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意事項
1、 人多的場合如何贈送禮品:
首先要考慮禮品的數量、禮品發放的範圍、禮品的種類。在人多的場合發放禮品,往往可能會漏掉壹些人,因此,要格外小心禮品的數量。寧可多備壹些,不可少發,否則會導致壹些尷尬。 也可雙方協商好,只贈主賓,其他客人的禮品另擇機贈送。另外,人多場合贈送的禮品不宜過於貴重或具有針對個人的傾向。
2、 選擇禮品要考慮贈禮的對象:
選擇不同的禮品給不同的人是很多國家的習俗,特別是不同身份的人給不同的禮品非常重要。如果給主人和陪同人員的禮品完全相同,在壹些國家會被認為是壹種不尊重。 把受禮人的單位或姓名刻在禮品上的某個位置,註明贈禮的理由,會使禮品具有更大的珍藏價值。 同壹個人在前後幾次見面時要盡可能分送不同的禮品,否則說明贈禮人欠缺誠意。
3、 送花小常識:
世界各地都有送花的習俗,但要註意的是: 西方人送花只送單數,但不能送13枝;西方人送花壹般用玫瑰代表愛情,用菊花代表哀思;很多地方的人都認為黃色的花不太好,所有送黃色花要慎重;日本人送花不送荷花,因為荷花經常被畫在棺材上;每個國家基本都有自己的國花,送國花壹般都會受歡迎。
4、 不適宜贈送的物品:
刀。贈送刀子被認為含有壹刀兩斷的意思,應避免選作禮品。但有兩種刀有時可以作禮品贈送:壹種是特別富有民族特色的禮品刀(如阿拉伯彎刀),另外壹種就是瑞士軍刀。很多國家的男子很喜歡這兩種刀; 鐘和鞋子。鐘或代表死亡,或代表浪費時間,因此不作禮品送人。鞋子往往被認為不潔或不吉利,也應避免作為禮品; 藥品。藥品與疾病、不健康或死亡相聯系。但保健品在很多國家受到歡迎; 動植物活體、生鮮食品、種子不宜送外國來訪客人。許多國家有很嚴格的動、植物檢疫法,不允許此類東西進入國門。
5、 贈送禮品的包裝:
包裝禮品前壹定要把禮品的價格標簽取掉,如果很難取,則應把價目簽用深色顏料塗掉; 易碎的禮品壹定要裝在硬質材料的盒子裏,然後填充防震材料,如海綿、棉花等,外面再用禮品紙包裝; 要註意從色彩、圖案等方面選擇適合的禮品紙。不選用純白、純黑色包裝紙。要註意有些國家和民族的人對色彩與圖案有不同的理解。如果用彩帶紮花,不能結出“十字”狀,日本人則不喜歡“蝴蝶結”; 如果禮品的托人轉交,或者為了保證受禮人知曉禮品的來源,可以在禮品包裝好後,把送禮人的名片放在壹個小信封中,粘貼在禮品紙上。
6、 贈禮的時機:
贈送禮品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壹般習慣是: 送花可以在迎送初期; 會談會見時壹般在起身告辭時贈送;簽字儀式壹般在儀式結束時互贈禮品; 用餐時:正式宴會如果有禮品互贈儀式,應按計劃在相應時間段贈送,除此之外,壹般是在臨近結束時贈送;家宴壹般在開始前贈送品; 祝賀歡慶:壹般是開始或者提前贈送。
7、 贈禮的方式:
如果是會談會見等活動,壹般由最高職位的人代表本方向對方人員贈送禮品;贈送應從地位最尊的人開始;同壹級別的人員中應先贈女士後贈男士,先贈年長者後贈年少者。 贈送禮品應雙手奉送,或者用右手呈交,避免用左手。 有些國家的人在接受禮品時有推辭的習慣,但這只是壹種禮節,並不代表拒絕。如果贈送的禮品確實沒有賄賂之意,則應大膽堅持片刻。如果對方堅持拒收,則可能確實有不能接受的理由,不能壹再強求。也不應表現出不高興的情緒。
8、 接受贈禮:
接受禮品看起來很簡單,但其中也有壹些需要註意的方面。比如: 壹般不當面拒絕禮品。如果認為對方的禮品考慮欠妥,應在事後及時予以說明,取得對方的諒解後再行退還; 壹般而言,東方人接受禮品時,在表示感謝後,往往會把禮品收起來,而西方人往往習慣於當場打開禮品,表示贊美,有時還會表示禮品正是自己期待已久的物品等等; 西方的習慣壹般在收到禮品壹周之後,會寫壹封信表示感謝。
9、 回禮的時機與方式:
壹般而言,來客應該贈送禮品,主人則應回禮。回禮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既可以回贈壹定物品,也可以用款待對方的方式來回禮。如果是回贈禮品,應註意以下幾點: 不超值。回禮的價值壹般不應超過對方贈送的禮品,否則會給人攀比之感。 收到私人贈送的禮品,回禮時應該有壹個恰當的理由和合適的時機,不能為了回禮而不選時間、地點地單純回送等值的物品。 分別時是最好的回禮時機之壹。 常與外國客戶打交道的公司不免要贈送禮品,如探望病人或參加婚禮、生日的時候,送上壹束鮮花。相處較長的外賓離別時,贈送壹兩件小紀念品等,則是壹種友好、祝願或者感謝的表示。 涉外文秘要學會挑選禮品。禮品的價值不在於是否名貴,而在於適宜。壹份適時宜人的禮物就會贏得友情。選擇禮品時,宜選壹些物美價廉、具有紀念意義,有民族特色並有壹定藝術欣賞價值的物品,例如受禮人喜愛的小藝術品、小紀念品、食品、花束、書籍、畫冊或壹般日用品等。 贈送的禮品壹般要用禮品紙(花色、彩色紙)包裝。即使禮品本身裝在盒子裏,也要另加包裝,然後用彩帶系上漂亮的蝴蝶結、梅花結等。 禮品壹般應當面贈送(參加婚禮或送別可預先送去)。祝賀生日、贈送年禮,可派人送上門或郵寄,並隨禮品附上送禮人的名片,也可書寫賀詞,裝在大小相當的信封內。信封上寫清楚受禮人姓名(不寫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