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葉片的光合效率與葉齡有很大關系。幼葉小,黃綠色,所以光合效率低,而成熟葉葉面積大,顏色深,所以光合效率高,產量也會相應增加。大概需要40?50天,所以在生產中壹定要註意保護大蔥的葉片。
然而,在大蔥的栽培管理中,葉梢幹枯已成為大蔥優質高產的壹大障礙,且屢見不鮮,往往導致大蔥品質和產量嚴重下降,直接影響大蔥農的經濟效益。蔥農多次用藥,但有時效果不佳,主要是病因不明。只有找出洋蔥幹尖產生的原因,並采取針對性的防控措施,才能很好地預防幹尖現象,這對提高洋蔥的生產效率至關重要。
壹、大蔥幹尖的成因主要有生理性幹尖、病理性幹尖,如大蔥灰黴病、霜黴病引起的幹尖,再有蟲害引起的幹尖,如大蔥蠅害引起的幹尖。
二、病因、癥狀及預防方法1、生理幹尖
(1),酸性土壤引起的幹尖
大蔥更適合在中性土壤中生長。由於多年連作,在有機肥用量少的情況下,大量施用硫酸銨、過磷酸鈣等酸性肥料,使土壤酸化嚴重,造成根系生長發育不良,葉片生長發育緩慢,外葉黃化,內葉葉尖幹枯。
為此,在大蔥的幹尖上噴灑殺菌劑和葉面肥是無效的,需要調節土壤中的酸性。壹般在土壤中施入足量的腐熟有機肥,並施入約150 kg的氧化鈣,也就是常說的生石灰,以平衡土壤的酸堿度,從根本上解決酸性土壤造成的大蔥幹尖問題。
(2)幹旱引起的幹尖
大蔥雖然耐旱性極強,但卻被譽為“幹旱治不了的蔥”。但在生產中,大蔥的根系沒有根毛,吸水能力很差。每個生長期都要滿足水分供應,這樣大蔥才能健康生長,蔥厚葉壯,產量才會高。
如果在種植大蔥的過程中不註意澆水,土壤幹燥,植株缺水,容易造成幹尖。
防控對策
幹旱造成的大蔥幹尖問題,靠噴化學藥劑是解決不了的。根據大蔥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適時適量地澆水是根本措施。
大蔥苗期要適度控水,不要澆水。每20天澆壹次水。營養生長期結合追肥、培土、適時澆水,保證水分供應充足,使土壤濕潤。收割前15?控水20天,讓土壤幹濕交替。
(3)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幹尖
在大蔥的生長過程中,除了必需的氮、磷、鉀元素外,還需要吸收適量的鈣肥和鎂肥。如果洋蔥缺鈣,會導致洋蔥心葉幹尖發黃,阻礙其生長發育。當大蔥缺鎂時,其外部葉片會出現黃色和幹尖。
防控對策
對於元素缺乏導致的大蔥幹尖問題,可以通過根外追肥來補充,比如葉面噴施0.1?0.3%硝酸鈣溶液,2%過磷酸鈣浸出液,0.1%氯化鎂,以及部分鈣鎂肥。
在大蔥苗期,葉面噴施草木灰浸提液,可有效減少大蔥葉片幹尖黃化現象,提高抗病抗風能力。
(4)高溫或凍害引起的幹尖
大蔥適應性強,耐低溫,耐高溫,但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7?在35℃的範圍內,35℃以上的高溫會導致葉尖幹枯,7℃以下,葉尖會受到低溫的傷害,葉尖變白後幹枯。
防控對策
露地栽培的大蔥要及時澆水降溫,棚內栽培的大蔥要加強防30℃以上高溫。低溫天氣註意保溫,最低溫度不低於7℃。
(5)幹尖有毒氣體造成的危害
如果設施栽培大蔥,硫酸銨、氯化銨等銨態氮肥和未完全腐熟的有機肥壹定不能追肥,以免氨逃逸傷害葉片,土壤酸化也會造成亞硝酸鹽氣體的危害,導致大蔥尖端變白死亡。
防控對策
要及時放風排毒。在地裏多施些有機肥。在封閉不能釋放的情況下,碳銨、硫酸銨等銨態氮肥不宜追肥,硝酸銨等硝態氮肥可追肥。
如果有氨氣引起的幹尖,可以通過葉面噴施氨基酸葉面肥、天達2116、科林汀內酯,或者灌根來補救。
(6)植物毒性引起的幹尖
在大蔥的生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噴灑農藥和殺菌劑。濃度過高或溫度不合適,蔥白尖端會變白變幹。
防控對策
掌握合理的藥液濃度,不要隨心所欲。如遇藥害引起的洋蔥葉幹尖,可用0.05%核苷酸水溶液、天達2116、龍膽內酯每7天葉面噴施1次,連續2?三遍,控制效果很高。
第三,病害導致的幹尖大蔥在生長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病害。能引起幹尖大蔥的病害主要有灰黴病和霜黴病。
灰黴病幹尖最初在大蔥葉片上產生白斑,多從葉尖向下發展,可向下延伸2?3厘米幹燥,濕度高時,枯葉上可生大量灰黴菌。
