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抗生素使用大國,也是抗生素生產大國:年產抗生素原料大約21萬噸,出口3萬噸,其余自用(包括醫療與農業使用),人均年消費量138克左右(美國僅13克)。
據2006~2007年度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結果顯示,全國醫院抗菌藥物年使用率高達74%。而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如此大規模地使用抗生素,在美英等發達國家,醫院的抗生素使用率僅為22%~25%。中國的婦產科長期以來都是抗生素濫用的重災區,上海市長寧區中心醫院婦產科多年的統計顯示,青黴素的耐藥性幾乎達到100%。而中國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則高達70%,其中外科患者幾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達97%。
另據1995~2007年疾病分類調查,中國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總發病數的49%,其中細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18%~21%,也就是說80%以上屬於濫用抗生素,每年有8萬人因此死亡。這些數字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濫用抗生素問題最嚴重的國家。 2011年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首屆合理用藥大會在這壹天召開,恰好契合了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抵禦耐藥性:今天不采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從相關部門獲悉,北京***有協和醫院、積水潭醫院、宣武醫院、人民醫院、北醫三院等首批20家三級和二級醫院正在參與處方集中點評。重點監測內容就是抗生素的使用情況。 市衛生局成立了北京市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會下面分為8個工作組,包括處方點評組、藥事管理組、抗菌藥物與細菌耐藥監測組、合理用藥與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組、中藥組、藥品質量管理組、臨床藥學組、學科建設與藥學研究組。
其中,處方點評組的專家委員將每月收集二三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處方點評數據。二三級醫院每個月要隨機抽樣100張處方,進行數據分析,包括註射劑占門診處方的比例,抗生素占門診處方的比例,每張處方平均用藥數量,每張處方平均金額等。這些數據需要上報專家委員會。
此次處方集中點評的重點監測對象是抗生素,尤其是衛生部限制使用的特殊管理類抗生素,如萬古黴素,按照國家規定需要由高級職稱的醫師開具處方,必要時還需要院內會診,因此在處方集中點評時將會備受專家關註。
原則上,三級醫院的門診處方中,抗生素用量壹般占整張處方用藥量的15%左右。如果某些醫療機構對抗生素的用量大大超出平均水平,將被公示和幹預。此外,專家委員會還將定期對全市的各種抗生素用藥進行大排名,輔助治療的抗生素用藥或中藥註射劑如果位列前十名,即說明醫療機構存在不合理用藥問題,將被幹預和調整。
為了扭轉濫用抗菌素的現狀,世衛組織推出了6項政策壹攬子計劃,包括與社會多方合作並制定國家計劃、加強監測和實驗室能力、確保有質量保證的基本藥物的連續可及、減少抗菌素在食用動物中的使用、強化感染預防與控制、支持創新和研發新工具等。
與此同時,衛生部也把抗菌素藥品的使用作為考核醫院政績和工作的重要指標,並將組織全國性的督導行為,對於違紀違規的醫院、醫生采取嚴厲措施。如果有些醫療機構不執行衛生部相關規定,可能被降級。
規範使用
2011年4月衛生部發布了以規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限制不合理使用、制止濫用的《2011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後又發布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這壹系列對抗生素的限用令正在逐步產生市場傳導效應,必將對醫院抗生素制劑需求造成明顯抑制。業內人士普遍預計,限制級和特殊級抗生素使用量可能下降30%~50%,銷售額下降20%,其中,臨床濫用較多、替代性較強的三代和四代頭孢類、抗耐藥復方制劑和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所受的影響將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