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感動中國2007年的具體人物及事件.

感動中國2007年的具體人物及事件.

1.錢學森 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

浙江杭州人,1938年在美國獲博士學位,1950年開始爭取回歸祖國,受到美國政府迫害,歷經5年於1955年才回到祖國。1958年起,錢學森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

1965年,錢學森正式向國家提出報告和規劃,建議把人造衛星的研究計劃並列入國家任務。在實施人造衛星研制計劃中錢學森在許多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上貢獻了智慧。

錢學森對科學技術的重大貢獻是多方面的,他以總體、動力、制導、氣動力、結構、計算機、質量控制等領域的豐富知識,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2. 閔恩澤 2007年國家科學技術大獎獲得者

男,84歲。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奠基人。2008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他成為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兩位獲獎人之壹。

閔恩澤1955年在美國學成後沖破重重阻礙回國。60年代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為中國自主開發了微球矽鋁裂化催化劑,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滿足了國家的急需,為我國煉油催化劑制造技術奠定了基礎。70年代,在特殊的政治條件下,他沒有忘記科研工作,領導了多種催化劑等的研制和開發,也均投入生產和應用,使我國煉油催化劑迎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實現了我國煉油催化劑跨越式發展。

1980年以後,他指導開展己內酰胺磁穩定床加氫研究,使我國裂化催化劑生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滿足了我國煉油工業的發展和油品升級換代的需要。

閔恩澤院士是德高望重的著名專家,為我國石油化工工業培養了大批科技人才,凝聚了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團隊,近年來,他進入綠色化學的研究領域,把催化劑科學技術擴展到了應用於生物質資源的加工利用。2001年起,他指導的生物柴油生產和應用的研究已經取得長足進展。

從60年代,閔恩澤已經多種疾病纏身,並被發現有肺癌,切除兩片肺葉和壹根肋骨。但是他沒有放棄中國的石油催化事業,壹直堅持工作並不斷取得突破進展,至今仍工作在科研第壹線。

3.謝延信 細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

男,55歲,河南焦作煤業(集團)鑫珠春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機電科工人。

1973年,劉延信與同村姑娘謝蘭娥喜結良緣,第二年7月,謝蘭娥去世前,囑咐丈夫要好好照顧自己的爹媽和智障兄弟。此後,劉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貞與孝心,成就了壹個大孝至愛、感天動地的謝延信(劉延信後改姓為謝)。

1979年嶽父患重度腦中風,再也沒有站起來。壹老,壹癱,壹傻,壹幼,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謝延信的肩上。

謝延信老了,病倒了,但他的意誌沒有垮、孝心沒有變、責任沒有失、良心沒有丟。他隱藏起最沈重的哀愁,擔負起讓希望生生不息的重任。

4.鐘期榮 胡鴻烈 香港教育界的傳奇夫妻

兩位均已89歲高齡,香港樹仁大學創辦人。1987年胡鴻烈獲委任為第六屆的全國政協委員。1993年第八屆開始,他連續兩屆獲委任為全國政協常委。

胡鴻烈及鐘期榮夫婦青年時代已經是民國司法外交界的青年才俊, 1953年兩人學成回香港後,壹直是執業律師。因感於許多年輕人沒錢上大學,1971年他們自資創辦樹仁學院,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為香港社會培養數以萬計的人才。

35年來,胡氏夫婦為學校拼盡心力,生活非常節儉。胡鴻烈更不惜以遲暮之年,回律師樓工作,出入法庭打官司,為學校大樓掙工程費。據估算,兩人創立樹仁學院,奉上畢生積蓄估計至少4至5億元。

1979年,胡博士獲邀回大陸,出席中國國慶三十周年紀念,獲鄧小平接見,成為第壹位踏足內地的立法局議員,並在1987年獲委任為第六屆的全國政協委員。

5.陳曉蘭 堅守醫德無私無畏醫生

陳曉蘭,女,55歲,原上海壹家地段醫院的理療科醫生。近年來,陳曉蘭壹直從事醫療器械行業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種醫療器械達20多種,其中8種假劣醫療器械被查處,因此被央視評為2006年度“3·15質量先鋒” 。

在她與假劣醫療器械10年的鬥爭中,為了取得壹手證據,她曾假扮病人,冒著危險 “以身試針”。在她的推動下,國家專門多次下發文件,取締和查處了七種壹度使用很廣的偽劣醫療器械和治療方法,曾受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的肯定和獎勵。

目前,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已經正式聘請她為“食品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

