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rbose [朗道漢英詞典]
Precose [湘雅醫學詞典]
3 概述阿卡波糖是壹種新型口服降糖藥。它能競爭性抑制腸道中的葡萄糖苷酶,減少多糖和蔗糖分解產生葡萄糖,減少和延緩吸收,具有降低餐後高血糖和血漿胰島素的作用。可用於胰島素依賴型或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糖耐量受損和餐後高血糖。
4 阿卡波糖用法用量 4.1 藥品名稱阿卡波糖
4.2 英文名稱
Acarbose
4.3 阿卡波糖別名Bayerisepine; Bayerisapple; Acarose; Acarbose; Acarbolized Sugar; Glucosidase Inhibitor; Glucobay
4.4 藥品說明書本品為胰島素依賴型或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用藥。4 分類
內分泌系統藥物>. 糖尿病和胰島疾病
4.5 劑型片劑:每片 50mg、100mg。
4.6 阿卡波糖的藥理作用阿卡波糖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是壹種復雜的低聚糖,其結構類似於寡糖,這種 "偽寡糖 "可在腸道上部細胞刷狀緣和小腸中發現,也可在腸道上部細胞刷狀緣發現。這種 "假低聚糖 "能在腸道上部細胞的刷狀緣與低聚糖競爭,並與α葡糖苷酸可逆結合,抑制各種α葡糖苷酸(如麥芽糖酶、異麥芽糖酶、葡萄糖澱粉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從而減緩澱粉分解成麥芽糖等低聚糖(雙糖)的速度、麥芽三糖、糊精(低聚糖)等低聚糖,進而產生葡萄糖,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從而導致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減慢,從而減輕腸道的胃不耐受性。葡萄糖的吸收減慢,從而緩解餐後高血糖,達到降血糖的效果。
4.7 阿卡波糖的藥代動力學口服 0.3g 阿卡波糖後,血漿中藥物濃度在 2 小時內達到峰值 0.097 μg/ml,8 小時後下降 50%。長期給藥後,體內未出現藥物蓄積。在大腸、胃黏膜、小腸黏膜、膀胱、肝臟、腎臟分布濃度高,單劑量0.2g補佳樂體內血漿分布半衰期為3.7h,血漿消除半衰期為9.6h,血漿蛋白結合率很低。主要在腸道降解或以原形隨糞便排出,腸道降解物被各種澱粉酶和腸道細菌分解。降解產物也隨糞便排出,僅有微量隨尿排出,尿中原形藥物僅占 1.7%。靜脈註射阿卡波糖 0.1 克後,2 小時後尿液中藥物原形的排泄量為給藥劑量的 57%,24 小時後達到 90%,而通過其他途徑的排泄量約為 10%。另壹項研究表明,口服阿卡波糖的生物利用率僅為 1%至 2%。這表明阿卡波糖口服後很少被吸收。
4.8 阿卡波糖的適應癥在治療糖尿病時,阿卡波糖與飲食同時使用,既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他糖尿病藥物聯合使用。對於非胰島素依賴型患者,當單純飲食療法無法控制血糖時,阿卡波糖應作為壹線治療藥物。當現有的常規降糖藥物不能正常控制血糖時,可聯合使用阿卡波糖。對於胰島素依賴型患者,阿卡波糖可與胰島素聯合使用。
4.9 阿卡波糖的禁忌癥1.對阿卡波糖過敏者、孕婦或哺乳期婦女禁用。
2. 18 歲以下青少年、慢性腸道功能紊亂伴有明顯消化吸收障礙者禁用。
3.腸脹氣可能導致病情惡化的情況下也禁用,如腸梗阻、腸潰瘍。
4.10 註意事項1.嚴重造血功能障礙者、惡性腫瘤患者、酗酒者、感染和發熱患者、服用瀉藥或止瀉藥者慎用。
2.如腸脹氣嚴重,需停藥。
4.11 阿卡波糖的不良反應胃腸脹氣(胃脹 50%,腹脹 30%)、腹痛、腸鳴音、偶爾腹瀉(15%)、腸絞痛(約 8%)和腸梗阻很常見。這些胃腸道反應可以通過緩慢增加劑量和控制飲食來緩解,而且通常會在繼續用藥後消失。如果在遵守飲食規定的情況下仍有嚴重不適,則必須請醫生診斷,以暫時或長期減少劑量。
4.12 阿卡波糖的用量由於療效和耐受性的個體差異,每位患者的用量應由醫生決定。最初,每天 25 至 50 毫克,隨後每周增加 50 毫克,達到每次 0.1 至 0.2 克,每天 3 次,隨餐服用,在進餐時與前兩口食物壹起吞咽。1 至 2 周後或在隨後的治療過程中根據需要增加劑量。最大推薦劑量為 0.2 克。在嚴格控制飲食後,如果不適癥狀持續存在,則不應增加劑量,必要時可適當減少劑量。
4.13 藥物相互作用同時服用抗酸劑、膽堿、腸道吸附劑和消化酶產品可能會降低阿卡波糖的療效。同時服用新黴素可能會進壹步降低餐後血糖,並加重阿卡波糖的胃腸道反應。
