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化學式
鉆石,石墨碳
乙醇乙醇C2H5OH
熟石灰,熟石灰氫氧化鈣Ca(OH)2
生石灰、氧化鈣和氧化鈣
醋酸(熔點16.6℃,固體稱為冰醋酸)醋酸CH3COOH。
木醇,木醇甲醇CH3OH
幹冰固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銅綠和孔雀石的堿式碳酸銅(ⅱ)(OH)2c O3
膽礬、藍礬、硫酸銅晶體CuSO4?5H2O
H2S硫酸氫鹽
亞硫酸氫鹽
鹽水(工業名)鹽酸,鹽酸HCl
汞汞
蘇打,蘇打,碳酸鈉Na2CO3。
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
酸性碳酸鈉、小蘇打、碳酸氫鈉NaHCO3
苛性鈉,苛性鈉,苛性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鈉
有毒的硝酸鹽(工業名)亞硝酸鈉
氨壹水合物NH3?H2O
二、常見物質的顏色和狀態
1,白色固體: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無水CuSO4;鐵和鎂是銀白色的(水銀是銀白色的液體)
2.黑色固體:石墨、碳粉、鐵粉、CuO、MnO2、Fe3O4,KMnO4為紫黑色。
3.紅色固體:銅、氧化鐵、氧化汞和紅磷。
4.淡黃色:硫磺。
5.綠色:Cu2(OH)2CO3是綠色的。
6.溶液的顏色:任何含有Cu2+的溶液都是藍色的;任何含有Fe2+的溶液都是淺綠色;任何含有Fe3+的溶液都是棕黃色,其他溶液壹般都是無色的。(高錳酸鉀溶液呈紫紅色)
7.沈澱(即鹽和堿不溶於水):①鹽:白色↓:CaCO3、BaCO3(溶於酸)AgCl、BaSO4(不溶於稀HNO3)等。②堿:藍色沈澱:Cu(OH)2;紅棕色沈澱:Fe(OH)3,白色沈澱:其余為堿。
8.(1)有刺激性氣體的氣體:NH3、SO2、HCl(均無色)。
(2)無色無味氣體:O2、H2、N2、CO2、CH4和CO(劇毒)。
註: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鹽酸、硝酸和醋酸。酒精是壹種帶有特殊氣體的液體。
9.有毒,氣體:CO液體:CH3OH固體:NaNO2,CuSO4(可用作殺菌劑,與熟石灰混合制成藍色粘稠物質——波爾多液)。
第三,物質的溶解性
1,鹽溶解度
含有鉀、鈉、硝酸鹽和銨的物質都溶於水。
只有AgCl和HgCl不溶於水,其他溶於水。
只有BaSO4、PbSO4不溶於水,AgSO4微溶於水,其他溶於水。
只有K2CO3、Na2CO3和(NH4) CO32-可溶於水,其他不溶於水。
2.堿的溶解度
溶於水的堿有氫氧化鋇、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和氨水,其他堿不溶於水。Fe(OH)3為紅棕色沈澱,Cu(OH)2為藍色沈澱,其他不溶性堿為白色。(包括氫氧化鐵)
註:沈積物中的AgCl和BaSO4不溶於稀硝酸,其他沈積物溶於酸。如:mg (oh) 2co3 baco3。
3.酸和酸性氧化物大部分溶於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堿性氧化物大部分不溶於水,部分可溶: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鈣、氧化鈉(堿性氧化物+水→堿)。有壹個公式可以幫助學生記住這些東西:鉀、鈉、銨、硝酸鹽都是可溶的,鹽酸不溶於銀和汞;硫酸鹽不溶鋇和鉛,碳磷酸鹽大多不溶;大多數酸溶於堿,但只有鉀、鈉、銨和鋇是可溶的。
第四,化學方面最多
1.地殼中最豐富的金屬元素是鋁。
2.氧是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非金屬元素。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
4.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物質是鉆石。
5.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
6.金屬活性序列表中最活躍的金屬是鉀。
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CH4。
9.在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
10,最導電的金屬是銀。
11,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原子是氫。
12,熔點最小的金屬是汞。
13,人體內最豐富的元素是氧。
