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ò
羥胺與醛或酮縮合而成的壹類有機化合物。
"頭孢克肟"
藥理:
本品為第三代口服頭孢菌素,抗菌譜廣,對化膿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變形鏈球菌、淋球菌、流感桿菌、白喉莫拉菌、大腸埃希菌、肺炎球菌等大多數腸桿菌科細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它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對 D 組鏈球菌、腸球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大多數葡萄球菌、腸桿菌科細菌、銅綠假單胞菌和其他假單胞菌無效。頭孢克肟對β-內酰胺酶高度穩定,與青黴素結合蛋白3、1a和1b有很高的親和力,能阻斷細菌細胞壁的合成,使細菌迅速裂解和死亡。
藥代動力學
本品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為 40%至 50%。口服混懸液的生物利用度約比口服片劑高 10%至 25%。單次口服 100 毫克和 400 毫克片劑後,藥物的平均峰值濃度可達 2 毫克/升和 3.7 毫克/升。口服後 24 小時內,約 50%的藥物以原形從尿液中排出。血漿蛋白結合率約為 65%。血清消除半衰期為 3-4 小時。本品很少通過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腎功能減退患者的半衰期會延長,但只有當肌酐清除率<0.334 ml/1.73 m2-s時才需要調整劑量。
【藥理作用】本品為廣譜第四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大多數革蘭氏陰性(G-)需氧菌對 CFX 敏感,而產酶和不產酶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則不敏感。此外,CFX 對腸球菌和分枝桿菌的作用較弱,對銅綠假單胞菌等假單胞菌屬基本無效。Krepil 等人比較了 CFX 與頭孢菌素苯甲酰(CPL)、頭孢克洛(CC)和奧門汀(Au)等口服抗生素的抗菌效果。
CFX對大腸桿菌、嗜肺桿菌和傷寒桿菌的作用比CC和Au強8-10倍。
CFX對各種細菌產生的β-內酰胺酶有很強的抗藥性,因此對粘膜白蘭氏菌和流感嗜血桿菌相當敏感。
藥代動力學
口服片劑的吸收率僅為 40%至 50%,且吸收速度較慢;口服混懸液的吸收率則更快更完全。口服 50 毫克、100 毫克和 200 毫克後,4 小時後的血藥濃度分別為 0.69、1.13 和 1.95 微克/毫升。
口服 100 毫克、200 毫克和 400 毫克 CFX 片劑後,血藥濃度峰值分別為 1.4 微克/毫升、2.63-2.92 微克/毫升和 3.85-4.84微克/毫升,平均達峰時間為 3-4 小時。飽腹時,血藥濃度和尿藥濃度達峰時間基本不變,食物可使達峰時間稍有延遲。CFX 的 t1/2 為 3~4 h,比其他口服頭孢菌素類藥物的 t1/2 明顯延長。本品的生物利用度為 45%。
CFX廣泛分布於全身組織。6名健康誌願者口服400毫克後6-7小時,組織中的平均峰值濃度為3.3微克/毫升,膽汁中的峰值濃度為190微克/毫升,前列腺中的峰值濃度為0.83微克/毫升。
CFX在痰液、扁桃體、中耳分泌物和膽汁中分布廣泛。
CFX有32%-50%以原形藥物的形式從尿液中排出,而頭孢克洛、頭孢羥氨芐和頭孢拉定的原形藥物尿排泄量為80%-100%。當患者的肌酐清除率低於 20 毫升/分鐘時,CFX 的腎清除率可降低 50%以上,t1/2 可增至 11 小時。CFX 在糞便中的濃度很高,表明口服吸收很弱。CFX未發現明顯的藥物相互作用。
適應癥:
適用於支氣管炎、肺炎、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膽囊炎、膽管炎、猩紅熱、中耳炎、鼻竇炎。
用法用量:
口服2次,每次50~100mg,重癥可增至200mg/次,兒童每日2次,每次1.5~3mg/kg。
【制劑與規格】膠囊劑:50mg/粒,100mg/粒。
使用禁忌:
腎功能不全者應減少用量。
孕婦、新生兒、早產兒慎用。
不良反應:
極少出現休克癥狀,如不適、口腔感覺異常、哮喘、頭暈、便血、耳鳴、出汗等癥狀,應停藥。本人有休克病史者禁用。有β-內酰胺類藥物過敏家族史者慎用。約 0.4% 的人群會出現皮疹、紅斑和瘙癢等過敏癥狀。偶見粒細胞減少和嗜酸性粒細胞增多(1.1%),罕見血小板減少,假膜性結腸炎。有報告稱頭孢菌素類藥物可引起溶血性貧血。偶爾會出現 SGOT、SGPT 和堿性磷酸酶升高,約占 2.9%。偶爾可見 BUN 升高。偶爾會出現腹瀉、胃痙攣、心臟腫大、腹痛、食欲不振和胃腸道惡心,約占 2%。罕見口腔炎、念珠菌病、維生素 K 和維生素 B 缺乏以及頭痛。總的副作用約為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