6.羅映珍

女,27歲,中***黨員,從1998年9月起在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小猛統鎮計生服務所工作。

羅映珍的丈夫羅金勇是雲南省永德縣公安局民警。作為壹名警察的妻子,羅映珍模範遵守社會公德,積極弘揚家庭美德,不但熱心本職工作,而且熱愛公安事業、關心支持緝毒工作。多年來,她以實際行動譜寫了壹曲當代女性的奉獻之歌、正氣之歌、愛心之歌。

2005年10月1日,羅金勇與妻子羅映珍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羅金勇臨危不懼與3名毒販進行了殊死搏鬥,因寡不敵眾身受重傷,成了"植物人"。從那以後,羅映珍肩負起了照顧丈夫的責任,不離不棄,精心呵護,無怨無悔。羅金勇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羅映珍在醫院附近租了壹套房子,省吃儉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說話,並含淚寫下了600多篇愛的日記,用日記呼喚著丈夫意識深處的覺醒。

現在,羅金勇已從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狀態中蘇醒過來,能眨眼,能開口講"妳好"、"是"、"累了"等幾個簡單的字,並在特殊的體位下能喝水。見證了這個奇跡的人們都說,是羅映珍的堅持和愛,喚醒了沈睡的丈夫。

2006年,她被評選為感動雲南十大人物。2007年,全國婦聯、雲南省婦聯分別授予羅映珍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臨滄市公安局還授予羅映珍二級警司警銜。羅金勇及其妻子羅映珍的先進事跡經全國各大新聞媒體宣傳報道後,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社會各界紛紛伸出關愛和援助之手,積極支持好警嫂羅映珍。

7.李麗 湖南張海迪

女,45歲,衡陽人,1歲患小兒麻痹癥,童年從未站起來過;40歲時再遭厄運,車禍讓她下半身完全癱瘓,從此與輪椅為伴。

在多舛的命運裏,她不僅沒有怨天尤人,還選擇了壹條向社會傳播愛心之路。

她創辦了“李麗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網站“麗愛天空”,長期從事公益事業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先後義務深入省內外100多個學校、企業、社區、監獄開辦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講座,聽眾達10萬余人次;幫助近百名厭學孩子重返校園、數十名中學生戒除網癮,為近萬名學生樹立自信。4年多時間裏,她的善行使得20多萬人獲得心靈的洗禮。她還成了很多服刑人員的“偶像”,被人們譽為“感恩天使”、“湖南的張海迪”、“中國的海倫·凱勒”。

8.李劍英 英雄試飛員

李劍英,河南鄭州人,空軍上校軍銜,歷任飛行員、飛行中隊長、領航主任等職。

2006年11月14日,李劍英在完成訓練任務駕機返航途中,遭遇鴿群撞擊,發動機空中停車。此時,飛機高度194米,跳傘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從鴿群撞擊點到飛機墜毀點2300米跑道延長線的兩側680米範圍內,分布7個自然村,居住著3500口人。當時飛機上還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余發航空炮彈,1發火箭彈,還有易燃的氧氣瓶等物品,如果跳傘後的飛機失去控制,墜入村莊,後果不堪設想。16秒的時間內,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國家財產,他先後三次放棄了跳傘逃生的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迫降。迫降過程中,飛機受到高出地面水渠護坡阻擋,爆炸解體,李劍英同誌壯烈犧牲。在16秒時間裏,他用生命寫出了人民軍隊愛人民的優美贊歌。

李劍英曾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6年12月6日,空軍黨委為他追記壹等功,並追授“空軍功勛飛行人員”金質榮譽獎章。

9.孟祥斌 為救落水者犧牲的年輕軍人

男,28歲。第二炮兵某旅機要參謀。

2007年11月30日上午,孟祥斌帶著妻子葉慶華和女兒到市區購物。11時20分左右,在經過通濟橋時,壹名輕生女青年從10余米高的橋上跳下,孟祥斌壹邊沖向橋邊,壹邊脫掉身上的衣服,不顧江水寒冷,跳水救人。

10分鐘後,前來救援的摩托艇漸漸靠近了他們,孟祥斌用盡最後壹絲力氣將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員的手中,自己卻再次沈入水中。13時40分,被打撈起來的孟祥斌被送往醫院急救,但是卻沒能挽留住他年輕的生命。