14,構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碳。
15,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廣泛的金屬是鐵。
16,唯壹的非金屬液態單質是溴;
17,中國最早使用天然氣;
18.中國最大的煤炭基地是:山西省;
19,最早使用濕法煉銅的是中國(發現於西漢[劉安《淮南萬筆疏》“曾慶得鐵化銅”],應用於宋代);
20、最早發現電子的是英國的湯姆遜;
21,最早得出空氣是由N2和O2組成的結論的是拉瓦錫。
五、化學中的“壹定”與“不壹定”
1,化學變化必然有物理變化,物理變化未必有化學變化。
2.金屬在室溫下並不總是固體(例如,汞是液體),非金屬也不總是氣體或固體(例如,Br2是液體)。註意:金屬和非金屬是指簡單物質,不能與物質成分混淆。
3.原子團必須是帶電離子,但不壹定是酸性基團(如NH4+、OH-);;酸不壹定是原子團(如Cl-稱為鹽酸鹽)。
4.緩慢氧化可能不會引起自燃。燃燒壹定是化學變化。爆炸不壹定是化學變化。(比如高壓鍋爆炸就是物理變化。)
5.原子核中並不總是有中子(例如,H原子中沒有中子)。
6.原子不壹定比分子小(不能說“分子大,原子小”)。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在於,在化學反應中,分子是可以分離的,原子是不能分離的。
7.由同壹元素組成的物質不壹定是單質,也可能是幾種單質的混合物。例如O2和O3。
8.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粒子不壹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陽離子或陰離子。
9.結構穩定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不壹定是8,比如氦原子。(第壹層是最外面的兩個電子)。
10,核電荷數相同的粒子不壹定是同壹種元素。(因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和離子,而元素不包括分子或由多原子組成的原子團)只有核電荷數相同的單核粒子(壹個原子壹個原子核)壹定屬於同壹元素。
11和(1)濃溶液不壹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壹定是不飽和溶液。(針對不同溶質)(2)同壹物質的飽和溶液不壹定比不飽和溶液稠。(因為溫度是不確定的,就像溫度是確定的壹樣)(3)晶體析出後的溶液壹定是某種東西的飽和溶液。飽和溶液冷卻後,晶體不壹定沈澱。(4)在壹定溫度下,任何物質的溶解度都必須大於其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即S必須大於C..
12,簡單物質和化合物的反應不壹定是置換反應。但是元素的化合價肯定有變化。
13,元素的化合價在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中不壹定變化;置換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壹定有變化;在復分解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必須沒有變化。(註: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必然有變化)
14,單質壹定不能分解。
15,同壹個元素在同壹個化合物中不壹定顯示壹個化合價。比如NH4NO3(前面n是-3,後面n是+5)。
16,鹽的成分中不壹定有金屬元素。比如NH4+是陽離子,具有金屬離子的性質,但不是金屬離子。
17.陽離子不壹定是金屬離子。例如H+和NH4+。
18,在化合物(氧化物、酸、堿、鹽)的組成中,氧化物和堿必須含有氧;酸和鹽不壹定(可能)含有氧元素;酸和堿必須含有氫;不壹定含有氫的是鹽和氧化物;鹽和堿的成分不壹定含有金屬元素(如NH4NO3、NH3、H2O);酸成分可以含有金屬元素(例如HMnO4叫高錳酸鹽),但所有的物質成分都必須含有非金屬元素。
19,鹽溶液不壹定是中性的。例如,Na2CO3溶液為堿性。
20、酸性鹽溶液不壹定是酸性的(即PH值不壹定小於7),如NaHCO3溶液是堿性的。但硫酸氫鈉溶液是酸性的,所以能電離氫離子的物質不壹定是酸。
21.酸性溶液壹定是酸性溶液,但不壹定是酸性溶液。比如H2SO4和NaHSO4都是酸性的,NaHSO4是壹種鹽。(酸性溶液是酸性水溶液,酸性溶液是含有H+的溶液)。
22.堿性溶液必須是堿性溶液,但堿性溶液不壹定是堿性溶液。例如,NaOH、Na2CO3和NaHCO3溶液都是堿性的,而Na2CO3和NaHCO3是鹽。堿性溶液是堿的水溶液,堿性溶液是含有OH-的溶液)。
