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味甘,為中藥 "上品 "之藥,除補肺、健脾外,還能益腎填精。正如明李時珍指出:山藥 "益腎氣,健脾胃"。本草綱目》也載有:"山藥,能健脾,滋腎之精,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本草經疏》也說:"山藥能補腎填精,精足則陰強,目明耳聰。凡藥之上品,法宜久服,多則終身,少則數年,五谷之養相輔相成,以達長生之驗。"故凡腎虛之人,宜常食之。
鱸魚
又名鱸魚、鱸子魚。性平,味甘,既補脾胃,又能補肝腎,益筋骨。我國古代醫書記載:"鱸魚,味甘淡氣平,具健脾胃之功。腎主骨,肝主筋,味屬陰,總歸臟腑,益二臟之陰氣,故能益筋骨。""嘉谷本草 "認為:"鱸魚,多食可取,如螞蚱尤佳。"適合肝腎陰虛、脾胃虛弱者食用。
牛骨髓
具有潤肺、補腎、益髓的功效。本草綱目》說它能 "潤肺補腎,潤肌肉,悅容顏"。尤其適用於腎虛體瘦、精血虧損者。
海參
性溫,味鹹,雖質地陰柔,但能補腎之陽,為腎陰腎陽雙補之品。如《本草從新》雲:"海參補腎益精,壯陽療痿。"逸民食譜》也說它 "滋陰壯陽"。因此,腎虛的人都應該多吃。海參富含精氨酸,被稱為精氨酸壟,精氨酸是男性精細胞的主要成分,具有改善大腦、性腺神經功能傳導,延緩性腺衰老,提高勃起能力的作用。
玉米
又名谷子、大麥。能補腎氣。"名醫別錄"、《滇南本草》說:"粟能補腎氣"。明李時珍也說:"粟者,腎之谷也,腎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
粟米性溫,味甘,除有補脾胃的作用外,還有補腎壯腰的功能,腎虛腰痛者,最宜食用。如唐代養生學家孫思邈曾說:"生食之,甚治腰腳"。明-李時珍也曾記載:"治腎虛腰腳無力,以囊生栗子掛幹,每日食十余枚,次食豬腎粥以助之,久之必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