4.14 專家點評國內報道了壹項隨機、雙盲、對照臨床研究,7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連續24周口服阿卡波糖,前3周劑量為50mg,每天3次,3周後改為0.1g,每天3次,結果觀察至24周。結果顯示,阿卡波糖對降低空腹和餐後1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有顯著療效,對降低總膽固醇也有顯著作用。對體重、胰島素、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沒有明顯影響。在另壹份報告中,90 名 2 型糖尿病患者被隨機分為 3 組(聯合組、阿卡波糖組和格列吡嗪組)。聯合組口服阿卡波糖和格列吡嗪,每天口服格列吡嗪5-15mg,分1-3次服用,第4周加服阿卡波糖,初始劑量為50mg,以後逐漸增加劑量;阿卡波糖組每天口服阿卡波糖0.15g,如果療效不佳,劑量增加到0.3g;格列吡嗪組,每天口服格列吡嗪5-15mg,分1-3次給藥,如果治療效果不佳,第4周增加劑量,然後增加到每天0.3g。格列吡嗪組每天口服格列吡嗪5-15毫克,分1-3次服用,如果效果不佳,第四周增加劑量至每天30毫克,三組連續治療16周,測定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的變化,記錄心率、血壓、血脂、體重、肝腎功能的變化。與治療前相比,三組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均明顯下降。聯合組血糖由(10.56±2.47)mmol/L降至(7.11±1.15)mmol/L;阿卡波糖組血糖由(10.64±3.08)mmol/L降至(8.15±2.35)mmol/L;格列吡嗪組血糖由(10.62±2.40)mmol/L降至(7.26±1.05)mmol/L(P < 0.05);聯合組空腹血糖和餐後2h血糖分別低於後兩組(P<0.05);聯合組和阿卡波糖組胰島素敏感性指數明顯高於治療前(P<0.05-0.01),而格列吡嗪組無變化;三組治療後糖化血紅蛋白均明顯降低(P<0.05-0.01)。吉林省人民醫院對 180 例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男 102 例,女 78 例)口服阿卡波糖,初始劑量為每天 0.15 克,每天早、中、晚各 50 毫克,最大劑量為每天 0.在持續控制飲食的前提下,每天口服阿卡波糖 0.3 克,持續 24 個月;對照組每天口服格列齊特(達美康)0.12 克,每天早、中、晚飯前 30 分鐘各服用 40 毫克。對照組每天口服格列齊特(達美康)0.12g,早、中、晚飯前各40mg,每天最大劑量0.48g,每4周為壹療程,在第1、2、4療程復查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24h尿糖等。結果兩組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阿卡波糖組空腹血糖由(11.01±2.63)mmol/L降至(6.87±2.94)mmol/L,餐後2h血糖由(14.51±1.46)mmol/L降至(8.90±2.65)mmol/L;格列齊特組血糖由(10.47±1.90)mmol/L降至(7.17±3.22)mmol/L,餐後2h血糖由(14.51±1.46)mmol/L降至(8.90±2.65)mmol/L。3.22)mmol/L,餐後2h血糖由(14.72±2.2)mmol/L降至(8.47±3.16)mmol/L(P0.05),兩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下降,1年復查腎功能無變化。阿卡波糖口服後吸收少,無明顯不良反應,能很好地減少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後血糖,尤其適用於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是治療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選藥物。
5 阿卡波糖中毒阿卡波糖(抑制葡萄糖苷酶)是壹種新型口服降糖藥。競爭性抑制腸道內葡萄糖苷酶,減少多糖和蔗糖分解生成葡萄糖,減少和延緩吸收,具有降低餐後高血糖和血漿胰島素的作用。口服吸收較少,血漿半衰期為 2.8 小時。可用於胰島素依賴型或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糖耐量受損和餐後高血糖。
5.1 臨床表現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腸胃脹氣、腹脹、腹痛、腹瀉和便秘。其他不良反應包括乏力、頭痛、頭暈、皮疹和瘙癢。偶爾會出現低血糖反應。[
5.2 診斷阿卡波糖中毒的診斷要點是[1]:
具有上述表現的阿卡波糖應用史。
5.3 治療阿卡波糖中毒的治療要點為[1]:
1.用藥期間監測血糖、尿糖,隨時調整用藥劑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