23.堿性氧化物壹定是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不壹定是堿性氧化物。(比如Mn2O7是金屬氧化物,但它是酸性氧化物,它對應的酸是高錳酸鹽,也就是hm no4);;記住:堿性氧化物中只有K2O、Na2O、BaO、CaO能溶於水,與水反應生成堿。
24.酸性氧化物不壹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屬氧化物不壹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常見的酸性氧化物:CO2、SO2、SO3、P2O5、SiO2等。大多數酸性氧化物能溶於水,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請記住,二氧化矽(SiO2)不溶於水。
25、鹽和水的反應不壹定是中和反應。
26.所有的化學反應不壹定都屬於基本反應類型。不屬於基礎反應的有:①CO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2)酸性氧化物與堿的反應;③有機物燃燒。
27、所有元素鐵都參與置換反應(鐵與酸、鹽反應),反應後的鐵必須呈+2價(即生成亞鐵鹽)。
28、在金屬和酸發生置換反應的地方,反應後溶液的質量必然增加。當金屬與鹽溶液反應時,只看參與反應的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和生成的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就可以判斷反應前後溶液的質量變化。“大的換小的增重,小的換大的減肥”。
29.當具有相同質量和化合價的金屬與酸反應時,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產生的氫氣越少。
30.任何能在常溫下與水反應的金屬(如K、Ca、Na)都不得用鹽溶液置換;但它們與酸反應最激烈。如果在CuSO4溶液中加入Na,反應會是:2Na+2H2O = 2 NaOH+H2↑;2NaOH+CuSO4 =Cu(OH)2 ↓+Na2SO4 .
31.所有排氣方法(向上或向下)都必須將空氣導管延伸到氣體容器的底部。
32、配制氣體發生器時,壹定要在裝藥前檢查氣密性。點火或加熱前,務必檢查可燃氣體的純度。
33.寫化學式時,正價元素不壹定都寫在左邊。例如NH3和CH4。
34、5g壹種物質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壹定等於5%。
可以等於5%,如NaCl、KNO3等。也可以大於5%,如、Na2O、BaO、等。也可能小於5%,如結晶水合物和Ca(OH)2、CaO等。
◆相同條件下,CaO或Ca(OH)2溶於水得到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最小。
六、初中化學中的“三”
1.構成物質的三種粒子是分子、原子和離子。
2.氫氣、壹氧化碳和碳,它們通常用於還原氧化銅。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勢:資源豐富,熱值高,燃燒後的產物是水不汙染環境。
4.組成原子的粒子壹般有三種:質子、中子和電子。
5.黑色金屬只有三種:鐵、錳和鉻。
6.組成物質的元素可以分為三類,即(1)金屬元素,(2)非金屬元素,(3)稀有氣體元素。
7.氧化鐵有三種,其化學式為(1)FeO,(2)Fe2O3,(3) Fe3O4。
8.解的特征是三(1)齊次;(2)穩定性;(3)混合物。
9.化學方程式有三層含義:(1)表示什麽物質參與反應,結果生成什麽物質;(2)反應物和產物之間分子或原子的粒子數比;(3)代表各反應物和產物的質量比。化學方程式有兩個原則:基於客觀事實;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10生鐵壹般分為白口鐵、灰口鐵和球墨鑄鐵三種。
碳鋼可分為高碳鋼、中碳鋼和低碳鋼三種。
12.煉鐵常用的鐵礦石有三種:(1)赤鐵礦(主要是fe2o 3);(2)磁鐵礦(fe3o 4);(3)菱鐵礦(FeCO3)。
煉鋼設備主要有三種:轉爐、電爐和平爐。
14.經常與溫度有關的三個反應條件是點火、加熱和高溫。
15.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有兩種方法:(1)升溫,(2)加入溶劑;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冷卻、加入溶質、恒溫蒸發溶劑。(註:對於溶解度隨溫度降低的物質,如氫氧化鈣溶液由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冷卻,加入溶劑。