霜黴病幹而尖,洋蔥葉開始產生橢圓形或卵圓形的病斑,起初為黃白色,逐漸變為灰白色。當濕度高時,在病變表面產生壹層薄的白色黴菌層。
防控對策
(1),選擇無病種子或消毒。種子的選擇必須在無病地塊進行,無論是商業用途還是自我保存。播種前用50℃的溫水浸泡30分鐘,然後取出,再用冷水冷卻,取出後再催芽播種。
(2)與2年以上非百合科蔬菜進行輪作、茬輪作,深挖土壤。
(3)合理栽培,選擇地勢相對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大蔥,采用高畦或半高畦栽培。
(4)合理排灌,晴天早晨澆水,雨後及時排水,保護區大蔥盡量滴灌或地膜下暗澆水。
(5)多施腐熟充分的優質有機肥,每畝4000公斤左右,並加施磷鉀肥。
(6)加強通風透光,及時做好取暖保溫工作。保護地栽培的大蔥要註意及時通風除濕,特別是澆水後。加強通風可以降低棚內濕度,預防疾病。
當外界溫度較低時,要做好取暖保溫工作,減少棚內晝夜溫差,控制葉片上的露水凝結,降低發病率。
(7)、清潔農村。大蔥收獲後,壹定要註意及時清理田間的病葉、病體,拿出田間掩埋或焚燒,防止病菌殘留或傳播。可以使用無滴膜或紫外線阻隔膜來降低發生率。
(8)、煙霧熏蒸。保護地栽培的大蔥,在灰黴病發生前或發病初期,每畝使用20%乙菌核凈氣霧劑200克或15%腐黴利氣霧劑200克。250克,霜黴病發病前20%百菌清氣霧劑250克,發病初期15%霜脲氰氣霧劑250克,晚上控煙,每7天熏蒸壹次,連續熏蒸2?三次。
(9)、粉塵控制。灰黴病前期,保護地栽培的大蔥每畝用5%乙黴威1公斤,霜黴病前用5%百菌清1.5公斤。2公斤,發病初期用5%抗病毒明礬1.5?2斤,早上或晚上控制。
使用方法是使用噴粉器,噴嘴朝上,不要直接對準洋蔥,噴在洋蔥上方的空間,讓灰塵落在洋蔥上。
(10),化學噴霧預防。灰黴病初期可使用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或50%腐黴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50%腐黴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可後期噴施。
發病初期可用40%膦甲酸鈉鋁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噴霧。發病後期可以用72%霜黴威水劑600?800倍液,或72%錳鋅霜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還是40%膦甲酸鈉可濕性粉劑?64%抗病毒明礬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噴。或用波爾多液、代森鋅、敵敵畏、多菌靈、苯醚甲環唑噴霧防治。
噴灑時選擇晴天,註意交替用藥,混合用藥,避免產生抗藥性。設施栽培的大蔥,噴灑後要放出來降低棚內濕度。
4.在蟲害引起的大蔥生長發育過程中,常受到蠐螬、蠐螬、種蠅、大蒜薊馬、南美斑潛蠅等害蟲的危害。最常見的能引起大蔥幹尖的害蟲主要是種子蠅和薊馬。
這種蒼蠅的幼蟲是根蛆,可以吃進大蔥的根部並造成危害,導致地面以上的葉子尖端幹燥。可以看到,大蔥的根部拔起後已經變成褐色,嚴重時會導致根腐,大蔥死亡。
防控對策
可以增加施用全腐熟有機肥。用壹些老墻土、炕窯洞土等。這些土雜肥有壹種特殊的氣味,根蛆會去挑選。然後秋天翻地,冬天灌水可以有效殺死大部分蛹。
藥物控制可以通過用阿維菌素和噻蟲嗪灌根來進行。
薊馬在口腔期通過唑吸入從大蔥葉片中吸取汁液,使大蔥葉片形成許多細小的白斑。嚴重者葉片變橙變白,幹尖下垂。
防控對策
清潔農村,減少其棲息地和越冬場所。天氣幹燥時,用小水灌溉可阻斷蛹的孵化,淹死幼蟲。
藥物防治可使用吡蟲啉、螺蟎酯等。,加阿維菌素,選擇晚上使用,地上地下全部控制。
以上是大蔥幹尖的常見原因。因為原因不同,單靠噴農藥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分清具體原因,找到對癥的治療方法才是根本之道,否則就是浪費藥,浪費精力,浪費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