出現全身紅疹,主人未在意,近日全身、皮膚發紅、腫脹、脫毛(見圖 2),眼睛周圍、胸部、四肢內側皮膚尤為明顯(圖 1、圖 2、圖 3、圖 4),之前沒有治療過任何壹種蟎蟲,但皮膚中已經發現了蟎蟲。4),之前沒有接受過任何藥物治療。
圖1 眼周脫毛,皮膚大面積發紅
圖2 頸部和胸部皮膚大面積脫毛,皮膚潮紅,紅疹多發
圖3 胸部和前肢內側脫毛,皮膚潮紅,紅疹多發
圖4 腹部兩側和後肢內側脫毛,皮膚大面積紅疹
二、診斷
三、治療
診斷依據是病史調查和臨床檢查--體表皮膚癥狀,以及皮膚刮片的顯微鏡檢查(見圖 5)。顯微鏡檢查發現了大量蠕形蟎,確診為蠕形蟎皮膚病。
圖5 皮膚刮片鏡檢可見大量蠕形蟎
圖6 高倍顯微鏡下可清晰看到蠕形蟎的形態結構
三、治療方法
治療原則為蟎菌同步治療。皮下註射通明散,0.06ml/kg,每周1次,連註2~3次;全身瘙癢嚴重者可短時間應用地塞米松或抗蟎藥,但最好不要超過3天;全身皮膚細菌感染,出現膿細胞或膿腫,需要抗生素配合治療的有頭孢菌素、卡那黴素、林可黴素等。用含有伊維菌素的浴液塗抹患犬的皮膚是壹種有效的輔助療法。如果是混合真菌感染,則需要註射 2 號抗真菌劑,並用酮康唑洗浴。環境中噴灑抗蟎蟲藥物。
四、預防
本病無特效防治措施。平時應加強營養,飼餵全價平衡商品犬貓糧,適當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增強皮膚屏障抵抗力。壹旦發現犬貓患皮膚病,立即隔離,用具必須嚴格消毒滅菌。並定期檢疫,凡陽性者,應隔離治療,對新引進的動物,隔離觀察30天,確認為陰性,方可混群飼養。與患病動物接觸的人要特別註意自我保護。患有皮膚真菌病的人應及時治療,以免傳染和感染狗、貓等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