16.收集瓦斯的方法壹般有三種:抽放法、向上排風法、向下排風法。
17、水汙染的三個主要原因:(1)工業生產中的廢渣、廢氣、廢水;(2)隨意排放生活汙水;(3)農業生產中使用的農藥、化肥隨雨水流入河道。
18,常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幹粉滅火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19.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可分為三類:(1)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數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很小;(3)少數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20.CO2能滅火有三個原因:不能燃燒,不能助燃,密度比空氣高。
21,單質可以分為三類: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的單質。
22.當今世界上三種最重要的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和天然氣。
23.應該記住的三種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銅、二氧化錳和四氧化三鐵。
24.氫和碳有三種相似的化學性質:在室溫下的穩定性、可燃性和還原性。
25.課本上有三次淺藍色:(1)液氧是淺藍色(2)硫在空氣中燃燒有微弱的淺藍色火焰(3)氫在空氣中燃燒有淺藍色火焰。
26.與銅有關的三種藍色:(1)硫酸銅晶體;(2)氫氧化銅沈澱;(3)硫酸銅溶液。
27.過濾操作有“三斜”:(1)漏鬥下端緊貼燒杯內壁;(2)玻璃棒末端輕輕靠在第三層濾紙上;(3)盛有待過濾液體的燒杯邊緣靠近玻璃架,以便排水。
28.三大氣體汙染物:SO2、CO、NO2。
29.酒精燈的火焰分為外焰、內焰和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溫度最高。
30.服用和使用藥物有“三不”原則:(1)不要用手碰藥物;(2)不要把鼻子湊到容器口去聞氣體的氣味;(3)不嘗藥。
31.三大古代化學工藝:造紙、火藥制造和瓷器燒制。
32.工業三廢:廢水、廢渣、廢氣。
33.三種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試管、坩堝、蒸發皿(和燒勺)。
34.質量守恒解釋的三個原子不變:種類不變,數量不增不減,質量不變。
35.與空氣混合點燃三種可能爆炸的氣體:H2、壹氧化碳和甲烷(實際上是任何可燃氣體和粉塵)。
36.煤幹餾(化學變化)的三種主要產品:焦炭、煤焦油和焦爐煤氣。
37.濃硫酸的三大特性:吸水、脫水、強氧化。
38.酒精燈三禁:點著,點燃的燈加酒精,吹嘴。
39.溶液配制的三個步驟:計算、稱量(測量)和溶解。
40.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種元素:O、C、h。
41.原子中的三個方程: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七、金屬活動順序:
金屬活性從強到弱的順序為: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依次列舉)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
金屬流動性秩序的壹個公式:賈美驢,新蹄子喜歡輕拉,重100斤。
含義:有壹只漂亮的驢叫賈蓋,喜歡用新蹄子馱(拉)輕貨。據統計才100斤。
①金屬位置越高,活性越強,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反應速度越快。
(2)氫前面的金屬能代替酸中的氫,氫後面的金屬不能代替酸中的氫,不與酸反應;
(3)前面的金屬可以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後面的金屬。後面的金屬不與前面金屬的鹽溶液反應。
④混合鹽溶液與金屬的置換反應順序為“先遠後近”
註:*在置換反應中,元素鐵總是變成+2價的亞鐵。
八、金屬+酸→鹽++H2↑ =
(1)當相同質量的金屬與足夠的酸反應時,析氫順序為Al > Mg > Fe > Zn。
②等質量的不同酸與足夠的金屬反應,酸的相對分子量越小,釋放的氫氣越多。
③同樣質量的同壹種酸與足夠多的不同金屬反應放出同樣多的氫。
3.物質檢驗
(1)酸(H+)測試。
