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治療高血壓的中藥

治療高血壓的中藥

1天竺黃常用於祛風解表,臨床報道治療高血壓伴頸項強痛療效顯著,每

15-30克。

2野菊花清熱解毒,有降壓作用,治療高血壓,可單煎,也可與夏枯草、草果凍同用,每次10~15克。

3 夏枯草具有清肝火、散瘀滯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高血壓病的頭痛、眩暈、耳鳴、煩熱、失眠等肝熱癥狀,可與決明子、黃芩、菊花等配伍,水煎服,每次15~30克。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對肝經實熱型高血壓,有消除頭暈、頭痛、口苦、燒心等癥狀的作用,常與茜草、草決明合用,每次9~12克。

5鉤藤平肝熄風清熱,可用於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頭痛、面紅等癥,常與石決明、白芍同用,每次20~30克。

6 天麻平肝熄風,適用於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頭暈。常與川芎合用,如天麻丸。若為濕痰眩暈可與半夏、白術、茯苓等健脾燥濕藥同用,如半夏白術天麻湯。每次9~12克。

七石藤平肝潛陽,適用於肝腎陰虛、肝陽上亢等引起的頭暈眩暈。常與菊花、白芍、生龍骨、生牡蠣同用,每次30~45克。

8地龍 熄風、清熱、活絡、平喘、利尿、降壓。適用於早期高血壓肢體麻木,多復方使用,每次10~20克。

9 羅布麻葉平肝熄風清熱,對消除頭痛頭暈、頭痛、失眠等癥有較好療效。單味飲用6至10克,可代茶飲。

10 臭梧桐 祛風除濕降血壓,復方任選壹味,每次10~20克。

11 川芎 性味辛溫,祛風活血止痛,主要用於血瘀氣滯所致的頭身疼痛,以及痛經、閉經、產後腹痛等。臨床報道用於治療高血壓與升麻合用,有較好的增效作用,常用量為每次9~15克。

十二生肖祛風除濕、補益肝腎、養血安胎,主要用於血不養筋、肝腎不足的筋骨痿軟、腰膝酸軟等痹癥,常用於治療肝腎陰虛的高血壓病,每次用量10~15克。

  • 上一篇:醫院審計的要點技巧
  • 下一篇:眼藥水不能直接滴在瞳孔上,為什麽?這有什麽科學依據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