12月4日,在孟祥斌的葬禮上,浙江金華市近3萬名群眾自發從四面八方趕到金華市殯儀館,為舍己救人的英雄孟祥斌送行。

孟祥斌1997年12月入伍,山東齊河人,愛學習、肯鉆研,曾當選第二炮兵工程學院第七次黨代會代表。

10.方永剛 把忠誠獻給最壯麗的事業

男,44歲,中***黨員,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研室教授。方永剛入伍20多年來,以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立足本職崗位,深入學習、積極傳播、模範踐行黨的創新理論,在黨的理論武裝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方永剛熱愛本職,兢兢業業,在軍校教員崗位上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他把業余時間全部用在了刻苦學習和研究黨的創新理論上,正是憑著這種水滴石穿的精神,從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學發展觀,黨的創新理論每前進壹步,他的學習研究就會跟進壹步、深入壹層,不斷推出研究成果。他先後出版16部政治理論專著,完成10項國家和軍隊重點科研項目,發表100多篇學術論文,榮獲全軍院校育才銀獎、全軍政治理論研究優秀成果壹等獎。

方永剛作為遼寧省國防教育講師團成員、大連市委講師團成員、沈陽軍區聯勤部客座教授,先後為部隊和地方黨政機關、社區、企事業、幹休所、學校等單位作輔導報告1000多場,從軍隊到地方、從城市到鄉村、從北國的漠河邊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他傳播創新理論的足跡,被官兵群眾譽為“平民教授”、“大眾學者”和“科普專家”。

2006年11月,被確診為晚期結腸癌的方永剛,仍然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他堅持從醫院回到學院,為學生上完最後兩節課,還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對3名研究生的學期教學和畢業論文寫作輔導任務。

方永剛真學、真信、真情宣傳、真誠實踐黨的創新理論,用生命的激情詮釋了壹名軍校教員的敬業奉獻精神和高尚師德師風。

11.群體 嫦娥壹號研發團隊

我國首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壹號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科技自主創新取得的標誌性成果,是中華民族在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上實現的又壹個重大的跨越。在這項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航天工程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嫦娥壹號”衛星研制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這宏大的系統工程中,所有的壹切都是利用中國自己的技術、自己的產品、自己的設計、自己的條件完成的。“嫦娥壹號”,是完全的“中國制造”!

附2007感動中國頒獎詞:

錢學森

頒獎詞(民族脊梁)

在他心裏,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李劍英

頒獎詞(天地英雄)

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他有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他是壹名軍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

鐘期榮 胡鴻烈

頒獎詞(樹仁立德)

獅子山下的愚公,香江邊上的夫子。賢者伉儷,本可錦衣玉食,卻偏偏散盡家產,壹生奔波。為了學生,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我們相信教育能改變社會,而他們為教育做出楷模。

孟祥斌

頒獎詞(義無反顧)

風蕭蕭,江水寒,壯士壹去不復返。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他用壹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壹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壹個溫暖的啟示。

方永剛

頒獎詞(踐行信仰)

壹個真正的戰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壹個忠誠的戰士,在垂危的時候,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他是壹位滿懷激情的理論家 ,更是敢於奉獻生命的實踐者。在信仰的戰場上,他把生命保持在沖鋒的姿態。

李麗

頒獎詞(心靈強者)

殘疾打不垮、貧困磨不壞、災難撞不倒,堅強和她的生命壹起成長。身體被命運拋棄,心靈卻唱出強者的歌。五年時間,溫暖八萬個冰冷的心靈,接受、回報、延伸,她用輪椅為愛心畫出最美的軌跡。

閔恩澤

頒獎詞(人生如炬)

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站出來!燃燒自己,照亮能源產業。把創新當成快樂,讓混沌變得清澈,他為中國制造了催化劑。點石成金,引領變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國科學的催化劑!

陳曉蘭

頒獎詞(大醫醫心)

雖千萬人,吾往矣!曾經艱難險阻,她十年不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壹位醫生,治療疾病,也讓這個行業更純潔

謝延信

頒獎詞(有信延信)

當命運的暴風雨襲來時,他橫豎不說壹句話,生活的重擔壓在肩膀上,他的頭卻從沒有低下!用33年辛勞,延展愛心,信守承諾。他就像是壹匹老馬,沒有馳騁千裏,卻壹步壹步地到達了善良的峰頂。

羅映珍

頒獎詞(真愛無疆)

把愛人從沈睡中喚醒,是生命的奇跡,還是心靈的力量?她用壹個傳統中國女人最樸素的方法詮釋了對愛人不離不棄的忠貞。甜蜜不是愛情的標尺,艱難才能映照愛情的珍貴。

  • 上一篇:食品安全調查報告中的調查內容怎麽寫?
  • 下一篇:治療血管瘤什麽方案無痛不復發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