方法將1紫色石蕊試液滴入裝有少量待測液體的試管中,搖勻。如果石蕊試液變紅,證明H+的存在。
方法二:用幹燥幹凈的玻璃棒將壹滴未知液滴浸入藍色石蕊試紙中。如果藍色試紙變紅,證明H+的存在。
方法三用幹燥潔凈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於pH試紙上,然後將試紙上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即可知道溶液的pH值。如果pH小於7,證明H+的存在。
(2)銀鹽(Ag+)試驗。
將少量鹽酸或少量可溶性鹽酸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測液體的試管中,振蕩。如果產生白色沈澱,加入少量稀硝酸。如果沈澱沒有消失,證明Ag+的存在。
(3)檢驗堿(OH-)。
方法將1紫色石蕊試液滴入裝有少量待測液體的試管中,搖勻。如果石蕊試液變成藍色,證明OH-的存在。
方法二:用幹燥幹凈的玻璃棒將壹滴未知液體浸入紅色石蕊試紙中。如果紅色石蕊試紙變成藍色,證明OH-的存在。
方法3將無色酚酞試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測液體的試管中,搖勻。如果酚酞試液變紅,證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幹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於pH試紙上,然後將試紙上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進行比較,即可知道溶液的pH值。如果pH大於7,證明OH-的存在。
(4)氯化物或鹽酸鹽或鹽酸(Cl-)的檢驗。
將少量硝酸銀溶液倒入裝有少量待測液體的試管中,振蕩。如果產生白色沈澱,加入少量稀硝酸。如果沈澱沒有消失,證明Cl-的存在。
(5)硫酸鹽或硫酸(SO42-)的檢驗。
將少量氯化鋇溶液或硝酸鋇溶液倒入裝有少量待測液體的試管中,振蕩。如果產生白色沈澱,加入少量稀硝酸。如果沈澱沒有消失,證明SO42-的存在。
(6)CO32-或HCO3-的檢測。
將少量鹽酸或硝酸倒入裝有少量待測物質的試管中。如果釋放出無色氣體,將該氣體引入含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如果石灰水變得渾濁,則證明待測原始物質中存在CO32-或HCO3。
* SO42-和Cl-同時存在。如果要測試,必須先用Ba(NO3)2溶液測試去除SO42-,再用AgNO3溶液測試Cl-,因為如果AgNO3與SO42-反應生成的AgSO4微溶,那麽就不清楚是Cl-還是SO42-。此處必須使用Ba(NO3)2,如果使用BaCl2,則引入Cl-。
(6)銨鹽(NH4+):
用濃氫氧化鈉溶液(微熱)產生氣體,使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九、金屬+鹽溶液→新金屬+新鹽:
①當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大於新金屬時,反應後溶液質量變重,金屬變輕。
②當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小於新金屬時,反應後溶液質量變輕,金屬變重。
(3)金屬+酸→鹽+H2 ↑反應後,溶液變重,金屬變輕。
X.影響物質燃燒的因素:
(1)氧氣的濃度不同,產品也不同。例如,碳在氧氣充足時產生二氧化碳,氧氣不足時產生壹氧化碳。
②不同的氧濃度有不同的現象。例如,硫在空氣中是淺藍色火焰,在純氧中是藍色火焰。
③氧濃度不同,反應程度不同。例如,鐵能在純氧中燃燒,但不能在空氣中燃燒。
④物質接觸面積不同,燃燒程度不同。比如煤球和蜂窩煤的燃燒。
XI。影響物質溶解的因素:
①攪拌或振蕩。攪拌或搖動可以加速物質的溶解。
2加熱。溫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質的溶解。
③溶劑。不同物質在所選溶劑中的溶解度也不同。
十二、元素周期表定律:
①同壹周期元素的電子層數相同,從左到右,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增加。
②同族元素的核外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層數自上而下遞增。
十三、原子結構知識中的八個決定性關系:
①質子的數量決定了原子核所帶電荷(核電荷)的數量。
因為原子中的質子數=核電荷數。
②質子的數量決定了元素的種類。
③質子和中子的數量決定了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因為壹個原子的質子數+中子數=壹個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④電子能量的高低決定了電子運動區域與原子核的距離。
因為電子離原子核越近,能量越低,離原子核越遠,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了元素的類別。
因為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 4為金屬,>或= 4為非金屬,= 8(第壹層為最外層時= 2)為稀有氣體元素。
⑥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因為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 4為電子損失,>或= 4為電子增益,= 8(第壹層為最外層時= 2)穩定。
⑦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了元素的化合價。
原子失去電子後,元素呈現正價,獲得電子後,元素呈現負價,價態=獲得和失去的電子數。
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了離子攜帶的電荷數。
原子失去電子後是陽離子,獲得電子後是陰離子,電荷數=獲得和失去的電子數。
十四、初中化學實驗的“先”與“後”
①使用托盤平衡:使用托盤調平時,首先調整平衡。調整平衡時,先將遊蕩碼移至零刻度,再轉動平衡螺母,達到平衡。
②加熱:用試管或燒瓶加熱藥物時,先預熱,再集中加熱。
③配氣:配氣時,必須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然後再裝藥。
④固液混合:固液混合或相互反應時,應先加入固體,再加入液體。
⑤檢測可燃氣體:檢測氫氣等氣體的可燃性時,應先檢測氫氣等氣體的純度,再檢測可燃性等性質。
⑥氧化還原反應:用還原性氣體(如H2、CO)還原氧化銅等固體物質時,壹般需要加熱。在實驗中,加熱前要通入壹段時間的氣體。實驗結束後,繼續通入氫氣,先取下酒精燈,直到試管冷卻,再取下導氣管。
⑦稀釋濃硫酸:稀釋濃硫酸時,先在燒杯中加入蒸餾水,然後沿燒杯壁慢慢註入濃硫酸,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冷卻後裝瓶。
(8)分離混合物:通過重結晶分離鹽和硝酸鉀的混合物。當鹽占相當數量時,可以先將飽和溶液加熱蒸發析出鹽晶體,過濾,再將母液冷卻析出硝酸鉀晶體;當硝酸鉀占相當數量時,可先將熱的飽和溶液冷卻析出硝酸鉀晶體,然後過濾,再將母液蒸發析出鹽晶體。
⑨中和滴定:在中和滴定實驗中,待測溶液壹般為堿性溶液。首先,在待測溶液中加入酚酞試劑,使其呈現紅色,然後逐滴加入酸性溶液,攪拌至紅色剛好退去。
⑩從混合氣體中脫除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從混合氣體中脫除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時,混合氣體應先通過裝有濃氫氧化鈉溶液的洗滌缸,再通過裝有濃硫酸的洗滌缸。
⑿檢查混合氣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檢查混合氣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時,應先通過裝有無水硫酸銅的幹燥管,再通過裝有石灰水的洗滌筒。
【13】測試酸性氣體或堿性氣體:測試氯化氫氣體時,先用蒸餾水潤濕藍色石蕊試紙,再用試紙測試,使其變紅;測氨時,先將紅色石蕊試紙用蒸餾水浸濕,再用試紙測試,使其呈藍色。
14.金屬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混合溶液與壹種金屬的置換反應順序是“先遠後近”;金屬混合物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順序也是“先遠後近”。如果Al和Mg同時與FeCl3 _ 3溶液反應,Mg和Fe的距離較遠,Al和Fe的距離較近(金屬活性序列表中的順序)。
十五、反應中的壹些定律:
① SO42-必須與Ba2+反應生成不溶於稀HNO3的白色沈澱,沈澱為BaSO4。
② Cl-必須與Ag+反應生成不溶於稀HNO3的白色沈澱,沈澱為AgCl。
③壹定是CO32-(或HCO3-離子,但壹般不考慮)與鹽酸反應生成能澄清石灰水濁度的氣體*所有碳酸鹽都能與酸反應生成CO2氣體。
④能使潮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與堿反應變成藍色的氣體(NH3)壹定是NH4+(即銨鹽)。
*只有NH3(NH3+H2O=NH3?H2O).
⑤SO42-和Cl-同時存在。如果要測試,必須先用Ba(NO3)2溶液測試並除去SO42-,再用AgNO3溶液測試Cl-。
⑥可溶性堿不能加熱分解,只有不溶性堿才能加熱分解。氫氧化銅△氧化銅+H2O .
⑦可溶性碳酸鹽不能加熱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鹽才能加熱分解。CaCO3=CaO+CO2↑(酸性碳酸鹽不穩定,受熱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十六、實驗中的定律:
(1)固體加熱產氣時,選用高錳酸鉀制氧裝置(固體-固體加熱型);
從過氧化氫制取O2的裝置(固液不加熱型)用於在不加熱的情況下通過固液反應制取氣體。
(2)加熱試管固體時,應先預熱,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3)任何產生的不溶於水(不與水反應)的氣體可以通過排水方法收集。
任何密度高於空氣的氣體都可以通過向上排氣來收集。
任何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都可以用向下排氣法收集。
(4)做氣體實驗時,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導管要露出橡皮塞1-2ml,在距離管口1/3處夾上鐵夾。
⑤用長頸漏鬥造氣時,長頸漏鬥末端的噴嘴應插在液面下。
⑥點燃可燃氣體時,必須先檢查其純度。
⑦用有毒氣體做實驗時,尾氣必須最後處理。
⑧用還原性氣體還原金屬氧化物時,必須做到“壹通、兩點、三熄、四停”。
十七、實驗基本操作中的數據:
1,給酒精燈加酒精要用漏鬥,但酒精的量不能超過燈體的體積。用試管加熱液體時,不得小於。
2.當液體在試管中振動時,液體的體積不超過試管的體積。
3.用試管加熱液體時,還要註意液體的體積不能超過試管的體積。加熱時,試管應與桌面傾斜45度左右。
4.加熱試管中的固體時,鐵夾應夾在離管口壹定距離處。
4.托盤天平只能用於粗略稱重,可以校準到0.1g。
5.如果酸性溶液不慎沾到皮膚或衣服上,立即用較多的水沖洗(如果是濃硫酸,必須用抹布快速擦拭後再用水沖洗),然後用溶質質量分數為3∽5%的碳酸氫鈉溶液沖洗。
6.實驗期間吃藥。如果沒有規定劑量,壹般按照最小量服用:1 ∽ 2ml液體,只需要試管底部覆蓋固體即可。
7.使用試管夾時,應從試管底部向上套入,並遠離試管口固定。
直擊中考——化學匯總四
請先理解並記憶下圖,這是初中化學所有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總結。
根據這張圖,我們來壹壹總結壹下。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
物質的變化可以分為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從宏觀上看,兩者的本質區別在於是否生成其他物質。如果生成了其他物質,那就是化學變化,反之亦然。微觀上,兩者的本質區別在於組成原物質的粒子是否發生了變化。如果構成原物質的粒子自身發生變化,變成其他物質的粒子,這種變化就是化學變化;如果構成原物質的粒子只是因為粒子間的距離和其他因素而發生變化,而粒子本身沒有變化,那麽這種變化就是物理變化。需要註意的是,如果細胞核內部結構沒有變化,這些都是物理變化。所以說新物質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是不對的。
比如新的物質形成,但這是物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